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燃料电池客车市场吗?》

  • 来源专题:工程机械与高端装备
  • 编译者: 赵卫华
  • 发布时间:2024-10-18
  • 韩国环境部近日宣布,计划到2030年部署2.12万辆氢动力公交车,这无疑为韩国氢动力汽车市场注入了信心。据韩国政府官方统计,截至今年8月,韩国共有1185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这一数字仅为2030年目标的6%。

    氢燃料电池公交车销量飙升

    继2022年销量高峰之后,2023年韩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出现明显下滑,燃料电池乘用车注册量大幅下降至4326辆,同比下降57%。这一下降归因于政府补贴减少、氢价上涨等不利因素。相比之下,燃料电池商用车注册量从2022年的154辆上升至2023年的381辆(其中97%为氢能客车)。今年1-8月,韩国燃料电池乘用车销量停滞不前,仅售出2058辆,而氢能商用车的部署量已超过2023年的总销量,达到545辆(其中98%为氢能客车)。但由于量小,燃料电池客车的增长势头无法弥补燃料电池乘用车的损失。

    自2019年在庆尚南道昌原市部署首辆氢燃料电池客车以来,韩国的销量持续增长。韩国政府也不断推出有利于燃料电池客车推广的政策。例如,政府宣布在2021年为燃料电池客车提供3500韩元/公斤(2.8美元/公斤)的氢燃料补贴。这项对燃料电池客车的购买补贴在2023年大幅增加,而政府在2023年也提高了氢燃料电池客车补贴的预算拨款。这些措施推动了氢燃料电池客车部署的不断增加,从2022年到今年8月,氢燃料电池客车注册量已超过1100辆,占韩国氢燃料电池客车总保有量的94%。

    商用车加氢基础设施加速扩张

    根据全球加氢站报告,截至 2024 年上半年,韩国已拥有 180 个运营中的加氢站 (HRS)。该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加氢站市场,仅次于中国。

    随着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快速普及,商用车加氢站建设也在加速。2022年以来,韩国新建加氢站中商用车加氢站占比持续提升。2023年,新建商用车加氢站首次超过乘用车加氢站,今年前8个月占比进一步提升至79% (注:商用车加氢站包括只为商用车服务的加氢站,以及同时为商用车和乘用车服务的加氢站)。

    此外,加氢站投资方KOHYGEN的发展也加速了韩国商用车加氢站建设的速度。KOHYGEN于2021年正式成立,专注于商用车加氢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其首座加氢站于2023年开始运营,截至2024年上半年,KOHYGEN已运营7座加氢站,另有15座加氢站正在建设中。

    如果韩国能够实现2030年的目标,未来5年氢燃料电池客车年均注册量需要达到4000辆(不考虑2024年剩余月份的销量和退役燃料电池客车的替换量)。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2023年韩国燃料电池乘用车的总注册量,意味着氢能商用车市场的增长将大大弥补韩国氢能乘用车市场的下滑。此外,这也意味着韩国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氢能客车市场。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氢能商用车市场,但近3年来氢能客车年销量不足1500辆。

    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现代(目前韩国唯一一家氢动力公交车制造商)近期宣布了一项扩建计划,计划到2024年将其全州工厂的氢动力公交车年产能从500辆/年提高到3000辆/年。斗山旗下的Hyaxium Motors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在韩国开始生产氢动力公交车。此举有望从供给侧加速氢动力公交车的推广。

    归根结底,韩国氢动力公交车市场的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能否提供与 2030 年目标相符的配套政策和举措。这些条件是否能够得到满足还有待观察。


