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杰院士:发展人工智能是中国“换道超车”好时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姜山
  • 发布时间:2018-07-23
  •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争取在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这是我国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发布式暨专题研讨会”上表示,我国目前正处在实现高科技产业“换道超车”的好时机。

    从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发展人工智能的政策。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李国杰认为,在人工智能领域,我国在研发人才、技术积累、资金投入和企业自身能力等方面基础实力雄厚,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应用上有着广阔的市场。“我们完全有可能摆脱长期以来技术跟踪、受制于人的局面,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李国杰提出,首先要深入研究为什么人工智能成为了新时代的新动能。在他看来,经济衰退期正好是技术发明的繁荣期。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开始衰退,本质原因是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光纤通信等基础技术发明的红利已快耗尽,摩尔定律接近尾声,通信速度接近香农极限。这时候人工智能、大数据异军突起,成为信息时代的新动能。

    李国杰认为,未来10-15年,对经济贡献最大的可能不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究中新发明的技术,而是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融入各个产业的新产品、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新业态、产业链跨界融合的新模式,这些创新主要是已知技术的新组合。“人工智能使人们的生活更舒适安全,效益不仅反映在经济增长上。发展智能产业不能只关注高端消费人群,只是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事情,要重视大众的健康、出行、安全等刚性需求,要考虑多做不可或缺的‘抗生素’,而不是只做‘维生素’。”

    有人将传统行业比作“蛋糕”,而智能技术是蛋糕上的“奶酪”。“这句话提醒我们,不要只顾着奶酪,而忘记下面的蛋糕。”李国杰说,作为新动能,人工智能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决策合理、流程优化和效率提高,“智能”的威力在于覆盖面广、渗透性强,能促进各行各业向高端发展。

    “工业社会不顾资源环境,一味追求高性能的技术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衡量人工智能的效果不能完全沿用工业时代的经济产出指标,不能只看产品性能和总量,还要用衡量舒适、安全、幸福程度的新指标来刻画。”李国杰特别强调,我们目前所处的经济社会是信息社会一个新阶段,不要轻率地认为已经进入了智能时代和智慧社会,“与其强调智能化与数字化、网络化的区别,倒不如多强调三者之间的联系。”

