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中国海洋大学正式对外发布《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15)》,《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15)》从多角度分析探讨了北极事务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参与北极治理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15)》共分3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以主要国家的北极战略与政策发展为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北极航道法律政策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意义,阐释北极航道法律政策最新进展,重点介绍国际海事组织发布的极地规则及其对北极航运的影响以及这些法律发展对中国及其他利益攸关方的影响。第三部分以北极治理中的新问题、新挑战为主要内容,重点论述北极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北极原住民保护问题、北极核心渔业问题以及北极地区的非生物资源保护等问题。《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15)》指出,我国作为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有必要尽快加强北极研究能力,做好全面参与北极事务的准备。
《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15)》主编、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院长刘惠荣教授表示,近年来北极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资源能源开发的历史新机遇,希望《报告》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与国际交流,为提升国家在北极事务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做出应有贡献。
据悉,《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15)》是我国第一项主要由高校研究团队承担完成的对于北极事务发展动态进行年度跟踪研究的学术成果,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培育项目“北极地区发展报告”系列的阶段性成果,每年一卷,连续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