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寄生蜂种群生物数量下降》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 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8-09-04
  • 气候变化会增加人口动态的空间同步性,导致扰乱群落的大规模波动。高营养水平的物种如寄生蜂由于依赖于不稳定的资源而受到不成比例的影响。大多数拟寄生蜂具有互补的性别决定力,在近亲繁殖时生育不育的雄性寄生蜂,理论上可以通过二倍体雄性涡旋(DMV)导致种群灭绝。我们使用一个居住在一个巨大的破碎景观中具有空间结构的寄主种群的重寄生蜂种群,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实证检验。经过4年的高寄主蝴蝶化生波动,黄蜂的二倍体雄性产量增加,有效种群规模急剧下降。我们的多营养空间结构模型表明,宿主种群的波动会因为DMV导致重寄生蜂的局部灭绝。然而,这个基因区域性存在,这是因为空间结构允许通过对移民携带的稀有等位基因的平衡选择,有效地拯救当地的基因。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次基于经验的研究,关于自然寄主寄生系统中DMV的可能性。

相关报告
  • 《提供老年寄生蜂可提高夜蛾黑卵蜂优势寄生蜂残端夜蛾对斜纹夜蛾卵的大量繁殖效率》

    • 来源专题:农业生物安全
    • 编译者: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3-10-06
    • 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 Nixon)是数种夜蛾目昆虫的卵寄生物,尤其是破坏性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研究表明,这种寄生蜂可以有效地在斜纹夜蛾卵上饲养。了解寄生蜂年龄、寄主卵龄与寄生效率之间的关系,是生物防治药剂批量饲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测量了夜蛾黑卵蜂年龄(1日龄、2日龄、3日龄和4日龄)和斜纹夜蛾卵年龄(1日龄、2日龄和3日龄)及其相互作用对寄生能力、发育时间、后代适合度和产卵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3日龄和4日龄寄生蜂对各龄期虫卵的寄生性能均高于1日龄和2日龄寄生蜂,对3日龄虫卵的寄生性能尤为显著。寄生卵数随卵龄的增加而减少,随子代发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雌虫的羽化率和羽化率几乎不受影响。在产卵行为方面,4日龄寄生蜂对不同龄期卵的击鼓、产卵时间相同,其余寄生蜂对不同龄期卵的击鼓、钻孔、产卵和总时间随卵龄的增加而增加。综上所述,最佳组合为3日龄或4日龄的拟寄生蜂雌虫和1日龄或2日龄的斜纹夜蛾卵。本研究结果可用于提高夜蛾黑卵蜂的批量饲养效率和利用效率。
  • 《寄生蜂联合遗传不育技术防控番茄潜叶蛾的应用前景研究》

    • 来源专题:农业生物安全
    • 编译者:李周晶
    • 发布时间:2025-05-27
    •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严重危害全球番茄生产的毁灭性害虫。为寻求环保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科研人员近年来开始关注一种名为Goniozus legneri的体外寄生蜂对番茄潜叶蛾幼虫的控制潜力,并尝试将其与遗传不育技术(Inherited Sterility, IS)结合使用。近日,一项发表的研究系统评估了G. legneri在寄生和取食来自未处理亲本与辐射处理亲本雄虫后代幼虫时的生命周期特征,旨在探索其与遗传不育技术整合用于害虫综合治理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多数生物学特性方面,如发育时间和存活率,不同处理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然而,以取食来源于辐射亲本幼虫的寄生蜂雌虫为例,其寿命更长,且每只雌虫杀死的幼虫数量更多。尽管如此,相较于其他寄主,G. legneri在番茄潜叶蛾上繁殖效率较低,表现出较差的生物参数。研究人员指出,单独依靠G. legneri进行番茄潜叶蛾防控,无论是否结合遗传不育技术,效果并不理想。但若能将其与其他绿色防控措施,如信息素诱捕或环境友好型杀虫剂配合使用,则可能发挥更大作用。该研究为番茄潜叶蛾的可持续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未来开发多策略集成的生物防控体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