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国内人工智能政策动态》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0-07-08
  • 三部门发布16个新职业 AI训练师在列

      3月2日消息,人社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第二批16个新职业,其中人工智能训练师、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网约配送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等均在列。

      教育部:100多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

      3月3日消息,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其中,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1672个、审批专业181个。其中,新增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学校分别占到了100多所。

      广州《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3月5日消息,广州市印发《关于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行动计划(2020-2022年)》,行动计划指出,到2022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打造8个产业集群,建设10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培育10家以上行业领军企业,推动形成50个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应用场景,推进实施100个应用示范项目,争取创建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人工智能先导区。

      浙江:积极开展消费领域AI应用试点

      3月24日消息,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消费服务领域人工智能应用试点,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扩大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5G+4K”等新技术应用,加快研发可穿戴设备、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家居、4K视频终端、医疗电子、医疗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带动5G智能终端、AⅠ智能服务新消费。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大4K用户覆盖面。

      安徽推出十项措施支持AI产业创新发展

      3月25日消息,安徽省政府发布《关于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若干政策》明确,制定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与重点产品导向研制目录,对智能传感器、高端智能芯片、智能制造装备等项目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补助。实施“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工程。支持企业研发产品和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方案推广,每年择优评选10个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示范予以授牌并给予项目最高1000万元的补助等。

      工信部:加快5G、物联网、AI等新基建

      3月26日消息,工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产业链固链行动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的通知》。主要任务包括,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加快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加快工业和通信业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跟踪抓好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推动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达产。

      小结

      从3月份的政策动态来看,不仅国家对于人工智能发展依然非常支持,各地政府也正在加大相关布局,支撑本地区人工智能产业落地。除此外,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正在成为新的热点。一旦人才缺口得到弥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落地有望按下“加速键”。

