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Science发布《2020年开放数据状况》报告》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12-07
  • 《开放数据状况报告》是目前持续时间最长的纵向研究,该研究创建于2016年,旨在考察研究人员使用开放数据的态度和经验--共享数据、重复使用和重新分配数据。

    今年的调查收到了来自研究界的约4,500份答复,并额外关注COVID-19大流行后的研究实践。调查询问研究人员,新冠大流行如何影响他们开展研究的能力,以及他们对数据再利用和合作的看法。

    关键的COVID-19调查结果包括:

    三分之一(32%)的学术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的研究受到COVID-19爆发的“极端”或“非常”影响。

    受COVID-19影响最大的学科是化学(47%),生物学(39%),医学(36%)和材料科学(36%)。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报告的影响程度最低(20%)。

    43%的被调查者已经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其拨款重新用于COVID-19研究。

    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封锁可能会导致其他实验室提供的开放数据的重复使用,65%的受访者希望重用自己的数据。

    超过三分之一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希望COVID-19能带来更多的合作;对于巴西和印度等国家的研究人员来说,COVID-19对研究的影响似乎很大,约有一半的研究人员预计合作会因此而增加。

    其他主要发现:

    从未制定数据管理计划的受访者数量从30%减少到15%。

    2018年,60%的受访者从未听说过FAIR原则,今年这个数字下降到39%,整体熟悉度从15%上升到24%。

    55%的受访者认为共享数据应成为授予资助的要求之一。

    29%的受访者不知道由谁承担开放研究数据的费用。

    只有13%的受访者认为研究人员目前获得了足够的声誉(credit)来共享数据,而59%的受访者认为他们获得的声誉(credit)太少了。

    来源:

    https://www.digital-science.com/blog/news/the-state-of-open-data-2020/

相关报告
  • 《《2022年开放数据状况》报告发布》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华宁
    • 发布时间:2023-01-28
    •   2022年10月13日,Digital Science、Figshare和施普林格·自然合作的《2022年开放数据状况报告》(The State of Open Data 2022)正式发布。报告囊括了有关研究人员对于开放数据的态度和体验的最新信息。该报告显示,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的支持,以帮助遵守越来越多的有关开放数据的规定。   这是相关机构第7年发布该报告。报告基于2022年进行的一项全球调查,涉及超过5,400名受访者,是该年度调查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占所有受访者的11%,与美国持平。中国和美国是参与本次调查人数最多的两个国家。   今年报告的主要发现是研究人员赞成数据公开获取作为一种普遍做法的趋势日益显著(每5位研究人员中就有4人对此表示赞同)。已有超过70%的受访者被要求遵守数据共享政策,这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一趋势。   然而,研究人员提及了有助于他们分享数据的关键需求:更多有关数据访问、分享和再利用政策的培训或信息(55%),以及长期存储和数据管理策略(52%)。荣誉和认可也再次成为研究人员共享数据时的一个重要主题。此前曾分享过数据的人中,有66%获得了他人对其工作的某种形式的认可——最常见的方式是在另一篇文章中的完整引用(41%),其次是在使用了他们数据的论文中成为共同作者。促使研究人员更倾向于分享其研究数据的因素是对引用量(67%)和研究可见度(61%)所能产生的影响,而不是公共利益或期刊/出版机构的要求(均为56%)。   今年的报告还包括了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出版机构和大学的开放数据专家的特邀文章。   Figshare创始人暨首席执行官马克·哈内尔说:“报告所得出的结果清楚地表明,尽管大多数研究人员接受开放数据和开放科学的概念,但他们也对开放数据政策和实践如何影响到他们存有合理的疑虑。在一个开放数据的规定不断增多的环境中,资助机构如与研究人员展开更紧密的合作,并为他们提供额外的支持,以顺利过渡到完全开放数据的未来,那他们也会从中获益。”   施普林格·自然开放数据项目经理格雷姆·史密斯说:“过去7年,这些调查有助于展现研究人员对开放数据的看法。该报告不仅表明了所取得的进展,还包括了尚需采取的措施,以支持科研界走向开放数据的未来。无论是为研究人员提供广泛的支持,让研究数据公开获取成为普遍做法,还是针对开放数据规定的态度上的不断变化,我们都必须从中学习并推进具体措施,以解决科研界的问题。” 图1 《2022年开放数据状况》报告首页
  • 《FAO发布《世界土壤资源状况报告》》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5-12-30
    • 2015年12月4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发布《世界土壤资源状况》(Status of the World's Soil Resources)报告。该报告基于200多名环境科学家利用土壤资源和土壤变化领域的最新知识所做的评估。它报告了土壤在全球范围的主要变化和更为详细的区域变化。该报告就不同方面提供了科学数据记录,包括土壤侵蚀、土壤有机碳变化、土壤生物多样性变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地表硬化、土壤盐渍化和钠质化、土壤污染、土壤养分变化和水涝。 报告得出的压倒性结论是,世界上大多数土地资源状况仅为良好、较差或很差。报告所含详细区域报告和案例研究证实,尽管某些地区形势较为乐观,但土壤条件恶化的案例明显超过其有所改善的案例。该报告还确定了某些方面的知识差距和研究需求。它还得出结论,大部分土地的资源状况不佳,需要采取紧急行动。生产性土壤的进一步流失将严重损害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并加剧粮价波动。但报告提供的证据还表明,这种土地资源和功能的丧失是可以避免的。采用经过验证的方法和技术来精心管理土壤可以增加粮食供应,并提供宝贵的气候调节手段和保障生态系统服务。为做到这一点,迫切需要各国政府尽快实施粮农组织通过的《世界土壤宪章》。 报告原文地址一:http://reliefweb.int/sites/reliefweb.int/files/resources/Soil_Report_Main_001.pdf 报告原文地址二:http://portal.nstl.gov.cn/STMonitor/home/file_recordshow.htm?id=104&parentPageId=1451445998476&controlType=&serverI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