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将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3-15
  • 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杨华近日表示,作为国有大型能源企业,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将持续加大天然气清洁能源供应力度,助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打赢蓝天保卫战。

    据介绍,中海油在助力生态建设和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将坚持“稳油增气,油气并举”的战略,在保持石油产量增长的同时,争取天然气产量的大幅提高,不断扩大天然气应用范围、提高清洁能源的供应比重,使油气结构更加优化。同时,中海油已提出到2020年建成天然气支柱产业。

    记者了解到,中海油一直致力于为国家供应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商。通过多年深耕天然气产业,中海油已形成“两条腿走路”的清洁能源稳定供应模式,一条路是勘探开发海上天然气资源,另一条路是从国际市场进口LNG(液化天然气)资源。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海油下大力气进行国内海域天然气勘探开发,全力推动增储上产,在渤海和南海相继勘探发现包括渤中19-6、陵水17-2在内的多个大型天然气田。截至2018年年底,中海油国内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700亿立方米。

    杨华表示,过去一年,中海油积极推进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优化完善天然气产业整体布局。“中海油开创了国内LNG罐箱大规模多式联运新模式,有效增强输配送能力;成功推出天然气冬季保供预售交易和LNG销售线上交易,有力促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

    此外,中海油还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优化华北地区能源结构。多次参与华北等地的冬季天然气保供任务,与兄弟单位携手推进管网互联互通,实现资源串换和“南气北输”等,有效缓解了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截至目前,中海油已累计进口LNG1.5亿吨(约2100亿方天然气),相当于可供北京市用气11年。

    据杨华介绍,中海油已经编制了强化国内勘探开发“七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公司勘探工作量和探明储量要翻一番。在渤海实施“渤海油田3000万吨再稳产10年”专项工程,同时大力勘探开发南海油气资源,加快推进南海大气区建设。此外,还将继续加大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力度。

    在LNG方面,中海油会有计划、有步骤地采购长中短期LNG,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努力打造可靠、灵活和有价格竞争力的液化天然气资源池。同时,加大国内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互通力度,做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为国家提供安全稳定有价格竞争力的清洁能源。

