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原油市场展望》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17
  • 新年伊始,国际原油价格在每桶80美元关口徘徊,何去何从?专家们莫衷一是,分歧大于共识。几大决定性因素随时都会挑动市场敏感的神经。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后续发展将最终决定世界石油需求变化。

    难以想象,世界上很多国家以“躺平”的方式进入2022年。从欧洲到大洋洲,从南部非洲到北美,面对病毒感染人数急剧上升,所谓的“群体免疫”已经成为无奈选择,大多数国家难以承受长时间的封锁。

    人们希望,疫情终将结束,世界经济随之复苏,这个时间点可能在今年,也可能在明年。届时,报复性经济增长对石油的需求也会大增。

    两年前,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蔓延,封锁隔离政策导致世界经济陷入停顿,石油需求遭受沉重打击,油价剧烈波动。随着各国广泛注射疫苗,去年世界经济呈现复苏迹象,石油需求也开始反弹,油价逐月攀升,涨幅远超预期。

    多数咨询机构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受奥密克戎毒株大面积感染的冲击,石油需求会暂时下降,但第二季度就会反弹,今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可能强劲复苏,石油需求也将持续增加。按照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说法,奥密克戎的影响将是“温和而短暂的”;国际能源署认为,由于疫情出现新变化,需求反弹将暂时放缓,但总体趋势不会逆转。基于同样判断,高盛认为世界能源需求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今年石油消费量预计将从2021年的9620万桶/天提高到9953万桶/天,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一些专家的预测更为乐观,认为今年世界石油需求将达到创纪录水平,并在未来数年保持强劲增长。为此,原油价格也将稳中有升。巴克莱银行预测,2022年WTI平均价格约为77美元,高于去年每桶73美元的平均价格。高盛认为,如果今明两年疫情得到控制,油价将持续上涨,到2023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将达到每桶85美元。

    其次,原油供应偏紧状况或将持续多年。

    由于市场需求回升,去年底就有不少人警告说石油短缺或将导致供需失衡。入冬以来欧洲电力危机也给世人敲响了警钟。绝大多数的预测都表明,未来几年的石油需求将进一步增长。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原油供应能否跟得上?

    我们逐个看看三大产油主力的情况。

    一是欧佩克。从刚刚公布的欧佩克月度会议统计看,2021年11月份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遵守了117%的减产要求,这意味着实际生产能力不足,甚至低于月产量配额。不出意外,欧佩克会议决定在2月份继续将日产量提高40万桶直到6月份。

    另据美国能源情报署报告,欧佩克的闲置产能到2022年底可能只有511万桶/天,到2023年底这一数字可能会进一步降至400万桶/天以下,这比2021年第一季度的900万桶/天明显减少。彭博社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实际原油供应增加量将为140万桶/天,大大低于原先170万桶/天的预测。

    二是美国。著名石油专家丹尼尔·耶金认为,今年美国原油产量可能会增加近100万桶,页岩油产量正在恢复,但很难回到从前高位。目前,美国原油产量比2020年初的创纪录水平1300万桶/天减少约200万桶,而同期原油库存也减少了近7000万桶。拜登政府的反化石燃料立场和激进的绿色议程在可预见的将来都制约着石油和天然气的进一步开发。有数据表明,美国27家主要石油生产商的资本支出在去年降至1110亿美元,减少近六成。预计2023年资本支出将达到1350亿美元左右,不到2014年水平的一半。

    三是俄罗斯。根据俄罗斯石油公司的数据,2021年俄罗斯原油总产量约为1090万桶/天,已经非常接近原油生产能力,基本上没有增产空间了。俄石油部长诺瓦克表示力争到2022年5月份,俄原油产量将回升至1133万桶/天。即使如此,也难改下坡趋势。

    此外,加拿大、挪威、圭亚那和巴西等产油国可能试图弥补供需缺口,但作用不大。

    再次,投资偏好将影响油价起起落落。全球能源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虽然困难重重,如不断上涨的成本可能在今年会非常突出。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追求绿色能源的脚步不会停下。

    可再生能源有望实现创纪录的增长。但如果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一直保持在高位,特别是石油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将会严重影响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普及。国际能源署在《2021年市场报告》中表示,不断增加的投入成本,工资、供应链和物流负担可能会阻碍一系列低碳技术的推广和发展。到2050年,全球仍需要增加一倍的清洁能源产能,才能实现净零排放。

    与此同时,随着投资者对ESG理念的追逐不断增强,对传统化石领域的投资将持续减少。不仅石油公司承受环保低碳压力,各大投资银行也在努力减少碳足迹。一些大型投资基金急于通过避开新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来展示绿色能力。

    不过,华尔街的投机分子不会顾及公众感受。目前几乎是压倒性地预期油价会继续上涨。沙特能源大臣萨勒曼警告说,投资不足可能导致“石油供应危机”,并持续推高油价。高盛认为,不应排除到2023年油价达到每桶100美元的可能性,因为供应无法跟上需求,预计2022年和2023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仍为每桶85美元。摩根大通则大胆预测今年油价可能飙升至每桶125美元,2023年将升至每桶150美元。

