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直流+交流” 内蒙古电力集团首个柔性多状态开关并网运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0-28
  • 近日,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内蒙古电力集团包头供电公司携手合作,联合攻克技术难题,完成了内蒙古电力集团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柔性多状态开关在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的现场实施。

    该项目在包头供电公司高科技10千伏开闭站顺利投运,标志着三端口柔性多状态开关装置正式并网运行,实现了跨电压等级柔性互联在内蒙古电力集团所属配电网的首次应用。该开闭站成为集团公司首个应用此项先进技术的示范站点。

    据悉,高科技10千伏开闭站作为改造的先行试点,已经实现站内温湿度、烟雾、局放终端、电缆头测温终端、蓄电池状态及全站环境的在线智能监测,能够对潜在安全隐患进行及时预警。此次柔性多状态开关顺利应用,有效解决了配电网网架结构薄弱、负荷分配不均等问题,并在配电网柔性互联、交直流混合配网、源网荷储高效配置、承载新型负荷等方面做出探索。

    项目研发的“交流10千伏-直流750伏-交流380伏”三端口柔性多状态开关装置,实现了10千伏与380伏跨电压等级交直交柔性互联。

    通过与原有台区变在380伏侧合环运行,该装置在故障转供、功率互济、电压调节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优势。

    配合直流侧的储能装置,即便在两条10千伏线路同时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也可持续为配网客户及直流客户供电,极大提升了供电可靠性。

    装置直流侧配备了充电桩及储能等设备,为柔性互联和交直流混合配网创建了示范场景。

    借助该项目已完成的示范平台,后续可实现直流侧新能源消纳、储能峰谷套利等其他应用场景,进一步提高地区供电可靠性,让广大电力客户用电无忧。

    项目探索前期,两家单位全面开展电网网架结构薄弱环节分析、新增负荷预测,开展实地踏勘,对设备供电电源点、供电方式及安装位置进行确定。通过三次专业团队的技术学习和项目推进,以及对配电网柔性互联、交直流混合配网、源网荷储配置等先进技术的深入研究,成功开展了跨电压等级柔性互联试验,为项目的最终并网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101271.html
相关报告
  • 《内蒙古电力集团与与金风科技座谈交流 在零碳园区等开展合作》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5-22
    • 5月15日,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武钢一行到访集团公司,围绕科技创新、储能开发、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能源领域开放合作等方面开展座谈交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宏光,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晓虎,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闫军,刘永江及双方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 武钢简要介绍了金风科技公司有关情况以及在内蒙古的产业布局和项目投资情况。他表示,金风科技高度重视自主技术创新,在装备智能制造、新能源发电、 数字化 风电场等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就。希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依托内蒙古自治区丰富新能源应用场景,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重大科技项目攻关、零碳园区、风电创新中心、风电试验场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共同助力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 闫宏光对武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当前,内蒙古电力集团聚焦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深入实施“科技兴电”行动,希望双方可以立足自治区风光资源和 蒙西电网 独特优势,聚焦世界能源科技前沿,加快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强化能源科技创新应用,以科技创新助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内蒙古电力集团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能源领域开放合作,深度挖掘双方合作潜力,努力取得更多合作成果,共同助力自治区现代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晓虎对金风科技给予内蒙古电力集团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自2020年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交流协作进一步加强,合作项目顺利推进,取得良好合作效果。下一步,希望双方在原有良好合作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科技攻关、储能开发应用、“ 源网荷储 ”协同发展、新能源构网技术开发、对蒙供电国际业务拓展等领域,推动双方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 《亚洲首个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实现风场全容量并网》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7
    • 2021年12月25日,中国能建中南院设计的亚洲首个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江苏如东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实现风场全容量并网。如东海上柔直工程是世界上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高、亚洲首个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也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我国远海风电送出领域的首次应用。 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对远海风电经柔性直流送出的技术垄断。 如东海上柔直工程由三峡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包括一座海上换流站、一回直流海缆与一座陆上换流站。工程主要负责汇聚如东H6、H8、H10三个海上风电场共110万千瓦电能,通过±400千伏直流海底电缆将电能输送至陆上换流站,陆上换流站通过一回500千伏交流线路接入江苏电网。 中南院负责项目海上换流站和陆上换流站电气设计工作。自如东海上柔直工程启动以来,中南院项目组克服了新技术难度大、接口多、任务重等困难以及疫情影响,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初步设计、设备采购及施工安装招标文件编制、施工图和竣工图设计等工作。 如东海上柔直工程成功投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上网电量将达33亿千瓦时,可满足约14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50万吨,显著提升我国清洁能源电力基础设施水平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项目建设期间中南院技术创新骈兴错出,成果落地生“金”,助推了海上风电大规模集约开发与并网技术发展,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我国能源低碳转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