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Glass将在DARPA资助的LUMOS项目中为耶鲁开发激光器》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20-11-01
  • 澳大利亚的BluGlass和耶鲁大学的合作获得了美国政府资助,以帮助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发新颖的激光二极管技术。

    现在计划处于第一阶段中,BluGlass和耶鲁大学将根据DARPA的通用微光学系统激光器(LUMOS)计划进行有偿研发,该计划旨在将高效的集成光学系统与完整的光子功能相结合在单个基板上。

    激光对于光通信、遥感、制造和医疗应用至关重要。光子集成电路在光学系统中取得了空前的进步,可用于广泛的应用,包括光检测和测距(LiDAR)、信号处理、芯片级光学时钟、螺仪和数据传输。但是,目前这两种技术都受制于用于制造材料的不兼容性,硅光子易于制造,但发光体性能不佳,而化合物半导体可实现高效的发光体,但难以规模化以用于复杂的集成电路。

    耶鲁大学和BluGlass研究团队共同致力于将这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以在单个设备中创建具有光子集成电路的高性能激光器和放大器,以用于紧凑型光学相控阵LiDAR和神经形态光学计算等应用。

    BluGlass正在向耶鲁提供定制的GaN激光二极管和激光外延晶片,以将其集成到光子集成电路(PIC)中。BluGlass表示,其独特的技术能力可提供更多的设计和制造性选择,以结合氮化物和光子集成电路。具体来说,该公司的外延片将在该程序下制造新颖设计的激光器。这一合作展示了BluGlass在GaN激光外延生长技术中的能力,同时展示了其技术与下一代激光应用的集成,这会给BluGlass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相关报告
  • 《半极性蓝宝石GaN激光器的连续波操作》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20-08-09
    • 美国圣塔芭芭拉大学(UCSB)宣称在4英寸蓝宝石衬底上生长出第一个室温下连续波(CW)电驱动半极性氮化镓(GaN)蓝色激光二极管(LDs)。研究人员表示该工作为大幅降低半极性激光二极管成本,并加快未来半极性GaN激光二极管及其应用开发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 先蓝宝石衬底上生长半极性GaN层。激光二极管结构采用没有氮化铝镓(AlGaN)覆层的设计,并有一个薄的AlGaN电子阻挡层(EBL)。还通过MOCVD生长了具有InGaN多量子阱(MQW)有源区的外延结构。 用氧化铟锡(Sn)(ITO)完成包覆,并在高温和低锡掺杂浓度下沉积。为了进行测试,将蓝宝石衬底的厚度从650μm减至50μm,即首先抛光至90μm,然后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蚀刻至50μm。 在占空比为0.05%的情况下以500ns脉冲运行时,1800μmx8μm器件的阈值电流密度为6kA / cm2(880mA)。正向电压为6.9V,墙上插头效率(WPE)在1100mA(1.1A)下达到4.1% )。 单面注入2.8A电流可获得的最大光输出功率(P0)为1028mW(1.028W)。该团队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在异质衬底上异质外延生长的半极性LD的最佳性能。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的半极性激光二极管的P0大于1W,标志着在探索低成本和高性能半极性激光二极管方面的重大突破。在注入1.4A电流时P0值为243mW。该设备在连续波条件下运行了一个小时,而性能没有明显下降。 该团队认为将顶部倒装芯片键合至高导热性衬底可以显着改善CW操作下的激光二极管性能和WPE。对发射光偏振的研究表明,在注入电流为1100mA时,与横向磁(TM)相比,它几乎是100%的横向电(TE)。
  • 《CST Global引领CoolBlue研究项目开发下一代GaN激光技术》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7-04-24
    • CoolBlue旨在开发用于原子冷却量子传感器的下一代GaN激光技术。开发工程师兼 CST Global的项目负责人Thomas Slight说:“传统的激光源在这个应用中已经被证明太复杂,效率低下,无法在商业上生产。然而,直接的蓝色激光二极管源更简单并提供更大的功率,使小型化量子传感器格式有机会以鲁棒的格式生产它们。 CoolBlue项目投资了两个周期的激光设计,制造和测试,并将在CST Global做优化关键的激光参数,包括电源。” “这个项目期间产生的知识和专业知识将使CST Global能够为新兴的GaN激光市场开发新产品,”Slight继续说道。“这些产品的成功将创造就业机会。新增收入将由科技创新中心重新投入进一步研究项目。格拉斯哥和阿斯顿大学的学术研究商业化也会应对类似的研究机会和资金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