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提出二氧化碳零排放目标》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6-25
  •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政府提出2070年前后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降至零。这一新目标明确提出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并使用低成本制造氢气技术和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技术。此举使日本成为七大工业国(G7)中第一个提出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国家。  

    日本政府计划6月份将此次提出的目标提交给联合国,同时在G20峰会上公布。因受到2011年福岛第1核电站事故影响,核电站停运,二氧化碳减排受到影响。日本政府认为有必要提出长期、明确的目标。  

    应对全球变暖的国际框架《巴黎协定》提出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与工业革命前水平相比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标,要求各国制定削减碳排放量的具体目标。联合国提出,要达成将全球气候升温控制在2度以内的目标,需要把全球的碳排放量在2070年之前降至零。日本政府着眼于这一目标,力争2070年前后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此次的政府目标明确提出,2050年之前将氢气的制造成本降至目前的1成以下,比天然气更便宜以促进普及。此外,还计划把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实现实质性的零排放。同时,还提出将推进事故危险性低的新一代核反应堆研究工作。

相关报告
  • 《英NOC提出二氧化碳海底封存监测新方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07-01
    • 碳捕集与储存(CCS)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更有效的方式之一。该过程包括捕获在发电、制氢和合成氨以及钢铁制造等工业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CO2),然后通过管道、油轮、公路或船舶运输,最后将CO2直接注入岩层或枯竭的油气藏。CCS是将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1.5℃以下的关键缓解策略,海上封存可以提供高达13%的全球CO2减排目标。 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NOC)在苏格兰海岸开展和主导的一项研究表明:CCS过程中将CO2储存在海底既可行又安全,且目前可以通过新技术检测和量化微小的CO2排放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可再生能源与可持续能源评论》(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上。 研究人员在Aberdeen东北130公里处的北海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在海床以下120米和3米的深度模拟了为期12天的CO2排放,以测试新技术是否能够检测到非常小的CO2排放。这种方法可以监测到CO2释放了多少以及从何处释放。这项开创性的试点研究为长期监测海上CO2储存库的技术发展指明方向。 研究人员能够使用声学、化学和物理方法监测海洋环境任何CO2排放,并确定泄漏的位置,这是以前无法实现的。研究证明使用被动和主动声学技术(包括安装在自主水下航行器上的系统)可以检测和量化非常少量的CO2。研究人员将现有技术与NOC的新传感器和最先进的建模工作相结合,在确保海上CO2储存安全方面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李亚清  编译)
  • 《Drax将推出大规模二氧化碳清除(CDR)业务》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李扬
    • 发布时间:2024-02-28
    • 科学界普遍认为,包括生物质碳捕获和储存(BECCS)在内的大规模二氧化碳清除(CDR)对应对气候挑战至关重要。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测,到2050年,世界每年需要通过BECCS去除5亿吨至95亿吨二氧化碳,才能将全球变暖控制在关键的1.5°C目标。 一家尚未命名的公司将在Drax集团内部独立运营,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 其雄心勃勃的目标是每年从大气中去除至少600万吨二氧化碳 。这项新业务将由资深能源基础设施专家Laurie Fitzmaurice领导,她在世界各地的业务发展方面拥有近30年的经验,最近一次是在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   Drax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在美国正式启动这一新实体,Laurie将得到一支技术高超的管理团队的支持,该团队通过开发和交付创新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