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霍利”石墨烯:石墨烯中的空穴增加了能量储存能力》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6-05-23
  • 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工程师们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增加石墨烯中存储的电荷量,碳的一种二维形式。这项研究发表在nano letters,可为如何提升汽车应用中电容器能量储存能力提供一个更好的方式。

    电容器充放电非常快,而且是快速大量突发的能量,在照相机闪光和发电厂等方面更为有用。其快速充放电的能力对于充电时间长的电池是非常有优势的。然而,电容器存在充放电电量少于电池的问题。

    如何使电容器电荷量得到提升?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机械工程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方法,使用石墨烯作为测试模型材料在电容器电极中引入更多电荷,从而转化为更多的能量存储。

相关报告
  • 《合成和电化学sodium-储存few层的MoS2/氮,磷共掺杂的石墨烯。》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5-29
    • 采用四元膦酸盐辅助水热退火工艺合成了含氮、磷共掺杂的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拉曼光谱、氮气吸附解吸等方法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oS2纳米片具有一定的层状和次生结构,且在柔性导电氮、磷共掺杂石墨烯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锚固作用,形成了表面积增加的介孔复合材料。受益于结构优点以及surface-dominated pseudocapacitive贡献,复合电极提供了一个高的电化学容量钠到达542 mAh g−1 100毫安的电流密度和极好的cyclability g−1。此外,还可以实现卓越的高速率能力。 ——文章发布于2018年5月24日
  • 《聚乙烯醇增强石墨烯量子点的氟化石墨烯薄膜的电阻切换效应》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4-11
    • 采用2D印刷技术制备了具有石墨烯量子点和聚乙烯醇(PVA)的部分氟化石墨烯(PFG)双层薄膜。发现稳定的电阻切换效应,其ON / OFF电流比为1至4-5个数量级。 PVA厚度的减小导致单极阈值切换到双极电阻切换的变化。横杆Ag / PFG / PVA / Ag结构保持其高达6.5%的变形性能。在大约一年的时间内观察到切换现象。具有特征激活能~0.05 eV的陷阱被认为是电阻转换的原因。发现来自局部状态的电荷载流子发射的时间为~5μs。提出了一种质量模型来描述双层薄膜中的电阻切换效应,这意味着在PFG / PVA界面上有源陷阱的参与下,导致量子点上的传导。具有设计的结构证明了阈值电阻切换具有开发集成到传感器或忆阻器电路的选择器装置的高可能性,用于信息存储和数据处理,用于柔性和可穿戴电子器件。具有较低PVA厚度的结构和双极阈值开关是用于印刷和柔性电子器件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的透视图。 ——文章发布于2019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