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7-12-10
  • 采用逐步回归和灰色关联分析对1991~2004年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粮食产量变化主要来自稻谷单产变化及玉米和小麦播种面积的变化。有效灌溉面积与粮食产量一直保持高的关联度;成灾面积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剧烈变动,其关联序仅次于有效灌溉面积;化肥、农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用塑料薄膜等用量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逐渐下降。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科技支撑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出建议。
  • 原文来源:http://www.sfncc.org.cn/Z_Show.asp?ArticleID=1665
相关报告
  • 《气象灾害对福建粮食产量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6-02-24
    • 河海大学研究人员根据1984-2013年福建省农业统计数据,分析全省粮食产量和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在划分气象灾害和粮食作物类型的基础上,分别从受灾范围和灾害强度角度,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1984-1993、1994-2003、2004-2013年3个阶段内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气象灾害对福建省粮食生产影响较大,研究期内受灾范围的影响不断降低,而灾害强度的影响不断增大,粮食作物对灾害强度的影响更敏感,因此防灾重点应从减少受灾范围逐步转移至降低高强度灾害所造成的损失;(2)风雹受灾范围对福建省粮食生产尤其对大豆和薯类产量具有重大影响。近年来,台风受灾范围对粮食生产的危害日益凸显,逐步成为关键影响因子;(3)水灾灾害强度对福建省粮食生产尤其对小麦和薯类产量具有重大影响。
  • 《气候变化对粮食的影响深广,不仅局限于产量》

    • 来源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监测服务-非洲科技
    • 编译者:李文芯
    • 发布时间:2016-04-01
    • 近期,《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多达529000人可能死于由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包括饮食、体重和健康的变化。这项研究进一步证明,气候变化的影响是真实而可怕的,需要采取紧急行动。 迄今为止,有关气候变化和农业的研究验证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可获得的食物有多少。虽未充分探讨、但本研究第一次验证的核心问题是:气候引发的影响作用到粮食生产上,这些影响将如何反过来影响营养和健康。 哪些食物是可获得的?人们会消费哪些食物?其影响有哪些? 气候变化影响饥饿和营养不良方式(包括缺乏食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肥胖)纷繁复杂,该研究是一反省。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其2014年评估中明确表示,气候变化将影响食品安全的各个方面。 食品安全意味着食物是合适的,但是它还包括人们获得食物的途径是多样的、食物是如何使用的、食品供应和价格的稳定性。 认为要有“更多的食物”结束气候变化引起的饥饿和营养不良是不够的。当检查“多少食物是可用的”这一问题时,关键是看什么样的食物是可用的。因为多样化的饮食对健康至关重要。孕妇营养不良会导致新生儿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不佳。儿童营养不良会永久地损害他们的发展,对他们的学习和收入潜力造成负面影响,导致恶性贫困的代际循环。营养很重要。 这一最新研究深入研究了气候变化对不同种类的食物的影响,而不是仅集中在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然而,作者认识到在这方面需要更多的研究,如气候变化对食品的营养价值的影响。早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表明,气候变化可能对谷物、豆类的蛋白质和营养成分有负面影响。更多的研究也至关重要。 然而,即使是“更有营养的食品”也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关注谁有权获得食物。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足够的食物或有营养的食物。能否获得并不是只涉及个人的负担能力,社会因素——性别、社会群体——也很重要。《柳叶刀》杂志上的评论承认国家级别的数据可以掩盖社会或国家内部的经济差异。我们知道,不仅在国家内部,在社区内,甚至在家庭内,都有区别。在很多世界各地的贫困家庭中,女性通常是最后一个吃。气候变化对粮食的影响不仅仅是卡路里的问题、营养的问题,可用食物的种类和消费的问题,它还和经济和社会平等有关,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获得足够营养的食物的权力。 最后一点:应对气候变化对食物的影响,我们必须现在就采取行动。我们生活的世界长期饥饿人口近8亿,超过1.6亿名儿童因营养不良,其发展受到永久损害。 第二,我们需要建立卫生和食品系统,使每个人都能获得足够的营养食品和医疗服务。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基本的挑战:如果不能立刻、雄心勃勃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能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我们就不能解决气候危机,结束饥饿和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