《新中国首座百万千瓦水电站诞生始末》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29
  • 知道黄河干流上的刘家峡水电站么?

    它位于中国甘肃省永靖县境内,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防凌、供水、航运等综合效益。

    就新中国水电建设而言:三门峡乃万里黄河第一坝,刘家峡乃“老二”、盐锅峡为“老三”。同时期着手兴建的还有湖北丹江口、浙江新安江和湖南柘溪水电站。浙江黄坛口中型水电站,1958年已然投产发电。

    三门峡水电站建设过程中遭遇水库泥沙壅塞大难题,建后被迫改建、再改建,可谓故事多多。孬张虔诚记述不该忘却之往事,仅三门峡就写了4篇,可惜如今自媒体平台发布不予“恩准”,只好续说经历开工、停工、复建磨难之刘家峡了。

    刘家峡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

    1952年秋至1953年春,燃料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组成贵(德)宁(夏)联合查勘队,对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进行查勘,初步拟定在刘家峡筑坝。

    1954年3月,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与苏联专家共120余人的黄河查勘团,对黄河干支流进行了大规模的查勘,自下而上,直至刘家峡坝址。在坝址比较座谈会上,苏联专家认定:兰州附近能满足综合开发任务的,最好坝址是刘家峡。

    1954年黄委会编制的《黄河技术报告》:拟定刘家峡水电站枢纽正常高水位1728米、总库容49亿立方米、有效库容32亿立方米、最高大坝高124米。电站装机10台、总装机100万千瓦。刘家峡水电站枢纽任务是发电、灌溉和防洪。

    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要求采取措施,完成刘家峡水电站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保证工程及时施工。