相关报告
  • 《从政策角度 一览我国人工智能建设的轨迹》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前沿技术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19-06-17
    • 近年来,由于在经济带动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对传统产业升级变革的颠覆性影响,人工智能逐渐成为了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以美、中、欧、日、韩等为代表的主要国家和区域,纷纷将人工智能视为当代通用目的技术之一,不断从政策层面发力推动其发展,久而久之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    截至目前,美国已经在人工智能发展上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中、欧等国家也正在加速追赶与超越,但无论是哪一个国家,都还未能在这一领域形成垄断地位。也就是说,眼下谁能够更好的布局并更快的发展,就可能在该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并取得未来产业的重要主导权。    那么,当前我国人工智能的建设发展局面是怎样的呢?发展方向在哪?重点是什么?通过政策的角度,今天笔者带大家一起来看下近些年国内人工智能发展的具体轨迹,让大家能够对我国人工智能的假设发展有更清晰的了解。    一、起步阶段    2015年和2016年是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刚刚起步的两年,在该阶段中,我国对人工智能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提出概念、深化认知以及明确重要性,为未来常态化发展打下政策基调,构建扎实的顶层设计。因此,该阶段我国主要发布了以下重要政策。   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首次提及了智能制造,提出将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这为人工智能的出场打下基础。    2016年1月,国务院又发布《“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将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列为“科技创新2030项目”重大工程之一。同时2016年3月,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人工智能概念进入“十三五”重大工程。政府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明显提升。    二、探索阶段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发展的代名词是“互联网+”,人工智能与产业的结合被视为“互联网+产业”的融合发展。因此,这段时间国家的重点是推动“互联网+”的快速推进,并寻求人工智能的落地可能。为此,我国主要发布了以下相关政策。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将人工智能作为主要的十一项行动之一。明确提出,依托互联网平台提供人工智能公共创新服务,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    2016年5月,国家四部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18年国内要形成千亿元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规划确定了在六个具体方面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    2016年7月,国务院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出,要将研发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以及发展自然人机交互技术视为首要目标。    2016年9月,国家发改委在《国家发展改革 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互联网 +”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通知》中,提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问题,为构建“互联网+”领域创新网络,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将人工智能技术纳入专项建设内容。    三、全面发展阶段    在经过“互联网+”的初步探索之后,人工智能的价值逐渐被政府所认知,之后便对人工智能进行了进一步的强调与推动,人工智能逐渐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该阶段中,人工智能不仅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且获得了新的发展名词“智能+”。我国主要发布了以下政策进行落实。    2017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强调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之后人工智能又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并在2019年获得了“智能+”的新名词。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明确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30年使中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 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同年10月,人工智能进入十九大报告,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2017年12月,《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布,其作为对7月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补充,详细规划了人工智能在未来三年的重点发展方向和目标,每个方向的目标都做了非常细致的量化。    四、标准化建设阶段    随着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与落实,现实应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始出现,为应对这些问题,国家开始推动人工智能标准化建设,以期打造更加规范、成熟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该阶段中,我国主要发布了以下政策。    2018年1月18日,《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正式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宣布成立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专家咨询组,负责全面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并对《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
  • 《3月国内各地机器人相关政策》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前沿技术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0-07-08
    • 辽宁省:《2020年省政府“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3月2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2020年省政府“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省政府决定继续深入开展“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主要任务是“双百攻坚”任务(即100项重点工作任务和100个重大项目),“沈阳新松机器人未来城项目”榜上有名。      济南市:《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3月2日,为促进全市互联网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要聚焦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重点领域,鼓励制造业骨干企业、互联网企业、科研院校等各类机构优势互补加强合作,打破“信息孤岛”,建设国内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黑龙江省:《关于统筹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若干财税政策的意见》      3月2日,黑龙江省财政厅发布了《关于统筹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若干财税政策的意见》。其中提到,加大对骨干工业企业贷款贴息支持力度,主要集中在电力装备、钢铁、煤化工、石墨深加工、石油化工、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交通运输装备、汽车及配套、生物医药、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生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行业。      甘肃省:《甘肃省2020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3月3日,甘肃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了《甘肃省2020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指导企业推广应用煤矿井下机器人,建成一批智能化采掘工作面。      上海市:《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3月4日,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大力支持以北斗导航为技术支撑的无人驾驶系统,采摘、除草机器人,农用无人机等先进农机装备以及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蔬菜林果花卉作物专家系统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北京市:《“三城一区”知识产权行动方案(2020-2022年)》      3月4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印发了《“三城一区”知识产权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其中提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在重点升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和机器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产业领域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成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      潍坊市:《关于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3月6日,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要推动5G技术在高端装备产业的应用,重点研发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无人航行器、无人驾驶汽车、工业自动化装备等具有实时通信、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端智能装备和产品。      潍坊市:《关于加快实施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3月6日,潍坊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实施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要围绕人工智能,重点发展机器人、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智能终端、物联网基础器件、减速器、高档数控机床、新型传感器、 3D打 印等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      浙江省:《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实施意见》      3月6日,浙江省民政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要发挥产业投资基金作用,鼓励以股权投资等方式重点推动增材制造、高新材料、智能车间、机器人等技术应用,扶持照护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仿生假肢、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高智能、高科技、高品质康复辅助器具的研发。 机器人,相关政策   广西:《关于支持广西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3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了《关于支持广西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引进工业 4.0 ,建设智慧工厂,推广智能化管理方式,加大机器人的使用力度,促进智能制造在广西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领域大力发展。到 2020年和2025年,分别培育6家及15家智能制造企业和数字工厂。      宁夏:《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3月11日,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实施“互联网+制造业”试点示范项目,每年推动100家制造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培育10个自治区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0个机器人应用示范企业。      肇庆市:《肇庆市加快5G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      3月16日,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肇庆市加快5G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其中提出,要依托工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区,围绕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金属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领域,建设基于5G网络的工业互联网,开展标识解析、设备远程运维、机器视觉检测、移动机器人等应用。      邯郸市:《邯郸市精品钢材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      3月17日,邯郸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邯郸市精品钢材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出,8 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要加快邯郸钢铁向智能化转变,开始实施机器人替代工程。      赣州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      3月17日,赣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的通知。其中提到,要积极研发智能翻译、智慧供应链管理等人工智能软件产品,加快发展安防摄像头、智能网联汽车、探矿机器人、智能家居等智能装备制造。      河北省:《河北省应急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      3月2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河北省应急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模块化发展方向,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5G、AR/VR、北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急装备的融合,开发一批智能无人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突破机器人应急救援装备核心关键技术。同时,加快推进石家庄市鹿泉区无人机产业基地、唐山机器人产业园区、香河机器人小镇等园区(基地)建设。      青岛市:《关于支持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3月24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文秘处印发了《关于支持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为支持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该市将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一、发展壮大整机及系统集成;二、加强关键零部件配套;三、鼓励企业上规模;四、支持企业规范发展;五、支持建设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六、支持建设检测、认证机构及公共服务平台;七、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八、加大产品推广应用力度;九、支持举办机器人大赛活动;十、设立产业发展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