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国家早在1994年就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的成员国,拥有50年的核研究经验,是世界上最大的铀生产国之一。尽管乌兹别克斯坦在核能方面已有专长,但它几乎完全依赖化石燃料。中国约86%的电力来自天然气、煤炭和石油,其余电力来自水力发电。中国现在计划建造第一座核电站,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根据概念说明,乌兹别克斯坦目前的总发电能力为12.9 GWe,包括11 GWe的化石燃料发电(84.8%)和1.85 GWe(14.3%)的水力发电。它有11座化石燃料发电厂和42座水力发电厂。
2012年至2019年,中国发电量平均每年增长2.6%,但这一增长速度跟不上需求的增长,电力短缺平均占消费的9.4%。预计到2030年,需求将以每年约6-7%的速度增长,届时预计将达到120.8太瓦时,是2018年水平的1.9倍。
该战略的目标是在废弃资产退役后实现29.2千瓦时的装机容量(5.9千瓦时)。其中:天然气发电容量13.4 GWe (45%);5 GWe的太阳能光伏(17.3%)-包括1 GWe的电力存储系统;3.8 GWe的水力发电能力(13.1%);3 GWe(10.4%)的风力发电;2.4 GWe的核电(8.3%);以及1.7千瓦时的燃煤发电能力(5.9%)。
2017年12月,乌兹别克斯坦与俄罗斯签署政府间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议。2018年9月,两国又签署协议,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将建设两座VVER-1200反应堆。它们将分别在2028年和2030年投入使用。去年7月,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长阿利舍尔•苏尔坦诺夫(Alisher Sultanov)宣布,该国想要建造4座核电站,而不是像之前所说的只建造2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