    最后,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伊核谈判结果。伊朗是否如愿获得原油出口自由还是未知数。伊核协议如果谈崩了,不排除发生重大地缘政治动荡的可能,这显然值得石油市场人士密切关注。如果美国部分解除制裁,在未来几个月需求不确定的背景下,伊朗原油流入增加对全球油价的影响非同小可。

    伊朗坐拥全球第四大原油储备,潜力惊人。伊朗政府此前宣布,到2023年中期,将南阿扎德干油田的日产量从目前的14万桶提高到至少32万桶,从而实现日增100万桶的目标。截至2021年10月份统计,伊原油日产量接近240万桶,其中170万桶至180万桶用于国内炼油厂。

    在上世纪70年代伊朗的原油日产量曾达到500万桶。如果制裁解除,伊朗从2022年3月份开始出口石油将增加70万桶/天。观察家分析认为,伊朗石油恢复出口将带来冲击,其直接影响是油价重挫10%。

    今年主导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我们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结束,或是有新的病毒变异毒株一而再再而三地扰乱经济社会秩序。所以,我们既要为油价可能破百导致经济生活成本剧增做好准备,也不必为油价突然崩盘而惊慌失措。目前,原油价格预期范围从平均每桶70美元左右,到今明两年某个时候触及每桶100美元以上的高位。唯一可以明确的是,“黑金时代”已经落幕,绿色经济的脚步在新的一年还将加快。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53179.html
相关报告
  • 《OPEC:预计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同比增长336万桶/天》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13
    • 北京时间周二(7月12日)晚间, OPEC公布了最新的月度市场报告,并对2023年石油市场进行了首度展望。OPEC7月月报显示,石油市场的供应短缺的状况并未得到缓解。虽然OPEC组织6月实现增产,但其总产量仍远低于协议量。 数据显示,6月份OPEC原油日产量增加了23.4万桶,达到 2871.6万桶/日。原油产量增加主要由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伊朗、科威特和安哥拉贡献,而利比亚和委内瑞拉的产量下降。在利比亚政治动荡,安哥拉、尼日利亚等国因投资不足等原因产能受限的背景下,尽管OPEC组织6月实现增产,但其总产量仍远低于其协议量。同时,6月OPEC减产执行率达229%。 在市场展望方面,OPEC表示,由于疫情卷土重来、地缘政治冲突持续,OPEC预计2022年下半年石油需求将减少。不过,由于上半年经合组织主要消费国石油需求强于预期,OPEC预计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同比增长336万桶/天,较上月持平。 展望2023年,OPEC认为地缘政治的改善及疫情的缓解将提振石油消费,明年的石油需求增长将超过供应增长,石油市场吃紧的状况料无缓和,尽管多数成员国已经开足了产量,但该组织仍需要更多原油。 该组织预计,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同比增长270万桶/天,而OPEC以外的供应量仅会增加170万桶/天。这意味着明年全球石油需求的增幅将较供应量增幅多100万桶/日。该组织预计,2023年全球总需求将达到1.03亿桶/天。为了平衡供需,OPEC需要在2023年平均每天生产3010万桶石油,较6月产能高出138万桶/天。 欧佩克指出,其2023年的预测基于两个假设:乌克兰战争不会升级、通胀上升等风险不会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严重影响。由于一些欧佩克成员国对油田的投资不足以及俄罗斯产量下降,近几个月来,欧佩克+的石油增产一直低于目标。
  • 《2022-27年全球碳纤维市场年复合增13%》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09
    • 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日前发布的报告,2022年全球碳纤维市场规模将达到65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这个数据将增至119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以及风能需求不断增长是促进该市场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碳纤维用于3D打印,以增加织物的刚性和强度,将持续推动市场需求增长,预计到2032年,全球碳纤维市场规模将达到217亿美元,2027-2032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9%。 在预测期内,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在全球碳纤维市场中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2021年,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引领碳纤维市场的规模,占总量的43.9%。碳纤维几乎在飞机上随处可见,波音787梦想客机由重量占50%的复合材料组成,其中大部分复合材料为碳纤维层压或碳纤维夹层。碳纤维也被用来替代直升机的金属部件,如旋翼叶片和机尾。它也适用于仪器外壳、门和座椅等内部部件。此外,由于碳纤维抗腐蚀等特性,将其用于仪器外壳延长了这些仪器的使用时间,并保护它们免受损坏。 在预测期内,非复合材料部门在全球碳纤维市场中占有第二大市场份额。碳纤维用于非复合材料应用,如催化、电池电极和3D打印。结构电池是一种多功能电池,它可以在存储能量的同时承载负载,因此可以减轻移动电动设备的整体重量。多功能电池的主要成分是碳纤维,因为它们是轻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学、电化学和机械性能。 由于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和3D打印在各种新应用中的扩展,对非复合材料应用的需求将会增加。碳纤维市场的非复合材料应用预计将从2022年的3.556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6.063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11.3%,到2032年为10.235亿美元,预测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