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体技术双刃剑:抵御CBRN威胁的机遇与挑战》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9-09-19
  • 美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5月发布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新兴微流体技术对核化生放武器(CBRN)威胁的潜在影响。

    文章认为其影响存在双重性,一方面微流体技术为在易隐藏的小尺寸设施中生产极纯化学试剂提供了可能,从而增加了恐怖分子和国家行为体制备使用生化武器的风险;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开发更加便携的生物化学制剂检测器,帮助各国抵御这类风险。

    文章表示,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只会越来越大。因此作者呼吁政策制定者和分析师立刻采取行动,重视微流体技术的重要影响。

相关报告
  • 《五角大楼重组CBRN防御办以应对未来威胁》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9-11-22
    • 据National Defense网站8月30日报道,美国五角大楼的核化生放防御联合计划执行办公室(joint program executive office for CBRN,JPEO)正在进行一项重大改组,美国官方认为,这项改组将有助于其更好地应对新威胁。 JPEO办公室的任务是保护美国军队免受危险病原体和神经毒剂的侵害,负责人Doug Bryce表示,办公室将在简化运营的过程中考虑如何将技术更迅速地转交给作战人员并更好地开展业务。 为加快一体化进程、确保最优先的项目迅速交给作战人员,JPEO被划分为三个联合项目经理办公室:保护计划办(protection program office),传感办(sensor office)和医疗办(medical office)。 保护计划办公室主要兴趣点在于开发下一代保护性集合系统、呼吸和眼部保护系统、综合污染缓解平台以及特殊涂层等;传感办公室的重心在机器和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工具、人工智能平台以及战术生物检测系统;医疗办公室则正在研究基因组测序、症状前诊断和快速医疗对策响应技术。 JPEO代表Jason Roos指出,战场上的大部分CBRN防御能力都是在十年前构想出来的,考虑到十年来以及未来会出现的新威胁,JPEO认为需要在未来几年真正获取一些跨越式的技术。 JPEO表示未来将把重点放在五个投资领域:作战人员防御装备的无障碍化、新型CBRN防御面罩、综合污染缓解、不可知威胁的诊断与检测、快速医疗对策响应。 Roos称目前这些领域的工作有些支离破碎,因而需“将所有这些结合在一起”,使军方能够在未来战斗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 《硫化氢和自噬:一把双刃剑》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8-03-30
    • 硫化氢(H2S)被认为是在广泛的生理和病理条件中起重要作用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 然而,H2S在自噬中的作用存在一些争议。 最近的研究表明,许多信号通路参与H2S的自噬过程,如PI3K / Akt / mTOR,AMPK / mTOR,LKB1 / STRAD / MO25和miR-30c信号通路。 另一方面,许多信号通路在H2S的抗自噬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SR-A,PI3K / SGK1 /GSK3β,PI3K / AKT / mTOR,Nrf2-ROS-AMPK,AMPK / mTOR, 和JNK1信号通路。 设计和鉴定新型H2S释放供体/药物以通过介导人类疾病中的自噬增加治疗效果。 在这篇综述中,总结了哺乳动物体内的H2S代谢,并进一步讨论了信号通路在H2S介导的自噬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