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未来几年内全球动力电池镍需求将大幅增加》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19
  • 据韩国《NEWSIS》2月15日报道,据市场调查机构SNE Research预测,受电动汽车市场持续扩大影响,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的镍金属需求量将分别增至84.1万吨和237.0万吨,约为今年(38.5万吨)的2倍和6倍;金额将分别增至185.11万美元和710.88亿美元,约为今年(77.04亿美元)的2倍和9倍。

    此外,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韩国LG能源解决方案、SK ON、三星SDI三家电池生产企业所需镍金属量将分别增至25.3万吨和64.8万吨,约为今年(9.1万吨)的3倍和7倍。SNE Research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动力电池和不锈钢等产业对镍金属需求的持续增加,2024年或将出现镍金属供应紧张的情况。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全球多地增加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投资》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1-25
    • 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价格的降低,预计未来几年电动车的需求会持续增加。根据IEA(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的数据,到2030年,全球道路上的电动车数量可能会达到1.25亿,意味着处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电池的数量也会相当高。所以替换下来的动力电池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如果处理不当造成污染,还会抵消电动汽车带来的好处。 典型的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约为7-10年。然而,即使在第一个生命周期之后,这些电池仍具有足够的储能容量,可用于其他要求相对不高的应用。废旧电池的一些材料还可以提取以便重复使用,这引发了电池回收和再利用的全新业务。目前,许多公司正在探索如何从废旧电池中有效地提取材料以及如何在其它领域中使用废旧电池。 主机厂主导 意识到旧电池可能会是一个新的收入来源,许多主机厂现在都在考虑进行电池回收的工作。奥迪最近宣布与比利时材料技术和回收集团Umicore完成了电池回收战略研究合作的第一阶段。两家公司正在开发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高压电池元件闭环”。奥迪和Umicore还在研究回收原材料的原料库概念。今年6月,两家公司开始合作回收电池。在此之前,奥迪表示,它分析了A3e-tronPHEV的电池,并确定了回收方式。该公司还研究了钴、镍和铜等电池组件的可能回收率。奥迪声称,在实验室测试中,95%以上的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 去年10月,宝马、Northvolt和Umicore组成联盟,计划在欧洲为动力电池开发完整、可持续的价值链。计划从设计可回收电池与其生产流程开始,先是作为动力电池的长时间使用,二次使用可能作为一个储能设备。在电池生命周期完全结束后,再被回收,其中的原材料被提取再利用,从而完成循环。在这项合作中,宝马将专注于电池开发,Northvolt会在瑞典建立电池生产设施,Umicore将专注于材料循环和回收。 去年3月,日产宣布与住友在日本Namie建立日本首家动力电池回收厂,该工厂将由两家公司的合资企业4R能源公司运营。工厂回收和再加工的电池将为电动车、大型储能系统和电动叉车提供世界上第一种可更换的再加工电池。丰田也在探索动力电池的潜在应用,该公司已与日本中部电力公司合作,建立了一个大容量的蓄电池系统。 日系主机厂们正在共同致力于一个回收项目。据报道,日本主机厂协会(JAMA)和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了一项由日本主机厂们发起的联合项目,旨在收集使用过的锂电池,并建立一个回收系统。由汽车产业在东京成立的“日本汽车回收伙伴关系”(JapanAutoRecyclingPartnership)将负责这个项目,回收设施最初将在北海道、秋田、茨城县、爱知、冈山、广岛和山口等7个县建立。 美国的三大(FCA、福特和通用)也正在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方面进行着合作。去年11月,三家的合作组织美国先进电池联盟(USABC)授予了伍斯特理工学院(WPI)108万美元(真抠门儿啊~),用于锂电池回收第二阶段使用的项目。