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输气量下降 欧洲天然气价格涨超2%》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13
  • 由于来自俄罗斯经乌克兰管道的天然气流量下降,欧洲基准天然气价格上涨。抵达欧洲关键入口斯洛伐克Velke Kapusany的天然气运输量较周三的水平有所下降。截至发稿,荷兰近月天然气期货价格上涨2.8%,至76.495欧元/兆瓦时。

    交易员们正在密切关注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由于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比以往更加动荡。尽管俄罗斯一再表示没有入侵的计划,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俄罗斯已经在乌克兰边境附近集结了军队。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将于周四在乌克兰、波兰和立陶宛边境附近举行近年来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

    Rystad Energy AS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尽管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完全关闭的可能性不大,但欧洲天然气市场正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目前进入冬季的最后一段时期。”

相关报告
  • 《从俄罗斯到欧洲 天然气供应有几条“溪”?》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25
    • 酷暑之中,担忧之下,欧洲总算有望喘口气。德国运营商20日宣布,俄罗斯对欧洲天然气输送管道“北溪-1”年检维修定于当地时间21日6时结束,届时可恢复供气。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俄欧之间几条“溪”的故事。 俄罗斯此前承担欧洲天然气市场约四成供应,去年总输气量约1550亿立方米。在一些国家,比如匈牙利,俄罗斯供气占比甚至高达85%。俄罗斯开通过经乌克兰向欧洲供气的天然气管道。近些年来,由于俄乌关系紧张,俄罗斯为规避“卡脖子”风险,逐步增加绕过乌克兰的对欧输气管道。这些管道的总输气量已反超经乌管道,但近几个月来受到西方对俄制裁和俄罗斯反制措施的影响而减供甚至停供。 北溪,英文名称是Nord Stream,俄语名称是Северный поток,命名非常直白,意思就是“北边的溪流”。无论stream还是поток,本意不仅指“溪”,也可以指各种现实或虚拟的“流”。 先说“北溪-1”,名中带“溪”,却是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现行最大跨境管道。多方围绕这条“能源动脉”已“扯皮”一个月,无疑加剧欧洲天然气供应的紧张局面。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6月中旬就以德国西门子公司没有准时送回送修零部件为由,把“北溪-1”供气量降至以前水平的40%。西门子说,部件被送到加拿大维修,受加拿大对俄制裁影响无法交还。但欧洲方面有声音批评这是俄罗斯博弈的招数。俄气自7月11日起又因年度检修对“北溪-1”暂停运营。尽管德国运营商给出“定心丸”,一些分析人士对“北溪-1”能否顺利恢复供气心存疑虑。 “北溪-2”与“北溪-1”平行,规模也相当,已于2021年建成。德国今年2月暂停相关认证程序,这条“溪流”短期内也很难“流动”起来。俄罗斯总统普京20日表示,“北溪-2”原本可使俄方直输德国天然气量翻倍,却因西方国家阻挠无法开通运营;欧洲当前能源危机不怪俄方减供,而是缘于西方对俄制裁。 再说“土耳其溪”,分两条线路,一条通过黑海海底给土耳其供气,另一条通过土耳其西北部城市基伊科伊向欧洲东南部供气。基伊科伊位于土耳其西北部,在土耳其语里就是海边城镇的意思。“土耳其溪”6月下旬也因年度检修一度暂停供气。 最后,说说不是“溪字辈”的“亚马尔-欧洲”管道,经白俄罗斯和波兰进入德国。5月底,波兰拒绝了俄罗斯反制西方制裁的“卢布结算令”,宣布停止接收俄罗斯天然气。 俄欧因西方制裁而起的能源博弈,目前给双方带来什么影响呢?短期来看,国际能源需求和价格“双高”,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不降反增。欧洲不得不面对“气更短”的现实。波兰、保加利亚、芬兰、丹麦等国家拒绝卢布结算,已遭俄方停气。一些依赖度较低的国家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对德国这种能源大户来说,想从中东等地寻求替代渠道,远水不解近渴;从美国购买液化天然气,费时、费力又费钱;被迫增加煤电占比,可谓在节能减排上“开倒车”。 天然气本是双赢买卖,俄罗斯有钱赚,欧洲用着也划算,对欧洲积极寻求的能源转型也很重要。如果制裁继续加码,博弈继续加剧,欧洲这个夏天难熬,这个冬天更冷。 原标题:聊国际|从俄罗斯到欧洲,天然气供应有几条“溪”?
  • 《卡塔尔能源部长:欧洲或恢复俄罗斯天然气进口》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17
    • 天然气市场的波动将会持续数年。 1月14日至15日,全球能源论坛在阿布扎比召开。有关能源安全的议题成为本次论坛的焦点。 在会上,卡塔尔能源部长兼天然气公司首席执行官萨阿德·谢里达·卡比表示,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对欧洲输送天然气量大幅下降,但未来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 “尽管欧洲人始终表示不会重新回到俄罗斯天然气的怀抱,但是我们认为事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欧洲人会从历史经验中获得教训,努力争取更多的可能性。在我看来,俄罗斯天然气正在回流欧洲。” 今年2月的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欧洲与俄罗斯关系降至冰点。俄罗斯输欧天然气量不断下降,这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 根据欧盟的数据,来自俄罗斯7月至9月的管道天然气进口量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4%。2022年1月至11月的临时数据显示,俄罗斯对欧盟的管道天然气进口量同比下降了69亿立方米——即使考虑到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的增加,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总量也下降了64亿立方米。 与俄罗斯供应的急剧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盟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在第三季度增长了惊人的 89%,达到320亿立方米。 欧盟第三季度天然气消费量同比下降8%,为590亿立方米。另一方面,与2021年同期相比,发电中的天然气需求增长了13%。天然气价格上涨导致一些能源密集型行业的需求几乎崩溃。欧盟第三季度在天然气进口上的支出估计为1010亿欧元,是过去十年来的最高水平。截至9月底,欧盟平均储气库填充率达到89%,比2021年同期高出约14个百分点。 充足的储备和温暖的气候让欧洲今年冬季对天然气的需求大大减少,天然气价格开始下跌。进入1月之后,荷兰TTF期货价格已经跌到了俄乌冲突爆发之前的水平。而最近的TTF价格已经是2021年9月10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卡比表示,尽管今冬没有出现严重的天然气短缺,但2023年想要实现2022年的高储备将十分困难。“全球市场对天然气的需求将继续保持,而供给却十分有限。2025年之后才会有更多的天然气进入市场。我们将因此经历一段动荡的天然气市场时期。” 欧洲对于LNG的高需求或许是天然气市场动荡的主要诱因。1月14日,德国正式启用了第二个LNG接收站,这无疑是其摆脱俄罗斯能源依赖的重要一步。就在1个月之前,德国首个LNG接收站正式落成。 德国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成后,会大量从国际市场上购买现货液化天然气,而不会与哪个国家签订新的长期供货协议。因为随着德国以风光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长,德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量会快速下降。毕竟除了俄罗斯天然气,德国另外约50%的天然气通过长期协议从挪威和荷兰等国进口,这部分天然气会在德国退核和退煤后才会被削减。不过德国明年开始从国际市场上大量购买现货液化天然气,会显著推高国际现货天然气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