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制出可拉伸扩展的多功能集成电子皮肤》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2-01
  • 人体皮肤是活跃、敏感和高弹性的感觉器官,承担着保护身体、排汗、温度调节、感知冷热和压力等功能。人体躯体感觉系统能够通过皮肤中的触觉、温度、痛觉等感受器,将外界环境刺激转化为电脉冲信号,经过神经通路传导至神经中枢,从而使皮肤获得触觉、痛觉等感觉功能。基于皮肤这种多功能生物模型,科学家们开展了一门新兴学科研究 —— 触感电子学(俗称 “ 电子皮肤 ” , Electronic skin, E-skin ),用来模仿皮肤的感觉功能如触觉、温度感知等功能。目前,电子皮肤在柔性或弹性基底上制作具备探测压力、温度或其他刺激的传感器及阵列,可感知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信号,将有助于开发新型人机接口、智能机器人、仿生假肢等智能化系统。此外,电子皮肤的重要发展趋势是多功能化与多重刺激同步监测。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潘曹峰、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中林的指导下,潘曹峰课题组博士化麒麟、副研究员鲍容容等提出了一种柔性可拉伸扩展的多功能集成传感器阵列,成功将电子皮肤的探测能力扩展到 7 种,实现温度、湿度、紫外光、磁、应变、压力和接近等多种外界刺激的实时同步监测。研究人员通过微纳加工技术,制备出大倍率( 8 倍及以上,可根据需要设计)的聚酰亚胺( PI )拉伸结构网络,其中包括众多传感器节点和蜿蜒拉伸结构。基于这种拉伸结构网络,多种传感器能够以二维分布式或三维叠层式结构进行多功能化集成,并且多种传感单元可独立工作而不互相影响。利用基底的可拉伸性能,可实现电子皮肤的探测面积扩张,为其进一步的功能扩展提供了便利。此外,研究人员利用这种电子皮肤制造出一种具有定制化功能集成的智能假肢,既赋予了假肢触觉功能,也使假肢具备了温度感知的能力。该研究将有助于开发新型人机接口、智能机器人、仿生假肢等智能化系统,多功能集成电子皮肤还可同步监测周边环境多种变量,用于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

相关报告
  • 《科院纳米能源所潘曹峰课题组:可拉伸扩展的多功能集成电子皮肤》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1-25
    • 人体皮肤是活跃、敏感和高弹性的感觉器官,承担着保护身体、排汗、温度调节、感知冷热和压力等功能。人体躯体感觉系统能够通过皮肤中的触觉、温度、痛觉等感受器,将外界环境刺激转化为电脉冲信号,经过神经通路传导至神经中枢,从而使皮肤获得触觉、痛觉等感觉功能。基于皮肤这种多功能生物模型,科学家们开展了一门新兴学科研究——触感电子学(俗称“电子皮肤”,Electronic skin, E-skin),用来模仿皮肤的感觉功能如触觉、温度感知等功能。目前,电子皮肤在柔性或弹性基底上制作具备探测压力、温度或其他刺激的传感器及阵列,可感知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信号,将有助于开发新型人机接口、智能机器人、仿生假肢等智能化系统。此外,电子皮肤的重要发展趋势是多功能化与多重刺激同步监测。   研究人员通过微纳加工技术,制备出大倍率(8倍及以上,可根据需要设计)的聚酰亚胺(PI)拉伸结构网络,其中包括众多传感器节点和蜿蜒拉伸结构。基于这种拉伸结构网络,多种传感器能够以二维分布式或三维叠层式结构进行多功能化集成,并且多种传感单元可独立工作而不互相影响。利用基底的可拉伸性能,可实现电子皮肤的探测面积扩张,为其进一步的功能扩展提供了便利。此外,研究人员利用这种电子皮肤制造出一种具有定制化功能集成的智能假肢,既赋予了假肢触觉功能,也使假肢具备了温度感知的能力。该研究将有助于开发新型人机接口、智能机器人、仿生假肢等智能化系统,多功能集成电子皮肤还可同步监测周边环境多种变量,用于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syky/201801/t20180117_4632707.shtml
  • 《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超灵敏双信号响应的电子皮肤》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张卓然
    • 发布时间:2023-06-07
    •   近年来,科学家对电子皮肤的研究已经超出了模仿人类皮肤的范围,开发出更多迷人的功能,如通过整合应变和压力刺激的交互式可视化来超越人类的感官功能。近期,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能够通过人类可读结构色的交互反馈来响应复杂刺激的柔性光学/电学皮肤(OE-Skin)。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Nano》期刊,论文的标题为“Mechanochromic Optical/Electrical Skin for Ultrasensitive Dual-Signal Sensing”。   该研究团队通过模仿变色龙的结构颜色和蜘蛛的微裂纹结构,设计了一种高灵敏度的光/电双信号电子皮肤(OE-Skin),其能准确检测并交互反馈拉伸应变、正常压力和复杂的触觉感知。OE-Skin由一个离子电极、一个弹性介电层、一个含有光子晶体的色差层和一个导电的碳纳米管/MXene层组成。电极/电介质层起到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作用。嵌入在明胶/聚丙烯酰胺可拉伸水凝胶膜中的氧化铁?碳磁阵列机械色子晶体可以对平面内的拉伸和正常压力做出反应,实现从暗红色(680 nm)到紫色(430 nm)的全可见光谱中发出明亮的颜色切换光学信号。底层的微裂纹导电层用于超灵敏的应变感知,在300%应变的宽工作范围内,其灵敏系数(GF)高达191.8。多层OE-Skin为电容式压力感知提供了超快、准确的响应,检测极限低至65 Pa,反应速度快至126 ms,并能稳定运行5000次;同时,通过整合光学结构颜色的空间分布以及电阻和电容的电信号,OE-Skin能够以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和定量的电学数字化来可视化复杂变形的应力分布。   该研究提出的OE-Skin为下一代多功能传感器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ACS Nano》杂志,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