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izon和三星推出可改善室内信号覆盖的小基站》

  • 来源专题:宽带移动通信
  • 编译者: gaof
  • 发布时间:2016-08-14
  • 今天Verizon无线发布了家用和小型企业4G LTE网络扩展器,该服务器可以在7500平方公尺的建筑范围实现LTE覆盖,包括类似于高清语音和高速数据的服务。Verizon声称该4G LTE网络扩展器一次支持达七个设备,并且为紧急呼叫预留第八个频道,由三星网络业务制造的设备本身自动优化,并根据环境提供更好的覆盖。Verizon说该服务器需要有线宽带接入运行,另外,它还需要速度最少下行10Mbps上行5Mbps的宽带业务,Verizon推荐速度上行20Mbps下行10Mbps的宽带业务以得到最优的性能。该设备不转播或增强本地信号,相反,它使用宽带连接作为回程,并且为实现连通创建自己的LTE基站,当到户外时,用户可以在家庭LTE和Verizon大型LTE网络之间无缝过渡,该4G LTE网络扩展器将在6月30日开售,售价为250美元。

相关报告
  • 《迈韦尼推出5G小基站,实现大容量内部独立覆盖》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宽带
    • 编译者:张卓然
    • 发布时间:2022-12-27
    • 印度班加罗尔——2022年9月29日:网络软件提供商迈韦尼今天在新德里普拉加蒂大厦即将举行的印度移动大会(IMC)活动上宣布揭幕其最新的5G小基站,该公司利用在任何云上运行并改变世界连接方式的云原生软件构建网络的未来。迈韦尼的5G小基站(E511)是一款全球适用的产品,具有支持分布式和集中式ORAN架构的灵活性。基于全球部署的200多万个小基站单元的既定安装基础,5G小基站构成了不断扩大的小基站组合的一部分,利用迈韦尼的端到端RAN解决方案,包括通用管理系统和CU。 这种灵活性,再加上零接触资源调配,易于部署、经济高效、高容量的解决方案非常适合各种部署用例,包括办公、零售、仓储、制造和公共空间等企业。迈韦尼无线接入网络业务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普奈特·塞蒂表示:“通过在迈韦尼的产品组合中加入5G小基站,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的Multi-G(2G/3G/4G/5G)、软件可升级、基于开放式RAN的小基站服务,使CSP能够增强其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以满足内部使用情况。E511目前正在印度、欧洲和美国进行实验室试验。”在印度移动大会上,现场产品演示将在迈韦尼 4.4号展台上,通过迈韦尼的5G SA核心,展示中性专用网络配置的5G小基站。
  • 《风电场站无线信号覆盖的设计落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9-24
    •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客户/服务器计算、分布式处理、国际互连网(Internet)、内部网(Intranet)等技术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终端设备(计算机、手机等)的联网需求迅速扩大,网络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在诸多计算机联网技术中,无线网(Wireless Network)以其无需布线、在一定区域漫游、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在许多应用场合发挥着其他联网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 风力发电在国家政策倾向下,基建飞速发展,大规模并网、评价上网马上带来的就是对精益生产的刚需,信息化是精益生产的必备条件之一,而建立无线网络又是给信息化修路的前提工作。而风电场与常规电力的最大区别就是地处偏远,移动、联通、电信永远不会投资给人烟稀少的风电场建立完备的4G、5G信号覆盖,自建无线覆盖无论早晚都将是风电企业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 可选技术方案分析 笔者通过超过两年的深入研究和大规模实践,基本总结出可行的三种路线。 技术路线一:光纤环(链)网+无线AP 特点:RRPP环(链)网节点通过光纤串起来,形成“手拉手”的结构。网速稳定、带宽高、成本低。需要的设备主要包括POE电源模块、工业级AP(需根据不同地域气候环境针对性配置)、无线控制器AC、license授权、无线AP、域控及集中交换机管理设备。产品部件成熟,稳定性强。 缺点:无成熟套件,老旧风场光纤断纤情况严重,无法使用此方案。 技术路线二:搭建私有4G基站 特点:建立私有基站,无线传输,克服场站光纤不足的问题。 缺点:投资较高,相对于单体风场的利润比较,就目前科技水平,投入产出比不太理想,且不适用于山地风场。 技术路线三:光纤+MESH技术 特点:既能实现无线传输,成本又可以和“光纤环(链)网+无线AP”持平。 缺点:成熟产品较少,后期产品维护不可控性较低。 踩过的“坑” 1)随着大型风场的投运,单光纤链路上串接的风机数量直线上升,如不预先做好流量控制机制和设备,后期改进成本较高。 2)老旧风场光纤情况极其恶劣,一定要有足够的决心、技巧,而成本可控的情况下解决光纤少、光纤短、光纤不稳定的问题。 3)传统网络设备均放置在机房或者风机的控制柜中,但实际情况是网络设备要放在风机外、即使风机内也会因为控制柜空间已满而无法放入控制柜。不事先充分考虑设备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可能会发生一年后,网络设备开始出现各种问题。 4)社会上成熟的无线方案解决承包商,其经营模式为一个火电、水电项目投入多人,一个项目就能养活一个团队,但风电行业不同的是:一个场站非常小,可投入金额有限,不能再指望做一个风场就有多高利润,如何合理的改变承包商的工作思想、利润模型,总结出风电行业场站分散项目的实施方案,光靠承包商是做不出来的(对行业特点的理解有限),需要业主单位共同思考,形成一套办法。 5)风场地处偏远,除设备采购费,在其它项目上容易忽视的人员实施费、差旅费、交通费更容易成为压死承包商的最后一要稻草。 另外,为什么行业内有过几家企业做过试点,但没有大规模推广,除了当前可用的信息系统有限以外,单风场部署成本太高,规模化推广的话投资压力较大也是一个主要的障碍。如何把甲方成本降到可承受范围,同时实现双盈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 风电场的特点是规模小、预算少,和常规电厂完全不同,市面上没有成熟的供应商,如何改造常规供应商认识、适应风电场做项目的方法,在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又不把供应商做死,是一个与各相关利益方合作策略的问题,关于策略,笔者后续会单写一片文章来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