相关报告
  • 《中石油、中海油2020年业绩喜忧参半》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31
    • 日前,中石油、中海油分别发布2020年业绩年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低油价冲击,2020年,中石油实现营业收入19338.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90.1亿元,同比下降58.4%;中海油实现油气销售收入人民币1396亿元,净利润为249.6亿元,同比下降59.1%。 虽然2020年净利润均同比下降近六成,但中石油勘探成果丰硕;中海油储量产量创新高,成本降至十年新低,二者在勘探开发、低碳转型发展等方面均交出亮眼“成绩单”。 上游勘探成效颇丰 中石油年报显示,2020年国内勘探成果丰硕,油气当量产量同比上升,桶油成本同比下降。 根据年报,中石油勘探与生产业务大力提升油气资源价值,国内油气当量产量为1409.7百万桶,同比增长4.8%;可销售天然气产量为3993.8十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9.9%;天然气占比持续提高,达47.2%,油气结构进一步优化,并持续推进重点盆地、重点区带集中勘探、精细勘探和高效评价。 在海外油气业务方面,2020年,中国石油在乍得、哈萨克斯坦等地的多个勘探项目获得一批重要发现,签署部分区块开发延期协议,完成阿布扎比海上项目部分股权转让交割,业务布局和资产结构持续优化。 中海油则聚焦大中型油气发现,努力提升勘探成功率,共获得16个商业发现,包括渤海海域的垦利6-1、渤中13-2两个亿吨级油气田,南海东部海域的惠州26-6中型油气田,圭亚那Stabroek区块的三个新发现,储量再创历史新高,达5373百万桶油当量,储量寿命连续4年稳定在10年以上,为未来产量增长夯实了基础。2020年,中海油净产量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10个产能建设新项目顺利投产,严格控制在产油田递减率,油气净产量达历史最高水平528.2百万桶油当量。 值得注意的是,中海油、中石油桶油成本均有下降。 中石油单位油气操作成本为11.1美元/桶,同比下降8.3%;中海油桶油主要成本降至26.34美元,同比下降11.6%,创十年新低;桶油作业费用降至6.90美元,同比下降6.7%,创十三年新低,继续巩固了公司的成本竞争优势。 主营业务各有侧重 中石油在年报中称,2020年公司加强销售网络建设,增加零售能力,运营加油站数量达22619座,并全面完成在运加油站防渗改造;国际贸易业务努力加大海外份额油销售能力,优化成品油出口方案,大力开拓海外市场。 炼化业务方面,中石油有序推进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塔里木和长庆乙烷制乙烯等重点工程。多措并举开发新用户,精准施策扩大销量,积极协调重点地区、大型用户增加用气,加快自有终端、直供新客户开发,销售量稳步增长。积极优化资源组合和流向,加大高端高效市场开发力度,大力提升终端零售能力,推进线上竞价交易,着力降低进口资源成本,经营状况持续改善。 中海油则主动顺应能源转型大趋势,持续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一方面,继续加大清洁能源供应,推进重点天然气项目的开发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以海上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业务,其首个海上风力发电项目于2020年内实现57台风机全部并网发电。此外,还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实施渤海湾岸电工程等,助力绿色低碳生产。 低碳转型成共同目标 中石油在年报中称,未来将抓住能源行业低碳转型发展机遇,积极布局清洁生产和绿色低碳的商业模式,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作贡献。 在勘探与生产业务方面,中石油将加强风险勘探,突出重点区域集中勘探;在炼油与化工业务方面,将如期建成投产塔里木、长庆两个乙烷制乙烯工程,加快推进广东石化等重点工程建设,2021年计划原油加工量1247.3 百万桶;着力发展主营业务,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注重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继续深入开展提质增效。 中海油首席执行官徐可强表示,南海的深水勘探依然是中海油未来的重点领域。“我们在陵水和文昌也发现了一些中型油气田,下一步将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力争取得深水勘探重大成果。” 徐可强表示,未来几年,中海油将不断加大海上风电投资力度,计划将每年投入海上风电领域的资本支出占比从3%-5%提至5%以上。中海油的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已于去年并网发电,第二个海上风电项目已取得经营权,正在前期设计阶段。 数据显示,2021年,中海油预计资本支出900-1000亿元,产量目标545-555百万桶油当量,年内将有19个新项目投产。
  • 《空气能成清洁能源新看点 如何实现能源供应?》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7-31
    • 提起清洁能源,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风、光、水。近年来,随着建筑采暖、制冷和热水的能耗不断增加,在中国清洁能源发展过程中,“空气能”成为日益受到重视的新领域。 所谓“空气能”,即空气中所蕴含的低品位热能,和水能、风能、太阳能(3.140, 0.00, 0.00%)、潮汐能等同属于清洁能源的一种。2009年,欧盟曾通过法令将空气源热泵(空气热能)纳入可再生能源技术范畴,并定义空气热能为在环境空气中存在的能量。随着技术的发展,多种利用空气能热泵技术研发的设备也应运而生,如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空气能热泵采暖设备、空气能热泵烘干机等。中国则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空气源热泵市场之一。 “空气能”如何实现能源供应?据介绍,通常空气源热泵运用逆卡诺循环原理,通过空气中的自然能获取低温热源,以消耗一部分高品位能源(电能、机械能或高温能源)为补偿,使热能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传递的装置,经过系统高效集热整合后成为高温热源,从而用于生产热水或供暖。 与传统能源相比,“空气能”最大的优点就是节能环保。以空气能热泵热水器为例,在淘宝上搜索关键词“空气能”,可以找到海尔、美的、格力等知名家电品牌生产的各式各样空气能热泵热水器。节能、耗电量低是这类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的主要特征,除此之外,WIFI云智能操控的功能、持续的高效稳定运行状态,让其可以为消费者提前预约,24小时享受恒温供应的热水。 一位试用了某品牌空气能热水器的消费者表示,自己试用的空气能热水器有200L的储水量,正好适合五口之家一天的热水用量。水箱保温性能不错,不用担心漏电。“我最喜欢的是它的云智能功能,可以手机远程操控加热模式和温度,还可以开关机,非常方便。不过,空气能热水器仍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我家在32楼,空气能热水器不太能适应好32楼的水压,热水排出量比较小。”该消费者说。 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赵恒谊表示,同太阳能光伏、光热设备一样,空气源热泵是近年来受关注的可再生能源产品。“当前空气源热泵一次能源利用率是燃煤锅炉的2倍,电锅炉的3倍。节能就意味着环保,节能的同时会减少多种污染物的排放。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推行,‘空气能’利用技术正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资源等诸多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赵恒谊说。 随着空气能这种新兴能源越来越被人熟知,中国很多省市也开始看到空气能在节能减排中的潜力,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空气源热泵在居住建筑、公用建筑和农业用能领域发展和应用的政策,这也使得空气能的应用领域变得越来越宽广。有关数据显示,空气源热能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30万台左右增长至2018年的230万台左右,市场的复合平均增速达到17%。 在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看来,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当前要加速推进空气能等清洁能源技术的创新,建立并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