  • 原文来源:https://interactanalysis.com/insight/will-south-korea-become-the-worlds-largest-fuel-cell-bus-market/
相关报告
  • 《2030年左右中国会成全球燃料电池最大应用市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2-18
    • “中国氢能联盟”已满一岁。去年的2月11日,十多家央企参与组建、国家能源集团牵头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宣告成立。一年间,氢能发展热度空前,国内氢能产业步入爆发期,多地宣布上马氢能项目,大力发展燃料电池车,布局氢能产业链。时下,氢能已被推到“未来能源终极形态”的高度。 那么,氢能会否出现大跃进?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与电动车相比,哪种路径更有前景?燃料电池车和加氢站之间的“鸡与蛋”关系何解?带着这些问题,《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了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毛宗强。 不要一开始就泼冷水,但也要培养行业辨识力 中国能源报:过去几年来,我国多地对氢能的热情高涨,如广东佛山、江苏如皋、山西大同都提出各自的氢能发展规划,您怎么看待这种热情?多地上马氢能项目会不会催生氢能“大跃进”? 毛宗强:首先要肯定,各地重视发展氢能是好事。去年李克强总理访问日本,在日本首相的陪同下,参观了丰田汽车的氢燃料电池车,这也传达出了政府对于氢能的重视,这对氢能来说是一件好事。2018年日本首相访问我国期间,两国签订了52个合作项目,其中一项是中日双方联合建加氢站。这些合作都说明国家对氢能的重视,这对氢能来说是好消息。地方和央企是在响应中央号召,看到了氢能的发展方向。现在刚刚开启时应热烈欢迎,不要一开始就泼冷水。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确实要注意到现在谁都是氢能专家,谁都发表言论,有的人说的对,有的人说的不对,要培养行业辨识能力。 目前需要注意的是,安全第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求发展;第二,要建立第三方检测机制,这种机制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来。地方政府有意愿发展氢能,但可能地方官员也不太懂氢能行业,听了某个教授或者行业专家的话就一拍即合,采纳了发展他们的意见,动辄投资几个亿发展氢能,这样就有可能带来损失。氢能的发展路线多种多样,各种理念也都在抢占落地机会,但从想法到产品分很多等级,如果只是理念或者初级产品就到处去推广会带来一些危害,一定要得到专业机构认可,才能做推广。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尽快建立第三方检测机制,由专业的机构来评定判断。总的来说,还是要大力把氢能做起来,这是好事。 电动车跟氢燃料电池车是“兄弟关系”,可以互相借鉴 中国能源报:当前我国的电动汽车发展速度也很快,现在发展氢燃料电池车的呼声也很高,这两种路径冲突吗? 毛宗强:这跟我们的发展阶段有关系,我们的工业水平或者认识水平都和发展阶段有关系。我个人觉得氢能相对较好,是长远选择。其实电动车跟氢燃料电池车是“兄弟关系”,可以互相借鉴。比如电动车的三个主要部件:电机、电池和电控。电动车的发展也推动了这三个方面的技术进步,进而也为氢燃料电池车提供了条件。 我举个例子,德国的燃料电池车做得技术性能非常好,但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居高不下;日本的燃料电池车性能也很好,价格能降下来,市场也打开了。为什么日本的丰田卖得好?就因为丰田有一千多万辆的插电式车生产基础。燃料电车同插电式有很多技术相似之处,起码电机一样,所以日本再做燃料电池车,价格就能降下来。 我觉得电动车更适合于小型的、行驶距离较短的、对充电时长不太在乎的车型。如果偏要拿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去比较,那要把电动车累死。燃料电池车要扩大里程只需要把氢气罐做大一点就可以了,而电动车的电池这么重,做更大电池,车身就更重了。所以说,它们各有各的适用范围,并不是要独打天下,燃料电池车目前要先发挥自己的优势。 2030年左右中国会成全球燃料电池最大应用市场 中国能源报:当前,我国投运氢燃料电池车数量不多,加氢站的数量更少,二者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这个矛盾短期之内有解吗? 毛宗强:这个不用担心。现在生产燃料电池车的厂子很多,产能也很大,他们已经给加氢站建设传递了很大压力。现在加氢站建设的矛盾不在于钱,主要在于规划,在于政府敢不敢批!在一些了解氢能、支持氢能的地方,加氢站得到很快发展,比如在佛山,2018年8月30日那一天,8座加氢站站同时开建,在行业内反响较大。 中国能源报: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推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也拉低了光伏制造业成本,在您看来,这种路径可以在氢能复制吗? 毛宗强:是可以的,我赞同这个观点,中国参与就能把氢能做好!这样的例子不仅限于光伏,还有风电。别看中国现在从氢燃料电池商业车开始做起,但我们会把成本降下来,同时也能保证产品质量,所以我相信中国能加快推动氢能发展。 日本和韩国的同行也相信这一点。而且现在欧洲的很多公司也纷纷来中国寻找氢能发展机会。目前,日本拥有的燃料电池乘用车车数量最多,但在燃料电池车商用车和大巴车方面,中国的保有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到2030年左右中国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燃料电池应用市场。
  • 《2019-2024年全球燃料电池年复合增率达25.4%》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18
    • 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发布的报告,全球燃料电池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9年的3.42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0.59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25.4%。 发达地区对清洁能源发电方法的需求不断增长,并强调在未来几年内减少所有主要国家/地区的车辆碳排放将促进该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按应用分类,预计在预测期内运输领域将占据燃料电池市场的最大份额。运输领域包括燃料电池驱动的汽车,重型卡车,公共汽车和在陆地上以燃料电池技术运行的火车等。由于低碳排放交通模式的广泛采用,例如燃料电池动力汽车,基于燃料电池的公共交通以及重型卡车和公共汽车,预计该细分市场将在2019年占据主要份额。 运输领域燃料电池技术的进步主要用于最终用户,例如船舶,燃料电池汽车和无人驾驶飞机(UAV)。亚太地区是燃料电池技术市场上最大的运输市场,因为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迅速采用了基于燃料电池的运输。所有这些因素有望促进燃料电池市场的增长。 从终端用户来看,燃料电池汽车在预测期内将占最大的市场份额。燃料电池汽车是燃料电池动力汽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可提供主要的推进力或充当电池驱动汽车的增程器。燃料电池的灵活性,效率和可靠性的提高,以及减少重型车辆碳排放的需求,导致燃料电池技术行业的发展对燃料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 从产品类型来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有望成为燃料电池市场增长最快的类型。燃料电池驱动的车辆主要依赖质子膜交换燃料电池(PEMFC)。在预测期间,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可能呈指数增长,而该市场的增长直接对应于预测期间在亚太地区,欧洲和北美等地区对PEMFCT的需求增加。 从市场区域来看,预计亚太地区将主导全球燃料电池市场。由于人们越来越关注通过清洁能源(例如燃料电池)产生电能和推进动力来减少碳排放,因此亚太地区有望主导全球市场。预计中国将主导亚太地区燃料电池技术产业的发展。此外,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地区的市场也将以高速增长。在这些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加和操作车辆的清洁化是刺激市场增长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