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各行各业正在积极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智能化升级浪潮。一是各领域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降本增效。例如,海淀区政府利用政务大模型,将查找数据、指标计算等场景所需的3天工作时长降低到1分钟,把图标绘制、报告撰写等场景所需的5天工作时长降低到30分钟。二是多模态能力拓展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边界。自动驾驶是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也是多模态大模型的典型应用场景。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已广泛开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应用示范。萝卜快跑的第六代车辆搭载自动驾驶大模型ApolloADFM,结合点云和视觉的多模态融合,能够更精确地检测和理解复杂环境中的障碍物,实现对各类信息的深层理解和联动,更有利于将自动驾驶服务扩展到跨区通行、跨江通行、机场高速通行等多种场景。三是智能体成为连接用户与各类服务的新桥梁。在政务服务领域,中卫慧通利用基层政务智能体帮助村民们解答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已覆盖6000多个村庄,约3万名基层政务工作人员用大模型服务超千万居民,实现对居民需求的快速精准反馈处理。在企业运营领域,比亚迪等企业将智能体应用于销售、售后领域,为用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咨询服务,其销售线索转化率提升了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