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首艘第四代风电安装船进入完工调试阶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26
  • 4月24日,在江苏启东中远海运海工码头,世界上首艘第四代风电安装船4条桁架式桩腿吊装全部完成,进入完工调试阶段。据介绍,该船与现役风电安装船相比,具有起重能力强、操控性好、空间容量大、能耗及排放低等优点,交付后,不仅能够安装下一代风电机组和底座,也可用于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以及海上结构的拆除。

    -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高能第四代同步加速器极亮光源》

    • 来源专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知识集成服务平台
    • 编译者:魏韧
    • 发布时间:2020-09-14
    • 第一批电子已按计划注入新的欧洲同步辐射光源(ESRF)极亮光源存储环。这是第一个第四代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极亮光源(EBS)建设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在ESRF现有设施的基础上成功完成了全球独一无二的加速器的建造和安装工作,也标志着新一代高能同步加速器的调试阶段的开始。 12月2日,各个团队都在ESRF的控制室里仔细监测新的EBS储存环的第一批电子。第一批电子循环是一个巨大的成就,对于整个同步加速器用户群体来说,是值得骄傲的。极亮光源现在开始活跃起来,这是迈向新一代硬X射线源的重要里程碑,它将成为国际科学界推动科学前沿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首次注入电子之后,研究小组将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努力优化束流参数,提高电流,并使用束流调节储存环真空系统。 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包括: •2020年3月2日之前进行储存环调试,获得重启实验计划所需的束流参数, •2020年3月2日至8月24继续进行储存环调试,并重新启动实验计划, •2020年8月25日恢复用户服务模式。 极亮光源是2015-2022年期间斥资1.5亿欧元建造的欧洲同步辐射实验室升级项目,作为欧洲研究基础设施战略论坛(ESFRI)路线图中的里程碑,其核心是基于ESRF充分开发的新型储存环概念建造全新的同步加速器。 为有效利用新资源,最先进的波束、先进的仪器方案和数据管理执行计划补充了该计划方案。 ESRF于1988年建立,并在1994年启用,是第一台第三代同步加速器,将以前的参数提高了100至1000倍。ESRF正在使用极亮光源取代其先前的第三代光源,这台机器将光源参数,特别是X射线束的亮度和相干性,至少再提高100倍。极亮光源的性能提升依赖于高效实现了极低发射度多弯消色差透镜(MBA)储存环。极亮光源概念基于混合多偏转磁铁消色散磁聚焦结构(HMBA)设计,目前正在为全球新一代同步辐射光源的研发打下基础。 极亮光源依托于多项关键创新技术。这是第一种新型存储环,其将原来每个单元两个弯曲磁铁增加到七个,并采用了原始的磁光学设计,最大化电子束可用的稳定相空间体积,并大幅降低了水平发射度。其结果是电子束的横向堆积更加紧密,使X射线的亮度和相干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极亮光源还对128个偶极磁体采用永磁体技术,显著减少了同步辐射损耗,壁挂式电耗显著减少20-30%。极亮光源解决了长达几十年的难题,实现了稳定、高性能的衍射极限高能存储环,使ESRF-EBS存储环成为第一个高能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 极亮光源增强的X射线性能将为从宏观到纳米尺度的材料和生命物质的研究提供新工具,并有望直接为原子团成像,使科学家能够更详细、更高质量、更快地探索复杂材料,在卫生、能源、环境、可持续创新材料、文化遗产和古生物学等领域激发新的研究机会。 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新的极亮光源存储环安装完毕,包括超过1万个单独部件,每个部件都精确排布在844米长的存储环上,精确到50微米(大约一根头发的宽度)。ESRF专家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在三个月内使新机器达到运行条件,届时将重新启动该设施的光束线站,目的是于2020年8月25重新启动用户方案,向国际科学用户开放最多的实验仪器。 正如ESRF的Francesco Sette所解释的,“极亮光源项目旨在确保ESRF在未来几十年仍保持同步加速器科学领域的先驱地位,有效地重用90%的现有基础设施,并提出降低ESRF碳足迹的最佳实践。”
  • 《需求倍增 海上风电安装船身价暴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29
    • 近日,从中国招商工业传出消息,该公司与挪威风电服务商Awind签订了2艘风电运维船(CSOVs)。此前,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凭借在风电船和起重船等领域丰富的设计经验和优秀的技术方案,成功中标长江三峡设备物资有限公司海上风电关键施工船机项目开发设计项目,中标价达2183.6万元。 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日益热络起来,源于海上风电市场的火爆。 海上风电需求倍增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目前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已经超过35GW,几乎是五年前的三倍。英国依然是海上风电装机最多的国家,总装机量超过10GW,中国则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海上风电装机第二多的国家。 而2020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超过6GW,为历史最高水平。中国连续第三年成为海上风电最大市场,2020年新增海上风电并网容量超过3GW,占到全球增量的一半。