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ineering:开挖补偿法防控深部地下岩爆灾害——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案例分析》

  •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 编译者: 李娜娜
  • 发布时间:2024-10-16
  • 深部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岩爆灾害频发,现有的岩爆防控理念和方法难以满足深部高地应力条件下的施工安全要求,岩爆的有效控制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挑战。何满潮院士团队提出了基于开挖补偿法的岩爆支护策略,依托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开展了岩爆支护的现场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导致围岩的工程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并产生多余能量ΔE,这是岩爆发生的根本原因;开挖补偿法是一种高预应力补偿的主动支护策略,旨在抵消深部开挖效应达到降低岩爆灾害风险目的;自主研发的新型负泊松比(NPR)锚杆具有高强、高韧和抗冲击的超常力学特性,可作为开挖补偿法的核心材料;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开挖补偿法和NPR锚杆可有效控制岩爆灾害。

    研究结果有望为川藏铁路等深部地下工程的岩爆支护提供指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1]。






    [1] 开挖补偿法防控深部地下岩爆灾害——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案例分析



  • 原文来源:Hu J ,He M ,Li H , et al.开挖补偿法防控深部地下岩爆灾害——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案例分析(英文)[J].Engineering,2024,34(03):154-163.
相关报告
  • 《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岭北段贯通》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12-28
    • 12月26日,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岭北段,提前610天贯通,完成掘进任务,创造了TBM施工领域日进尺86.5米、月掘进1209.8米的国内同类断面隧洞施工最高开挖纪录。 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岭北TBM施工段,采用世界先进的敞开式TBM掘进机施工,开挖直径8.02米,全长16公里。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先后通过20条断层带。高温、高湿、软岩变形、强岩爆、强涌水、有害气体等地质灾害叠加发生。工程施工中应用世界领先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不但成功解决了所有地质问题,还先后攻克了TBM长距离连续掘进、施工通风,皮带出渣及有害气体治理等众多世界级难题,取得了一批技术成果,部分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承建单位中铁十八局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2篇,形成施工工法2项,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实审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总结的科研成果“长大深埋软岩隧洞开敞式TBM快速施工综合技术研究”获得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中铁十八局还积极参与编制水利部首部《岩石掘进机法水工隧洞工程技术规范》,为日后我国水利工程TBM施工的设计、规划、施工贡献陕西经验。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工程项目设计总工程师李凌志说,这些成果的取得,为我国首部TBM施工标准的修编提供了技术参考,为我国乃至世界类似工程的修建提供了陕西智慧。 引汉济渭工程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同时也是陕西省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全局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横穿秦岭,年均调水规模15亿立方米。竣工后,汉江水将通过秦岭输水隧洞调入关中各受水区,用以满足西安、咸阳等城市及沿线6个工业园区用水,惠及2300万人,可补充300至500万亩耕地的农业用水,是缓解关中渭河沿线城市和工业缺水问题的根本性措施。目前,岭北TBM设备在进行适应性检修改造后,将继续向岭南掘进3公里,与岭南TBM成功“握手”后,实现98.3公里秦岭输水隧洞全面贯通。
  • 《陕西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有望2020年通水进西安》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9-01-24
    • 陕西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建设日前快速推进,秦岭输水隧洞已掘进93%以上,三河口水利枢纽大坝已完成浇筑高度的66.9%。黄金峡水利枢纽左、右岸坝肩开挖已完成,主体工程土埂围堰填筑至411米高程。按照陕西省总体安排,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有望2020年通水进西安。 引汉济渭工程是破解陕西全局性水资源瓶颈制约、实现水资源配置空间均衡的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三五”期间加快推进的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名录。该工程由调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两部分构成。调水工程由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和秦岭输水隧洞三大部分组成,输配水工程是将调水量输送到各受水对象,实现水源配置功能的后续配套工程。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实施跨流域水源调引工程。 工程实施中,引汉济渭公司深入推行季度考核制度,按季度考核结果进行兑现和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参建单位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工程建设。细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与各参建单位签订质量责任书,构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鼓励支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根据施工进度分期分块实施施工信息化工程,逐步形成覆盖整个工区的信息化管理网,打造智能示范工程。并坚持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打造千年生态工程。 引汉济渭工程设计年调水量15亿立方米,建成后将基本解决关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问题,同时可极大的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目前,一期调水工程正在按计划加紧实施, 二期输配水工程可研报告已通过水规总院技术审查报水利部,实现长江黄河握手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