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片区水电站年累计发电量突破20亿千瓦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01
  • 截止2021年11月27日,电建海投公司老挝南欧江流域梯级电站和南俄5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20亿千瓦时。

    各电站检修、运行班组以抓好设备管控和稳定运行为切入点,严格执行设备管理标准,加强设备日常的巡视巡检和保养,对重点主辅设备密切监控、严格检查,最大限度减小设备故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同时利用季度检查持续加大力度狠抓隐患整改责任落实,强化对隐患排查和动态故障的管理,对生产、质量、技术等重要环节进行把控,为机组长周期、满负荷、稳定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流域公司和南俄5公司提出“合理利用死水位以下库容,增发电量”模式,深挖内潜,充分利用每一滴水,发好每一度电。利用六级电站的死库容,增发下游电站电量,根据中长期天气预报,经科学决策,在6月底当六级电站水库水位降至无法满足发电的情况下,开启放空洞闸门为下游电站补水发电,增发电量4052.45万kWh,同时有效降低主汛期的弃水电量,并增加了水库的调节能力,为防洪预留了较大的库容,减轻下游的防汛压力。

相关报告
  • 《老挝欧江梯级水电站年发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4-28
    • 截止4月22日,老挝南欧江梯级水电站2023年累计发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同比增加8.29%,为老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南欧江项目公司根据2023年气象预报和老挝电网负荷需求发展趋势,强化老挝电力市场研究,利用气象预报和水情信息优化水库调度计划,充分发挥老挝区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和七级电站龙头水库多年调节优势,科学开展电力生产调度和水库调度,下游径流式电站保持高水位运行,努力降低旱季发电耗水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1至3月份降雨量较多年平均偏少75%的不利条件下,取得发电量同比增加8.29%的成绩实属不易。 中国电建南欧江梯级水电项目位于老挝琅勃拉邦和丰沙里省境内,是中企在海外首个全流域整体规划和BOT投资开发的项目,是中老两国领导人见签项目相关重大协议的重要项目。项目“一库七级”总装机127.2万千瓦,于2021年9月全部发电,是老挝国家电网的“骨干电源”,是老挝北部重大能源项目和中老水电技术合作的重要窗口。
  • 《湖北最大火电厂累计发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1-11
    • 近日,湖北省最大火电厂——三峡集团所属湖北能源鄂州电厂自投产以来累计发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为1000万个三口之家提供了10年的用电量。 鄂州电厂坐落于武汉和鄂州交界处,地处湖北省电力负荷中心,是华中电网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重要支撑点。上世纪80年代末,鄂州电厂在满足鄂东南地区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一次性规划、分三期建设,分别于1999年、2009年、2019年建成投产了一期两台30万千瓦亚临界、二期两台60万千瓦超临界、三期两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并于2013年完成一二期机组增容改造,目前总装机容量达到396万千瓦,成为湖北省装机规模最大的火电厂,年发电能力超过200亿千瓦时,年供热用煤能力超过150万吨。 电力保供“压舱顶梁” 在历年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关键时段,鄂州电厂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发挥保供主力军作用,守牢湖北省电力供应“基本盘”。 2020年至2022年期间,鄂州电厂作为武汉和鄂州抗疫保供的主力电源点,组织干部职工三次逆行出征、驻厂保电,为医疗救治、居家抗疫、社会运转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期间被授予“中央企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2022年,面对极端高温、极少降雨、极度峰值“三极”考验,在居民用电需求激增的压力下,鄂州电厂全力保供,7月和8月发电量分别达到20.93亿千瓦时、22.49亿千瓦时,连续刷新建厂以来历史纪录。迎峰度夏期间,单日发电量超过8000万千瓦时天数达9天,单日最高发电量达8254万千瓦时,创历史纪录。 2024年,面对两轮极端雨雪冰冻天气和“超长版”历史同期最热夏天,鄂州电厂多次按调令组织六机全开,守护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清凉度夏。 保障用煤“未雨绸缪” 湖北缺煤,是煤炭净调入省份。缺煤大省最大火电厂的机组“口粮”,何以保障?这背后是鄂州电厂实施煤电联营和铁水联运“两条腿走路”的“未雨绸缪”。 早在2002年,鄂州电厂就开创煤电联营新路径,不断深化与煤炭企业合作,为电厂稳健经营提供坚实保障。 在用煤高峰时段,电厂从未因缺煤影响发电生产。 特别是2021年,全国煤炭供应普遍紧张,湖北省煤炭供给形势更加严峻。在此局面下,鄂州电厂的存煤量和可用天数长期居省内火电首位,最高时期煤炭库存占全省统调火电厂合计存煤量20%以上,确保了机组“口粮”充足、随调随发。 为解决铁路来煤单一、组煤高峰时段运力受限等问题,鄂州电厂依托天然良港地理优势,扩建趸船浮吊码头,建成湖北省沿江电厂首个万吨级专用卸煤码头,年接卸煤炭量超550万吨,扩大组煤半径,丰富了煤炭来源,有效保障三期投产后电厂每年800万吨的煤炭需求。 低碳高效“久久为功” 面对火电政策环境、环保要求、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鄂州电厂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充分把握火电清洁高效的发展方向和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在火电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楫扬帆。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鄂州电厂机组从亚临界到超临界,再到超超临界,在应用清洁高效先进发电技术和大容量高参数机组上始终走在前列。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鄂州电厂积极优化存量机组,实施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依靠火电机组的稳定性、可调节性,成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坚强后盾和电力供应的“稳定器”。 在绿色转型方面,鄂州电厂一路领跑省内火电企业,成为省内第一家实现投产机组全部脱硫脱硝运行、第一家完成“‘十二五’期间完成火电机组取消脱硫旁路”任务、第一家取得排污许可证、完成以出让配额形式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第一单的企业;先后开展一二期汽轮机通流改造等大型科研技改项目,累计对外供热用煤406万吨。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鄂州电厂积极承担深度调峰任务。在电网负荷高峰期,全厂负荷率最高达到90%;在电网负荷低谷期,负荷率最低为30%。实现了“尖峰”顶得上、稳得住,“低谷”压得下、调得动。1月至9月,鄂州电厂深度调峰时间达7385小时,同比增长7.15%,充分发挥了煤电兜底保障作用。 从一片荒芜江滩到鄂东火电明珠,从一克煤到点亮万家灯火,2000亿不只是数字,更是奋进标尺。鄂州电厂将紧跟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和“双碳”目标的方向,在绿色高效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凝心聚力书写下一个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