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颗粒用于结肠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16-03-11
  • 结肠直肠癌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分别在男性癌症和女性癌症中位列第三和第二。它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纳米是一个新兴领域,它的很多方面都与癌症相关。化疗是结肠直肠癌的固定疗法,但因无法选择性分布,出现多药耐药及不良反应,使得该疗法受到限制。最近几年关于纳米技术的研究旨在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纳米颗粒实现化疗药物的靶向和局部给药,可以选择性的杀死癌细胞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性。此外,以纳米材料作为造影剂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篇文章对纳米材料用于癌症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关报告
  • 《纳米颗粒用于癌症的基因治疗》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6-11-02
    • 作为癌症治疗的方法,相比于常规治疗,基因治疗好处颇多,包括效力高、特异性强,脱靶毒性低,并且可同时传递多个以肿瘤发生、 复发和耐药为靶点的基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基因治疗取得显著的进步,现在有望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线疗法。在众多基因传递系统中,纳米颗粒因其具有毒性低,易控制,高基因传递效率和多功能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本篇文章对基因疗法,基因传递技术和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纳米颗粒用于基因疗法的前景。
  • 《结直肠癌的新治疗靶点》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4-07-10
    • 一项发表在《eGastroenterology》期刊上的研究揭示了一种名为PFDN6的蛋白质,可能参与结直肠癌(CRC)的发展与扩散。研究发现,CRC患者体内PFDN6水平升高,并促进肿瘤生长。实验室研究中,科学家通过降低PFDN6水平,成功减缓了癌细胞扩散并增加了细胞死亡,表明PFDN6有望成为CRC治疗的新靶点。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尤其在晚期预后较差。尽管现有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方法,但副作用及有限的有效性促使人们迫切寻求新的治疗策略。 本研究通过分析大量癌症基因组数据,发现与正常组织相比,CRC组织中PFDN6表达增加,且其高水平与更晚期的癌症分期相关。实验进一步确认,减少CRC细胞中PFDN6的量能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这是癌症扩散的关键步骤。研究还涉及到一种名为ZNF575的蛋白质,可能参与PFDN6影响CRC的过程。 尽管成果令人鼓舞,但仍需更多研究。目前实验局限于实验室环境,后续需动物模型研究来验证结果,并深入探究PFDN6促进CRC的具体机制。总之,PFDN6作为CRC治疗新靶点的发现,有望推进更高效治疗方案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