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FD模型的分析和实验评估集成的无釉金属集热器外墙的关键设计参数》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9-08-11
  • 采用太阳能集热器的主动立面系统目前提供了非常有前景的能量解决方案。从可用的系统中,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是未上釉的集热器,用于低温应用中的潜在集成。但是,在采用系统定义时,必须充分了解某些设计参数的修改及其影响。在本研究中,评估了集成到夹层板中的未上釉的收集器的情况,并且进行了特定的分析以正确评估关键设计参数的影响。基于对实际构建系统的案例研究,开发并验证CFD模型,然后通过改变面板和液压回路的配置来执行参数评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评估每种措施利用太阳能的潜力,并且可以突出显示具有不同影响水平的每个参数,以识别具有更高相关性的那些参数。通过提供效率曲线和实验活动期间收集的总能量,对真实解决方案的表征完成了该研究。 6立方米立面效率的最大估计值介于0.47和0.34之间,热损失系数介于4.8和7.5之间。案例研究练习揭示了真正的能源效率和太阳能生产模式。还有机会考虑进行重大改进,以增加活动立面的产量。主要结论涉及改进系统定义的不同标准,以及对可能纳入基本概念的替代设计的更多理解。

    ——文章发布于2020年2月

相关报告
  • 《DSG太阳能集热器一次通过模式的广义分布参数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9-06-17
    • 迄今为止,关于抛物槽式太阳能集热器(PTC)系统中直接蒸汽发生(DSG)过程的建模和仿真的研究是基于属于欧拉方法的空间控制体积建模。移动边界模型分别应用于单相和两相流体。该模型和相关算法缺乏必要的通用性。此外,当系统运行条件发生显着变化时,模型的数值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为此,本文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流体包裹跟踪(FPT)思想,研究了直流模式下PTC系统中DSG动态过程的建模与仿真。建立了吸收器中流体热力学性质变化的统一公式。然后,建立了流体加热和相变过程的广义一维分布参数模型。建立了与该模型相对应的FPT算法,得到了流体热力学性质的瞬态分布和流体相变点的瞬态位置。此外,模型和算法主要通过现有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研究了典型输入扰动下吸收体内流体热力学性质的瞬态分布,以及在大直接法向辐照度(DNI)扰动下显示过热区和两相区的消失和再生过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和计算方法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以模拟DSG系统的动态过程。本文对DSG系统的实时分析,控制器设计和评估具有实用价值。 ——文章发布于2019年8月
  • 《实验验证了板材和管式PVT集热器的瞬态模型》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8-09-28
    • 建立了一阶动态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利用集热器能量平衡方程的解析解,通过迭代法估计吸收器平均温度。在每个仿真时间步长下估计集热器的总热损失系数和集热器效率系数等关键参数,利用光学原理分析计算PVT的光学效率。 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更详细地说,在稳定的天气条件下,收集器出口温度的均方根偏差估计为0.66%,在有零星阵雨的极端瞬态条件下估计为4.22%。在稳定和瞬态天气条件下,发电源的差异分别为5.05%和14.91%。此外,对于没有降雨但流量突变的不稳定天气,模型的精度足够高,出水温度的均方根偏差为2.06%,发电的均方根偏差为4.15%。最后,考虑吸收器热惯量对集热器能量平衡方程的影响,得到模型精度的正贡献,与稳态模型相反。 ——文章发布于2018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