此前,USABC在2016年2月就给过WPI一个100万美元的合同,以扩大和开发其在PHEV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三家早在2016年就对电池回收进行了投资,反映出主机厂们为建立稳定的电池和电池材料供应链的危机感。 材料供应商和电池供应商也加大了对这一领域的关注。据报道,Umicore计划在未来10年加大对电池回收能力的投资。该公司目前的废电池回收能力约为7,000吨,相当于约15-20万台电动车的电池。而该公司也看到了电动车及PHEV在未来几年内会激增的趋势,正在加紧扩大规模。同时也有传闻说三星SDI也计划入股一家回收技术公司,并签署了一项长期的钴供应协议。 材料回收 随着对动力电池需求的不断增长,引发了一场关于钴和锂等原材料的市场争夺。这些原材料供应掌握在包括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和中国在内的少数几个国家,使得供应链在本质上处于寡头垄断状态,因此许多主机厂将电池回收视为避免过度依赖有限的原材料来源的方法之一。根据FT2017年9月发表的一份报告,加拿大电池回收公司Li-Cycle估计,锂电池中的锂、钴、铜和石墨等原材料中近90%都可以从旧电池中回收。然而,回收材料的效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回收方法的成熟程度。钴的提取将是未来的一大重点。多年来,因为原材料供应源的紧张,极大地推高了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尤其是钴和锂的价格。钴的价格从2016年1月的每吨2.35万美元跃升至2018年3月的9.5万美元。之后价格略有回落,目前徘徊在每吨5.5万美元左右。 目前,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令人担忧。然而,目前许多电池供应商都在朝着“无钴化”的方向努力。在这种情况下,钴元素的后续处理将更为不明朗。根据德国HIU(HelmholtzInstituteUlm)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一项研究,2050年钴的需求可能是目前探明储量的两倍。据研究人员称,这引起了人们对未来锂电池的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强烈担忧。 供应链的限制和价格上涨等因素可能会推动电池供应商转向其他原材料,这些原材料更容易获得,性能特征类似于作为电荷载体的锂和作为正极重要原材料之一的钴。研究人员考虑的一些可能的替代材料是钠、镁、锌、钙和铝,这些被统称为“后锂系统(Post-lithiumSystem)”。而释放后锂系统的潜力,开发这些创新的、高能量的电池,使其走向市场成熟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 2019年1月,欧盟宣布将资助一项开发可充电镁电池(RMB)的E-Magic项目。该项目由Cidetec基金会协调,目标是开发密度超过400Wh/kg的RMB,成本低于100欧/kWh。欧盟将奖励670万欧元给E-Magic项目,该项目将持续到2022年底。镁电池被视为是锂电池的一种可行替代品,更安全、更便宜。根据HIU的研究,镁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形成的枝晶较少,这是使用锂金属负极时面临的主要安全挑战。它的制造成本也较低,因为它与空气的反应速度低于锂金属,因此更容易加工。 就目前而言,回收主流电池材料的努力有望获得重大进展。最近,AmericanManganese(美国一家专业金属公司)因其锂电池回收技术,收到了美国专利局的“许可通知”。这种新型的回收技术可以回收钴、镍、锰、铝和锂等正极材料,同时可以重新用于制造新电池的正极材料。 政府的角色 到目前为止,电动车市场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政策,从鼓励买家到为销售端的鼓励。预计主要市场的政府将在动力电池回收和再利用方面采取类似的做法。2018年3月,欧盟委员会与雷诺等合作伙伴签署了一项名为《从电动车到回收:电动车的良性循环》(FromE-Mobilitytorecycling:thevirtuousloopoftheelectricvehicle)的创新协议,以解决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问题。该协议将着眼于在欧盟和国家层面上,推进动力电池的二次使用,并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立法和监管障碍,以及克服这些障碍的方法。 中国政府也通过了相关的临时法规,要求主机厂负责建立回收废旧电池的设施。根据规定,主机厂必须建立回收渠道和服务网点,以便旧电池可以被收集、储存和转移到专业的回收商。法规中还要求新能源电池生产商提供拆解和恢复产品的技术信息,并向主机厂提供必要的培训。据ChinaDaily2018年2月的报道,工信部计划与国家质检局共同建立统一的信息跟踪平台,加强动力电池相关信息的共享和跟踪。 目前,该行业需要关注两个关键领域。首先,电池需要有一个标准化的设计,这将使电池回收更加系统和易于普及;其次,从废旧电池中提取和再利用材料的整个过程必须在经济上可行。
