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疫苗BNT162b2针对新冠变种病毒的保护作用有所降低》

  •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21-06-23
  • 临床试验中,mRNA疫苗BNT162b2在预防新冠症状性疾病方面有95%的有效性。然而,由于实验室检测中疫苗血清对 VOC B.1.1.7 和 B.1.351 的中和作用降低,因此存在病毒变异可能逃避疫苗保护的担忧。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团队对以色列疫苗接种人群进行了调查,以此来评估BNT162b2的保护效力。该研究成果以 Evidence for increased breakthrough rates of SARS-CoV-2 variants of concern in BNT162b2-mRNA-vaccinated individuals 为题目发表在了 Nature 上。研究人员对以色列Clalit健康服务中心有症状或无症状、已进行疫苗接种但仍然感染了新冠病毒的人群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813个鼻咽拭子样本的病毒基因组测序,研究人员发现,在特定时间窗口内,mRNA疫苗BNT162b2对两种新冠病毒变种B.1.1.7 与 B.1.351的保护有效性有所降低。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1-01413-7
相关报告
  • 《3月8日_辉瑞和BioNTech的新冠疫苗BNT162b2对变异病毒的中和作用》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1-03-11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于3月8日发表了德克萨斯大学和辉瑞公司的文章“Neutralizing Activity of BNT162b2-Elicited Serum”,研究了BNT162b2诱导血清的中和活性。 文章称,BNT162b2是一种核苷修饰的RNA疫苗,表达SARS-CoV-2的全长预融合刺突糖蛋白(S)。在一项涉及约4.4万名参与者的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对COVID-19有95%的疗效。 为了分析病毒变异对BNT162b2中和作用的影响,该研究将首次在英国(B.1.1.7系)、南非(B.1.351系)和巴西(P.1系)发现的三个新谱系的S突变分别引入到2020年1月分离的相对较早的USA-WA1/2020病毒株,产生了代表每种谱系的三种重组病毒,以及另外两种代表B.1.351谱系突变位点合集的工程病毒。在第二次注射BNT162b2后的血清样品中 研究人员使用20个血清样本进行了50%噬斑减少中和测试(PRNT50),这些血清样本来自15名关键性试验参与者在接种第二剂30 μg BNT162b2后2周或4周的血清。结果发现,所有的血清样本都能有效地中和USA-WA1/2020和所有具有刺突蛋白突变的病毒。与中和USA-WA1 / 2020相比,对带有B.1.1.7刺突蛋白突变的病毒和带有P.1刺突蛋白突变的病毒的中和作用大致相等,而对带有B.1.351刺突蛋白突变的病毒的中和作用稳定但较低。研究数据也表明,对带有B.1.351刺突蛋白全部突变的病毒的中和效价低于对带有任意一个突变的病毒。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取代位点K417N、E484K和N501Y的突变比刺突蛋白N端结构域的242-244缺失突变对中和作用的影响更大。 研究称,对B.1.351系病毒的中和活性具有稳定的几何平均效价,远高于接种一剂BNT162b2后获得的效价。T细胞免疫也可能参与保护,并且BNT162b2免疫引发CD8 + T细胞应答,可以识别多种变体。 原文链接: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2102017
  • 《今日《自然》:确认了!mRNA疫苗对新冠变异病毒的保护力有所下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21-03-01
    • 随着2021年的到来,新冠疫情与去年相比也有了不同的变化。一方面,疫苗的问世让人们看到了预防的希望;另一方面,全球各地也发现了多种新冠变异病毒。在疫情早期研发的疫苗,能保护最近才出现的变异病毒吗? 今日最新上线的一篇《自然》论文给出了一个不怎么乐观的结论:在一项小型研究里,无论是Moderna的mRNA疫苗,还是辉瑞/BioNTech的mRNA疫苗,其诱导产生的抗体对变异病毒的中和活性都有所小幅下降。这表明未来我们可能需要定期更新这些疫苗,以防临床效力的可能损失。 本研究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研究人员们一共分析了20名志愿者,其中14人接种了Moderna的疫苗,6人接种了辉瑞/BioNTech的疫苗。在第二针疫苗注射的8周后,这些志愿者体内都出现了针对新冠病毒S蛋白和受体结合域(RBD)的抗体(包括IgM和IgG),且血浆能产生中和效力。此外,他们针对RBD的记忆B细胞数量也接近那些从新冠感染中自然痊愈的患者。这些结果都表明这两款疫苗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然而新冠变异病毒给一切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为了了解疫苗是否也能对这些变异病毒产生免疫力,研究人员们针对主要流行的几种突变株,即E484K突变株,N501Y突变株,或者K417N:E484K:N501Y组合突变株进行了分析。不幸的是,这些疫苗诱发的最强力的17种抗体中,多达14种对变异病毒株的中和能力有所下降。 作者们也指出,我们还需要确认这些疫苗是否会诱导产生针对受体结合域其它未发现表位的中和抗体。但综合目前的结果,我们应当进一步评估其他进入临床研发的中和抗体,是否对变异病毒的中和活性也会下降。此外,我们需要定期根据新冠病毒的演化趋势,以及免疫监测的结果,对mRNA疫苗进行更新,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突变。         (来源:学术经纬) 原文出处:Wang Z, Schmidt F, Weisblum Y, et al. mRNA vaccine-elicited antibodies to SARS-CoV-2 and circulating variants. bioRxiv [Preprint]. 2021 Jan 19:2021.01.15.426911. doi: 10.1101/2021.01.15.426911. Update in: Nature. 2021 Feb 10;: PMID: 33501451; PMCID: PMC7836122. 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50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