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条水下特高压输电隧道完成首次“体检”》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01
  • 7月31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世界首条水下特高压输电隧道,也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日前完成首次全面“体检”,将有力保障今夏用电高峰期华东地区能源供应安全。

    据介绍,苏通GIL综合管廊起于江苏苏州,终点在江苏南通,跨越长江南北,长5468.5米,直径12.07米,最深处有-74.83米,是目前国内江河埋深最深的输电隧道。自去年9月投运以来,累计输送电力149亿千瓦时,为长三角地区减排二氧化碳约1483万吨。

    “GIL技术如同电力领域的5G,最大优势是输送容量大,在同等隧道条件下,其输送能力为500千伏电缆的3倍。该工程顺利运行,标志着我国掌握了跨江、跨海、跨核心城区的大功率输电技术。”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规划中心副主任谢珍建说。

    为保障夏季用电GIL设备稳定运行,电力部门对设备的内部导体温度、局部放电和结构装配等多个指标开展“体检”。“苏通GIL设备非常特殊,为金属外壳全封闭结构,且95%以上的设备布置在长江江底,很多常规检测手段无法应用。”国网江苏电科院输变电技术中心专家赵科说。

    国网江苏电力联合国内院校和研究机构,自主研制了振动检测仪、声学成像检测仪等多种“体检神器”,历时20天,累计对323个特高压GIL设备组成单元开展检测15100多次,声波图谱分析600余次,成功完成苏通GIL综合管廊的综合诊断分析

相关报告
  • 《世界首条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开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29
    • 7月2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开工。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从甘肃向浙江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一半以上是新能源电量。 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额定容量800万千瓦,总投资约353亿元。该工程起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止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浙江六省(自治区),直流线路全长2370千米,在甘肃武威和浙江绍兴分别建设两座换流站。送端以750千伏交流系统汇集甘肃的光伏、风电及节能火电,受端以500千伏交流接入浙江负荷中心。工程建成投运后,将推动浙江形成“一环四直”特高压骨干网架,实践多能源互补、集约式开发、规模化输送、大范围消纳的新型能源供给模式。 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汇集新能源电源1120万千瓦,可推动甘肃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优化甘肃能源供应结构,提升绿电消费比重。工程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促进西北地区新能源电量消纳超212亿千瓦时,替代燃煤消耗6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0万吨,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针对新能源大规模送出消纳需求,在国际上首次自主研发±800千伏、800万千瓦特高压柔性直流新技术,可有效解决送端高比例新能源发电不稳定、电网稳定性差,受端高比例外受电系统动态响应复杂、控制难度大等问题,大幅提升大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灵活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安全高效清洁的电力供应。该技术是保障大基地新能源外送消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次应用于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将在系统构建、先进控制等方面创造多项世界第一,为“沙戈荒”大基地等高比例新能源外送工程发挥重要的试验示范作用。此外,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在国际上首次研发应用4.5千伏、5千安级电力半导体器件,研制成套设备,将助力形成柔性直流装备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该工程将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促进产业升级,惠及新能源、轨道交通等多个行业,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带动电工装备等上下游产业整体提档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在稳投资、保就业、惠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该工程拉动投资超800亿元,可直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快速发展,提供就业岗位超2.4万个,综合经济社会效益巨大。
  • 《世界首条穿江特高压电力大通道建成投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0-10
    • 西安交大新闻网消息,近日,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电压等级1000千伏)、输送容量最大(总输电容量达6980万千瓦)、技术水平最高(埋深最深、水压最高、管线总长最大、安装精度最高)的超长距离GIL创新工程——苏通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GIL综合管廊工程建成投运,该工程实现了世界电网技术的新跨越,是世界领先的开创性输电工程,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1000千伏特高压GIL输电技术,将高达450米、宽度近百米的双回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走廊,压缩至内径10.5米隧道之中。在此之前,国内外尚无可借鉴的成熟经验和产品。此外,苏通GIL管廊输电,距离长、埋深大、电压高,存在电、热、力和表面缺陷、悬浮微粒、SF6分解产物、温度和压强变化等多种复杂因素,绝缘结构典型,材料特性复杂,界面效应强,多场耦合难,放电形式多样。   苏通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GIL综合管廊工程,是华东地区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环网跨越长江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华东特高压交流环网合环运行的“咽喉要道”。它与已投运的皖电东送淮南—皖南—上海特高压工程连接在一起,形成贯穿皖、苏、浙、沪负荷中心的“O字型”华东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建成推动了能源技术革命,打通了中国能源发展快车道,有力支撑了“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中国电网建设,对于优化能源配置、保障电力供应、防治大气污染、拉动经济增长、引领技术创新等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和长远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