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Nature Materials | Roll-to-plate printable RGB achromatic metalens for wide-field-of-view holographic near-eye displays》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 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5-03-07
  • 【内容概述

    研究背景:超透镜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系统的近眼显示(NED)中极具应用潜力,但此前的多波长消色差超透镜在厘米尺度上面临量产困难和数值孔径(NA)低的问题,且计算机生成全息(CGH)与投影单元的集成也存在挑战12。

    研究内容:


    • 设计并制备超透镜:运用伴随拓扑逆设计方法结合时域有限差分(FDTD)模拟,设计出直径 1cm、NA 达 0.7 的 RGB 消色差超透镜,采用辊对板(R2P)工艺制备,使用低折射率树脂材料,通过优化设计流程解决计算负担和材料限制问题34。
    • 超透镜性能测试:实验验证该超透镜的光学性能,其焦距偏差小,接近衍射极限性能,在不同波长下聚焦效率稳定,成像分辨率优于传统 NED 显示系统,具备消色差成像能力5。
    • 构建全息 VR NED 系统:将超透镜集成到全息 VR NED 系统中,利用波前调制技术和特定的 CGH 优化模型,有效校正像差,提升图像质量,实现 60° 宽视场成像,展示了超透镜在 NED 系统中的优势6。


    该研究通过辊对板技术制备厘米级 RGB 消色差超透镜,并将其应用于近眼显示,为虚拟现实设备显示技术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文献见附件)


  • 原文来源:https://www.opticsjournal.net/News/PT250227000055zW3Z6.html
相关报告
  • 《【文献】Nature Communications | Unlocking ultra-high holographic information capacity through nonorthogonal polarization multiplexing》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4-09-03
    • 【内容概述】这篇文献介绍了一种创新的非正交偏振复用技术,该技术通过在超材料单元内利用空间变化的本征偏振态,成功构建了全局非正交的复用通道,这些通道之间交叉干扰极小。研究团队不仅实现了在三个非正交通道中自由矢量全息图的生成,而且显著扩展了琼斯矩阵的维度,达到了突破性的10×10规模。通过可控的本征偏振工程机制与矢量衍射神经网络的结合,实验上成功创建了55个复杂的全息图案。研究发现,建立局域本征偏振操控与衍射光学神经网络赋能的全局非正交偏振通道,使得不同的非正交偏振态能够选择性地耦合或抑制,以实现光子多维度、多功能集成复用。这一进展代表了偏振复用领域的重大突破,为高级全息术和量子加密等应用领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通过增加偏振复用通道的数量和优化信号的传输质量,这项技术有助于实现更高速率和更高效率的光通信。 【延伸阅读】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李冠海、陈效双、陆卫团队,联合东华大学邢怀中团队一起研究进行,在亚波长尺度上实现衍射光学神经网络赋能的非正交偏振全息复用方面取得进展,为复杂场景目标生成、通信信道容量提升、非线性光学和偏振探测等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与参考。 (原文见附件)
  • 《【文献】Advanced Materials| Electric Field-Manipulated Optical Chirality in Ferroelectric Vortex Domains》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4-08-28
    • 【内容概述】该文献为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研究团队在无机铁电材料中的光学手性及其电场调控方面取得的新进展。通过稀土离子掺杂调控静电能策略在BiFeO3(BFO)纳米岛中引入涡旋畴,结合铁电畴结构与光学二次谐波-圆二色性探测结果,在实空间中建立了涡旋畴-光学手性之间的耦合关联。此外,通过对样品施加电场可以实现铁电涡旋畴与拓扑平庸畴之间的可逆且非易失转变,进而实现了光学手性信号的产生和擦除,为集成光电子器件提供了材料基础。   团队在先前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缺陷电荷及静电能对畴结构的影响。先前BFO纳米岛中的四重对顶畴及荷电畴壁通常需要缺陷电荷在畴壁处富集进而实现对极化的屏蔽作用,由此造成了畴壁处静电能的升高。为了减少材料中的缺陷电荷并降低体系的静电能,研究者采用La离子掺杂策略,在保持对称性不变的基础上,降低体系中的静电能(见图)。相场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对BFO纳米岛体系静电能的调整,纳米岛中可自发形成面内极化呈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的涡旋畴(面外极化方向均为向上)。   研究团队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了La掺杂的BFO(LBFO)菱方相纳米岛,并通过角分辨压电力响应显微镜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发现在该材料中存在自发形成的涡旋畴。由于底电极与铁电薄膜界面的内建电场,纳米岛的自发极化面外方向分量均表现为向上,而不同的纳米岛展现出旋向相反的面内方向分量。根据铁电材料中手性的定义,具有涡旋畴的LBFO铁电纳米岛应该具有光学手性。 (论文原文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