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亥俄大学的研究人员与乌干达科学家合作发表了一项新研究,警示人们将濒危的山地大猩猩置于疾病传播的危险之中。山地大猩猩(Gorilla beringei beringei)是仅在非洲东部发现的濒临灭绝的大猿猴物种。到目前为止,地球上剩下的1059只山地大猩猩中有40%以上居住在乌干达西南部的布温迪国家公园内,这些猿猴是不断发展的旅游业的核心,激励着人们对其持续的保护。但是在旅游过程中人与大猩猩之间的近距离接触会带来许多有据可查的疾病传播风险。大猩猩特别容易感染影响人类的传染病,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导致大猩猩突然死亡的概率高达20%。因此,乌干达野生动植物管理局制定了保护大猩猩健康的规则,将每个习惯化的大猩猩群体限制为每天最多一小时不超过八名游客的参观。当前的规则强调,人类必须始终与大猩猩保持七米以上的距离,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这是避免打喷嚏小滴携带传染性颗粒的最小安全距离。但是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并非所有旅行团都遵守七米规则。在《公共卫生前沿》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俄亥俄州大学的研究人员记录了最近布温迪国家公园的旅游旺季,统计了53次游客与大猩猩的间距。他们报告说,尽管公园护林员进行的徒步旅行前简报中有96%强调必须保持大于7米的人大猩猩间距,但98%(53个中的52个)旅行团违反了7米的距离规则。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还探索了改善游客遵守公园规则的机会。例如,接受调查的243名游客中,有73%以上的游客回答说,他们愿意采取预防措施来保护大猩猩的健康,例如在观看比赛时戴上防护口罩。确实,戴面具被认为是从事灵长类动物保护工作的科学家的最佳做法,而这一措施已经在刚果民主共和国采取。使用防护口罩可能会在后勤和财务上受到限制,研究人员敦促最好的策略是鼓励游客与大猩猩保持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