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B为泥炭地恢复湿润和洪泛区恢复自然化做出贡献》

相关报告
  • 《瑞典两个泥炭采集区中再湿润对泥炭、水文、水化学组分超过15年的影响》

    • 来源专题:水环境管理与流域管理
    • 编译者:邹丽雪
    • 发布时间:2017-02-19
    • 湿地恢复是世界范围内的首要任务。泥炭开采区可以通过再湿润来恢复,但是却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它可能使泥炭迹地让大部分元素从源变到汇。本研究考察瑞典的两个站点(贫营养的Porla泥炭地和富营养的Västkärr泥炭地)在超过15年的时间里再湿润对泥炭、水文、水化学成分的影响。再湿润对泥炭化学仅引起轻微的变化,但Västkärr位点的氨氮浓度在浅泥炭层增加而硝酸盐的含量却呈现降低的趋势。对水文而言,Porla位点的再湿润会在高流量、低流量条件下降低年径流量。Porla位点的水体pH值相当稳定,但Västkärr位点的pH值,相比于再湿润之前,从初始的4逐渐增加到更高值。水的颜色和有机质含量是相当稳定的,但15年后的含量比最初的4~5年相对偏低。再湿润后,盐离子和无机氮浓度变低,而磷的含量升高。然后,这些影响可以从初始阶段作的湿地通过长期作用发展为沼泽。
  • 《欧盟通过《自然恢复法》,对土壤恢复做出要求》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4-10-24
    • 2024年6月16日,欧盟委员会通过《自然恢复法》(Nature Restoration Law)。法令要求到2030年,欧盟各成员国农田矿质土壤中的有机碳储量及具有高度多样性景观特征的农业用地比例恢复到令人满意的水平;要求欧盟成员国采取措施恢复目前构成排干泥炭地的农业有机土壤,在2030年该类区域面积需达到30%,其中至少1/4应被重新湿润。该法令于2024年8月18日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