欧洲市场保持稳定增长,荷兰以近1.5GW的新增装机排在全球第二位,比利时、英国、德国排在第三到五位。 此前,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发布了2020年度欧洲海上风电统计数据。2020年欧洲海上风电新增装机291.8万千瓦,比2019年减少了70多万千瓦的新增规模,但累计装机仍超过了25GW大关,最终达到2501.4万千瓦的规模。 统计显示,欧洲2019年新增并网风机356台,涉及12座海上风电场,5个国家。其中荷兰以149.3万千瓦,超过一半的新增装机首次占据欧洲新增装机榜首,这得益于Borssele1-5的风电集群陆续投产;排在第二位的是拥有70.6万千瓦新增规模的比利时,占新增容量的24.2%,比上一年增加一倍;而常年稳居欧洲新增装机老大地位的英国滑落到第三位,只有483MW并网;德国219MW的新增装机也创造了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虽然葡萄牙只有新增17MW的容量,但给整个海上风电圈带来了惊喜,WindfloatAtlantic并网了2台维斯塔斯8.5MW浮式风机,把浮式风电向商业化又推进了一步。 从国内市场看,在“3060”碳排放目标的指引下,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近期陆续发布“十四五”新能源规划,重点推进海上风电发展,仅上述三省新装机容量就超过32GW,海上风电迎来发展“黄金期”。 国信证券认为,粤苏浙三省积极推进海上风电发展,扫清海上风电龙头企业的估值障碍,全球海上风电市场是具有10年5倍成长性的黄金赛道,国内龙头企业凭借与国际比肩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基础,有望在“十四五”期间顺利打开国际市场。 租金创历史新高 在市场巨大需求预期和当前供应能力的失衡下,海上风电安装船的身价,已经像断了线的风筝,遥遥飞上了九霄云外。 目前世界各地的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商,都在争抢这些安装船的使用,海上风电安装船的租金,也已经从原来的400万元/月涨到1000万元/月以上,甚至在美国近岸的风电项目,安装船的租金已经暴涨到18万美元/天。 “现在的价格非常惊人,甚至有钱也租不到船,这种情况比前段时间中美航线上集装箱船一船难求的局势更甚。”一位业界人士如是说。 “和陆上风电吊车租赁价格暴涨现象一样,海上风电施工船涨价幅度更甚之,不仅价格高,甚至有钱租不到船,价格非常吓人。”苏龙源振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小星说。 据了解,目前国内在役的海上施工船总共有40条左右,且短时间内无法生产,按照一条船年均吊40台风机,理论上我国一年最多也只能吊1600台。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实际上是无法达到这个吊装台数的。 “每条海上施工船基本都被提前预订出去,现在想要租施工船的话,至少要排到后年。甚至有部分企业因为施工装备缺少施工船,不得不将已经中标的海上风电项目转交给别家去做。”冯小星说。 不仅如此,当前,国内海上风电项目造价成本比以往平均每单位千瓦提升了2000到3000元,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施工成本暴涨。海上施工成本上涨的背后是资源抢占。 算一笔很简单的账,如果没有抢到电价,按照一个海上风电场30万千瓦来算,电价下降1分钱,一年将亏损1000多万,并持续亏损20年,这是很多业主不愿意接受的,也是业主单位宁愿提高成本抢占施工资源的原因。 在抢装潮的刺激下,海上风机吊装价格租价也被推至有史以来的最高点。 根据调研,以江苏海域为例,一台风机吊装价格已经从抢装前的400万元/台左右,上涨到去年底的800多万元/台。广东的吊装价格也从过去的500-800万元/台,涨到了如今1000-1300万元/台的历史高位。 从整体来看,各地吊装价格几乎翻倍。根据不完全统计,到2019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突击核准规模超40GW,这些项目都希望在2021年底前并网,以进入补贴大盘。但大部分项目很难如期建设、并网。因为中国目前的施工能力和设备很难支撑起如此大规模的海上风电开工建设。包括2020年出事故无法运行的“振江号”和“宇航58号”在内,中国现阶段拥有各类施工船仅有30多艘,其中,能吊装大较大单机容量风机的自升式平台仅有20余艘。 造船订单迅速增长 快速增长的海上风电板块新签订单已成为低迷的海工市场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据Clarksons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今,全球海上风电相关船舶及平台的新造和改装订单总计达783个,2005年以来海上风电板块的船舶新签订单数量已占整体海工市场订单的10%以上。 预计到2040年,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保有量将增长到170艘左右。这对于船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市场也非常诱人。已经有船东快速嗅到商机,并从干散货航运市场全身而退,投入到了海上风电市场,最典型的就是原摩洛哥散货船大船东ScorpioBulkers,已经更名为EnetiInc.正式亮相。 克拉克森研究拿到的最新数据显示,2005年至今,全球海上风电相关船舶及平台的新造和改装订单总计达841个,若不包括风电运维船(因为尺度较小且数量较多),2005年以来海上风电板块的船舶新签订单数量已占整体海工市场订单的11%。 此外,在全球范围内,风力涡轮机安装船已经供不应求。 根据挪威Rystad能源公司最近的一项分析,2020年全世界只有32艘这样的风力涡轮机安装船。根据Rystad的推算,即使全球造船厂开足马力建造安装船,全球的船队也不足以满足2025年以后的海上需求。 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12艘船能够安装像HaliadeX这样的下一代风力涡轮机,现有船只完全无法满足全球的需求。 克拉克森研究分析师幸月表示,受额外成本、风险因素等影响,基于中国海上风电抢装需求导致的海上风电安装船紧缺现象可能将持续一段时间,价格也会继续居于高位。(本文综合自中国水运网、风电快讯、GWEC、凤凰网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