    1958年初,水电部成立刘家峡水力发电工程局,承担刘家峡和盐锅峡两个水电站的施工任务,拟定了“两峡同上马,重点刘家峡,盐锅峡先行,八盘峡后跟”的施工方案。

    1958年9月27日,刘家峡水电站工程正式动工兴建。

    1961年,因国家经济调整,刘家峡水电站停工缓建。

    1964年,刘家峡水电站建设复工。斯时的建设方针是“先生产,后生活”,施工条件异常艰苦。其重点项目导流洞,因设备原始简陋,竟耗时15个月才打通。

    复工后的刘家峡水电站施工设备得到明显提升,河床坝段混凝土入仓主要由两台平移式缆机和两台辐射式缆机担负。

    1966年汛前建成上游围堰,电站基坑具备常年施工条件。

    1966年4月20日,刘家峡水电站拦河大坝第一块混凝土开盘浇筑。

    1969年8月,拦河大坝和左右岸副坝,全部浇筑完毕。

    1968年10月15日,刘家峡电站下闸蓄水。

    1969年3月29日,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

    1974年12月5台机组全部安装完毕投产发电,电站竣工。至此,全国第一座装机容量百万千瓦以上大型水电站建成。

相关报告
  • 《中国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53年节约燃煤逾9000万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02
    • 中国第一个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4月1日迎来发电53周年。截至2022年3月31日,刘家峡水电站累计发电量2587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燃煤9040.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686.11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6.84万吨。 刘家峡水电站建在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境内的黄河干流上,曾创造了国内最高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双水内冷单机容量、最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等七项第一。 说到黄河,就离不开水与电。水电之“善”,首在发电。刘家峡水电站的拦洪大坝高147米,把峡口两岸的险峰紧紧“抱在一起”,它把上游水位升高,造成100米的落差,让黄河水通过水轮发电机发出强大电力。 刘家峡水电厂厂长付廷勤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说,刘家峡水电站建成前,甘肃仅有3个孤立的中小电网,建成后,不但把孤立的永昌、兰州、天水等地区电网联系起来,而且初步形成以刘家峡水电站为骨干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四省区西北电网的构架。 刘家峡水电站不仅担负着西北电网调峰调频的责任,更关系到西北电网的“双升双降”和清洁能源消纳。 刘家峡水电厂运行分场党支部书记李平东说,该水电站的建成不仅开创了中国根治黄河水患和开发黄河水利的先河,还把陕西、青海、甘肃三省电网联结在一起,也为西北地区工农业发展作出贡献。每年4月,为甘肃、宁夏、内蒙古地区的春灌补水8亿至12亿立方米,使黄河下游沿岸1600多万亩土地得到及时滋润,有助于粮食单产量提高。 作为兰州第二水源地的刘家峡水库,每年从水库取水规模达到5.5亿至8.3亿立方米,保证兰州市380万人用水实现“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 随着黄河旅游业的发展,刘家峡水电站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当地主要旅游景点之一,不仅可以见到黄河水向西流的景观,还能见到“泾渭分明”的奇观。
  • 《西藏首座百万千瓦级电站预计明年发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25
    • 苏洼龙水电站位于昌都市芒康县和四川甘孜州巴塘县交界的金沙江上游河段,总装机120万千瓦,总投资178.9亿元,是西藏首座百万千瓦级电站,金沙江上游第一个核准开工的项目,也是国家“西电东送”接续基地和国家水风光互补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的先导工程,自2015年11月电站核准开工以来,项目组在确保安全、质量和环保的前提下,科学有序地推进工程建设,预计2021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苏洼龙水电站项目工程部主任唐明武介绍,苏洼龙水电站工程以发电为主,总装机120万千瓦,梯级联合运行年发电量54.26亿千瓦时,保证出力35.9万千瓦,为一等大Ⅰ型工程。主要枢纽建筑物由拦河坝、左岸引水系统及地面厂房、右岸溢洪道及泄洪放空洞等建筑物组成。大坝坝顶高程2480米,最大坝高112米,水库正常蓄水位2475米,相应库容6.38亿立方米,调节库容0.72亿立方米,具有日调节能力。 记者从苏洼龙水电站项目工程部了解到,苏洼龙水电站目前已完成坝体填筑约381.0万m^3,完成率54.9%;沥青心墙混凝土累计完成142层计39.4m,完成率39.4%;引渠段混凝土共计约17977m^3,已完成浇筑约12361m^3,累计完成率68.8%;控制段混凝土共计约11.53万m^3,已完成浇筑约8.36万m^3,累计完成率72.5%;泄槽段混凝土共计约5.87万m^3,已完成浇筑约1.91万m^3,完成率32.5%,剩余工程量3.96万m^3。消力池段混凝土共计约12.9万m^3,已完成浇筑约2.1万m^3,完成率16.1%,剩余工程量10.8万m^3。进水口混凝土已完成约4.6万m^3,完成率53.9%,剩余3.9万m^3。引水隧洞混凝土已完成约3.4万m^3,完成率38.2%,剩余约4.5万m^3。压力钢管安装全部完成。地面厂房混凝土已浇筑完成约21万m^3,完成率80.7%。 第一台机组发电机层已于今年7月15日交面,标志着厂房工程已进入机电安装阶段,首台机组计划于2021年投产发电。 自进入雨季以来,频繁的降雨天气,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为保证苏洼龙水电站各项施工任务按期完成,唐明武说,各参建单位编制防洪度汛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汛期按照防洪度汛制度,开展每天巡视检查,确保各营区和工作面安全。“根据气象信息,暴雨、大雨时段不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只进行仓面准备工作,其他时段浇筑混凝土时,采用仓面搭设移动式雨棚,混凝土运输车辆使用篷布遮盖等措施,全力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此外,还为工作人员全部配置雨衣、绝缘手套、绝缘防滑靴等,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另外,项目部以严密的过程管理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加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和施工用电管理工作,为所有配电箱、配电设备分别配置漏保和防水插头,利用方木在作业仓铺设安全通道,并在2米以上仓位的临边区域架设防护栏杆、防护网,在机组落差地点设置标准爬梯,在现场多个施工部位设置显眼的安全警示标牌,消除全体建设者安全生产的后顾之忧。 据悉,接下来,项目部将继续围绕苏洼龙水电站2021年发电目标合理安排工期,细分节点目标,有序推进大坝、厂房、引水隧洞三大关键工程,高质量筹备机电设备安装和生产准备工作,确保2020年12月导流洞封堵,2021年4月蓄水。 此外,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昌都市水电开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已建成的果多、觉巴、瓦托电站等均处于正常生产发电状态,苏洼龙、叶巴滩、巴塘、拉哇等电站建设正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