相关报告
  • 《多国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

    • 来源专题:装备制造监测服务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12-29
    • 当前,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正加速普及,特别是在医疗健康、教育、金融、安全防务等专业服务领域。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疫情防控以来,传统经济加快智能化转型,加速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转化速度,预计到2030年约有30%的工作岗位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智能研发提速 机器人显身手   韩国MBN电视台近日推出本国第一位人工智能主播。外形和真人几乎完全相同的人工智能主播,模仿真人的声音和语调,顺利播报了当日的主要新闻和若干条快讯。MBN电视台表示,人工智能主播可以在发生灾难等紧急情况时,迅速向观众播报新闻内容,并可全天候持续工作,节省了大量人力、时间和费用成本。   德国的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阿达”一直备受关注。当人们在“阿达”的应用界面中输入症状后,“阿达”会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分析评估病人的症状并给出治疗建议。“阿达”的诊疗“天赋”源于70多名医生、数学家、数据专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的知识与经验。负责开发“阿达”的科技公司负责人纳特哈特表示:“我们用了7年时间专注研究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问题,并建了一个全球医学专家网络来提供医学支持。”目前,全球已有超过300万人使用过“阿达”。2017年,这家初创企业获得了4000万欧元投资。   去年11月,日本NTT公司和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宣布,其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挑战当年日本“高考”英语满分200分的笔试题,获得了185分的高分。NTT公司称,他们一直致力于提高人工智能对英语笔试题的自动解答技术、提升其借助深度学习所获得的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自2011年起,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和东京大学等合作发起人工智能项目,检验人工智能可在多大程度上模拟人类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久前,第二届欧盟人工智能联盟大会集中展示了一批典型案例,介绍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如何助力疫情防控。比如,训练智能机器人来照顾新冠肺炎患者,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分析病人肺部CT,以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影像研究中心主席兼教授苏艾腾表示,实践证明,人工智能比放射医师更能有效地分析肺部CT。   多国出台政策 力促产业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出台政策扶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欧盟今年2月发布《人工智能白皮书》,力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过去3年里,欧盟用于人工智能研究和创新的资金增至15亿欧元,同比增长70%。欧盟近期还提出了一项重大的专项拨款,用于支持在“数字欧洲”计划下的人工智能研究项目。欧盟希望未来10年每年吸引超过200亿欧元的投资用于人工智能领域。   法国2018年5月出台“法国人工智能战略”,从政策层面力促研究机构将人工智能研发成果商业化。法国政府计划在2022年底前投入15亿欧元用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仅2019年,法国新注册的人工智能企业就达102家。   2019年12月,韩国政府发布“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提出九大领域100个课题,计划2030年时将韩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提升至世界前列。韩国政府力争到2021年成功打造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全面开放公共数据,到2024年建立光州人工智能园区,到2029年为新一代存算一体人工智能芯片研发投入约1万亿韩元(1美元约合1090韩元)。   去年6月,日本政府出台“人工智能战略2019”,旨在从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增强本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去年12月,东京大学和软银公司签署协议,宣布将共同打造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所,致力于开展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软银将在今后10年为此投资200亿日元(1美元约合104日元)用于相关研究,促进日本人工智能研究及相关产业发展。   应用前景广阔 助益经济增效   专家表示,未来全球可持续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数据所创造的价值,而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中最重要的应用技术之一。人工智能将在精准农业、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方面大有作为。   普华永道的最新研究指出,到2030年,凭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型产品与效率的提升,全球经济总量有望额外增长13.4万亿欧元。研究认为,德国大部分行业尤其是医疗、能源和汽车行业的生产率将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而显着提高,预计到2030年德国经济将实现11.3%的额外增加值。韩国政府预计,如果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相关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到2030年,韩国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创造455万亿韩元经济效益。   日本经济产业省对制造业及建筑业等大约2000家中小企业和提供人工智能服务的企业实施调查,并筛选出可用人工智能替代的业务,估算出如果中小企业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到2025年将产生11万亿日元的经济效益,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少子老龄化造成的劳动力缺口问题。   韩国延世大学教授金时镐指出,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各国政府需要研究各种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包括以基本劳动力为中心的工作岗位消失、人工智能服务安全性、数据安全等问题,提前研究应对策略以及必要的法律和制度修订。 作者:牛瑞飞 马菲
  • 《中国工程院院士把脉智能电网产业发展》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7-03-30
    • 智能电网建设对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据悉,“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投资14000 亿元用于电网建设,其中智能化投资为1750亿元、占总投资的12.5%。巨大的投资力度,必将带来相关设备和技术市场的大幅扩容,带动上下游产业转型升级。 在4月19日—21日第十五届四川国际电力产业博览会期间,组委会将举办“中国(四川)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电网工程专家、直流输电专家李立浧教授等决策人士、资深专家学者,结合四川实际,深度解读智能电网建设方面的产业政策、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助力企业把握市场机遇。 四川机遇:国网四川电力“十三五”投资1079亿元加强输配电网建设。   四川是西部经济强省,是中国最大的水电基地和“西电东送”基地。据悉,“十三五”期间,国网四川电力规划投资1079亿元加强500千伏及以下输配电网建设。到2020年,22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将达6.37万公里、变电容量3.14亿千伏安;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变电容量达到1.7亿千伏安、线路长度达到26.9万公里;全省特高压变电(换流)站达8座,接纳电源装机1.16亿千瓦,外送能力超过5000万千瓦。 另外,“十三五”期间,国网四川电力将投资269亿元,通过对供区内农村电网进行建设和改造,进一步提升电网供电能力,改善电能质量,全面提升农村生活水平。   业内人士指出,新一轮主干电网建设和农网升级改造投资力度加大将使全行业绝大多数企业受益,特别是110千伏及以下一次设备和变电站、配电网二次设备制造商,低压电力设备包括变压器、开关、电线电缆和配网自动化设备等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