  • 《动力电池需求激增“盘活”全球锂市》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18
    • 近日,全球多家锂矿开发商陆续公布2020年业绩报告,智利锂生产商SQM、美国锂生产商Albemarle以及Livent等锂业巨头去年全年营收均超出预期,行业内主要公司股价也迎来了一波大幅上涨。在电动汽车领域对锂电池需求强劲的推动下,去年下半年至今,一度供应过剩的锂市场迎来转机,乐观情绪逐步蔓延市场。 主要锂生产商业绩“超预期” 作为全球第二大锂原料生产商,智利SQM公司公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第四季度净收入6700万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6690万美元小幅上涨,较去年第二季度仅为4500万美元的净收入则出现了明显上涨。尽管从全年来看,该公司全年收入较2019年有所下跌,但SQM首席执行官Ricardo Ramos认为,去年能够获得这一结果已十分乐观。“因去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生产运营均受到了一定打击,但经过努力,去年年度业绩还是超过了此前预期。” 与此同时,全球最大锂原料生产商Albemarle也发布去年年报称,2020年该公司净利润达到8460万美元,尽管同比2019年下降约11%,但这一结果也已“超出此前的最好预期”。Albemarle首席执行官Kent Masters指出,去年第四季度,该公司表现十分稳健,正逐步走出疫情所致的行业低谷。 受到“超出预期”的业绩结果影响,主要锂原料生产商的股价也纷纷“水涨船高”。综合多家外媒报道,截至今年2月,SQM的股价已经一路从30美元上涨至57美元,而Albemarle的股价也从2020年上半年的88美元上涨至162美元,涨幅均接近一倍。另外,美国企业Livent、Piedmont,中国的天齐锂业等主要锂原料供应商的股价近期也都迎来了大幅上涨。 油价网援引分析师的话称,受益于全球范围内电动汽车及储能电池的强劲需求,从中长期来看,全球锂价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这也将直接对全球锂生产商的股价带来支撑。 电动汽车需求成主要推手 在绿色投资热潮席卷全球之时,近几个月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宣布将开始“造车”,力图在电动汽车市场“分一杯羹”。截至目前,苹果、微软等传统科技巨头均已宣布将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通用、沃尔沃等传统车企也表示将在未来数年里实现全面电动化。 受到强需求推动,主要锂生产商相继宣布扩产,同时也在积极“跑马圈地”,试图抓住这一市场机会。去年12月,SQM宣布与韩国电池巨头LG能源解决方案签署一项长期供应协议,将为特斯拉、通用汽车等车企提供动力电池。Albemarle也于近期宣布将公开筹集资金13亿美元,意在扩大该公司在美国、澳大利亚、智利以及中国的业务版图。 根据行业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此前发布的预测,未来15年里,随着全球交通领域电气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锂、镍、钴、铜以及铝等金属材料领域的投资规模至少需要达到1万亿美元。从今年至2026年期间,全球电动汽车需求预计将以21.1%的年复合增长率不断上涨。 市场研究机构Roskill信息服务则预测认为,多重因素推动下,在终端用户领域,每年碳酸锂的需求将增加28万吨。 锂价上行预期强劲 油价网数据显示,2020年初至今,全球锂市场已走出供应过剩的局面,碳酸锂价格涨幅达到70%以上。 事实上,早在2017年前后,受新能源汽车行业兴起等因素影响,全球锂价就开始快速上涨,但随后因澳大利亚、智利等国主要生产商陆续加码扩产,锂价又于2018年初进入下行通道,全球锂市场更是出现长达两年的供应过剩。如今,随着传统车企及新兴科技企业的加入,动力电池需求猛增,全球范围内锂原料需求已愈加高企,进而推动锂价再度快速上涨。 市场研究机构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由于磷酸铁锂电池需求激增,今年1月,中国碳酸锂价格同比上涨了40%以上,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锂价的重要支撑。该机构锂行业分析师George Miller指出,此轮锂原料价格上涨不仅影响到了中国本土市场,目前南美、澳大利亚等主要产地锂原料价格也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浮。 在此情况下,业内分析师普遍认为,未来数年里,全球电动汽车产销量的提升将推动锂市场进入新的上升周期。 George Miller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曾指出,目前业界对于锂原料需求的上涨幅度已超过了供应速度,这也将为市场带来积极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