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无视美国制裁,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 来源专题:宽带移动通信
  • 编译者: 张卓然
  • 发布时间:2019-12-16
  • 美国的敌意似乎对中国电信巨头华为(Huawei)的业绩影响甚微,据报道业绩全面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华为实现收入6108亿元,同比增长24%。今年前两个季度的收入增长了23%,因此,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业务正在好转。随着不断增加的5G推广,设备供应商的收入增长并不令人意外,但仍令人惊讶的是,所有美国的挑衅似乎对华为营收影响甚微。

    应当指出,华为不是上市公司,因此对这些数据的独立审计将是有限的(如果有的话)。话虽如此,金融评论人士似乎很乐于接受它们的表面价值,因此我们也将如此。华为表示,这些数字是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

    在网络方面,华为现在声称已签署了60个商业5G合同,比一个季度前还增加了十份。它还说,它已经出货了40万个5G Massive MIMO有源天线单元,这看起来是很多。华为透露了一些有多少大公司正在与它合作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数字,但另一个关键指标是智能手机的累计出货量,华为的出货量为1.85亿部,年增长率为26%,表明第三季度的发货量为6700万部。这个数字令人印象深刻。

    但是,很难想象,Android的形势对未来几个季度的华为智能手机销售不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在这种影响出现之前,通过折价换股可以促进第三季度的销量。考虑到华为面临的地缘政治阻力,它的业绩还是很不错的。或许,这刷新了人们印象中美国对全球贸易影响力的认识。

    9月19日13点30分更新:没有太多关于华为的数据可以补充了,但是全球政府关系总裁Victor Zhang对德国最近决定不禁止华为进入其5G网络的行为发表了评论。 “另外,我们也欢迎德国政府本周就其5G部署计划的大纲做出决定。值得欢迎的是德国基于证据和标准的方法以及“不会采用特定于供应商的方法”的承诺,而不是将5G的关键决策政治化。通过促进竞争,为所有5G网络供应商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德国确保消费者和企业将受益于高安全标准和先进的数字经济。””

相关报告
  • 《全球关键矿产资源需求保持强劲增长》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6-02
    •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关键矿产资源需求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尤其是锂的需求预计增长近30%,镍、钴、石墨和稀土的需求增幅在6%至8%。这一增长主要受到电动汽车、储能电池和可再生能源应用需求快速上升的推动。虽然需求增加,但由印度尼西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主导的关键矿产供应稳定,使价格有所下降。锂的价格自2023年以来累计下跌超过80%,石墨、钴和镍的市场价格也分别下跌了10%至20%。然而,投资者决策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2024年全球关键矿产资源开发的投资动能减弱,投资增长幅度从2023年的14%收窄至5%;若考虑通胀因素,实际投资增长率仅为2%。勘探活动趋于平稳,矿业勘探支出增长停滞。尽管锂、铀和铜的勘探支出有所增加,但镍、钴和锌的勘探明显下降。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球关键矿产资源供需平衡总体有所改善,但隐忧仍存,特别是铜矿资源。如果各国现有规划项目如期推进,镍、钴、石墨和稀土供应量有望匹配需求增速,但铜和锂的供应仍存在较大缺口。铜矿资源将在2035年出现30%的供应缺口,而锂矿在未来5年到10年将面临供应短缺。关键生产国的供应中断可能对全球市场产生严重影响,整体市场平衡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例如,稀土和储能电池关键矿产的全球供应量到2035年只能满足需求的50%。同时,全球关键矿产资源供应链可能因极端天气、技术故障或贸易中断等冲击而脆弱不堪。为应对这些挑战,各国正在通过公共资金投入、战略合作和政策改革来保障关键矿产资源的供应安全。美国加速关键矿产项目审批,欧盟确定47个战略项目,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推出扶持计划。国际能源署启动了“关键矿产安全计划”,以协调各国合作,加强资源富集国与精炼国及消费国之间的联系,推动跨境合作。创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勘探、直接提取锂技术、新型石墨生产技术等将重塑全球关键矿产资源的生产格局。基于人工智能的地质勘探可降低60%成本,提升4倍探矿成功率;新兴储能电池技术如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占有率大幅上升。
  • 《全球海上风电强劲增长》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04
    • 全球风能理事会近期发布的《全球风能报告2022》显示,2021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21.1吉瓦,同比增长两倍,创历史最大增幅。全球海上风电将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根据报告,2021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总量中,海上风电占比22.5%。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57吉瓦,中国成为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排名中,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占据了前10名中的6席。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潜力巨大。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可用的海上风电资源超过7.1万吉瓦。《全球风能报告2022》称,未来5年全球海上风电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8.3%,2022年至2026年累计新增装机量将超90吉瓦。 海上风电具有发电利用效率高、不占用土地资源、适宜大规模开发、风机水路运输方便、靠近沿海电力负荷中心等优势。在当前各国纷纷寻求能源转型及碳中和的背景下,多国相继推出海上风电扩大发展计划。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均计划到2030年新增数十吉瓦的装机量。美国计划到2030年累计装机达到30吉瓦。在亚洲,韩国、日本、越南等国近年来加快布局,到2030年计划装机量合计将超过25吉瓦。 海上风电被公认为实现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的重要载体,但其未来发展还面临加快突破技术瓶颈、加速工业供应链可持续发展以及降低成本等多方面挑战。全球风能理事会首席执行官本·巴克韦尔表示,各国应加快制定相关规划,保障投资顺畅,发展风电以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同时更高效地实现气候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