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灯突然熄灭,手机信号中断,城市陷入黑暗与混乱之中……在现代化的今天,人们对电的依赖越来越强,如何才能保证安全、可靠、持续的电力供应?智能微网的出现为解决此难题提供了可能。美国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Ram Rajagopal是美国智能电网研究领域的青年领军学者,近日应南方电网之邀来广州讲学。
Ram表示,智能微网不仅能够提供更高的电力可靠性,满足不同用户的多种需求,还能实现能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是未来电力的发展方向。在供电不足的情况下,确保电灯、电梯等最重要电器的用电。
智能微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它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
在过去,电力供应多采用大型集中电网,电网内部出现问题,其他线路也受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电网系统瘫痪。2003年8月14日,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的联合电网发生大面积停电,两国共有6000万人受到影响。
Ram致力于研究多能互补技术,以综合利用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在内的多种能源,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Ram还引入互联网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通过抓取电表数据分析用户用电行为,智能微网能做出明智的能源管理决策,实现区域能源的自动化、智能化。
在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紧跟时代前沿,从普通电网到微电网,从智能电网到智能微网,我国投入大量物力、财力与人力,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和装备更新,推动电力行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早在2010年,广东珠海东澳岛太阳能电站就已建成并成功实现运行。它是我国首个兆瓦级分布式太阳能发电智能微电网系统。2015年5月,南方电网完成国家首个智能微网群(广西贵港三里一中微网群)工程的自验收,充分利用贵港市的风和光,进行清洁能源发电。一年可发电26万千瓦时,节省电费12万元,不但可以满足全校1600名师生的用电需求,甚至还可以反哺大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