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氢储工程项目落地嘉定》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12-16
  • 12月12日,“氢风已至 储达未来”零碳氢储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在位于上海嘉定氢能港核心区的上海氢储能动力基地举行,这是上海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氢储工程项目。

    项目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融合了光伏绿电制氢、新型氢储能与燃料电池发电三大技术,从源网荷储四端形成新能源供给和利用的解决方案。项目高度集成光伏发电、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制氢、ALK(碱性)电解槽制氢、储氢、PEM燃料电池发电、热电联供、冷水系统及电气控制等多个功能模块,打造了一个高度模块化、智能化的小型储能电站。通过引入智能微电网技术,项目实现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的全闭环流程管理,将原本不稳定的光伏绿电转化为稳定、高效的绿色电力,并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网络和厂房设施作为消纳绿电的载体。

    该项目以兆瓦级光伏发电系统为基础,年制氢约30万标方27.5吨,年绿氢发电量约51万度,通过制氢和储氢系统高效利用,每年预计可减少1400多吨二氧化碳排放,为区域碳减排作出显著贡献。


  • 原文来源:https://news.bjx.com.cn/html/20241213/1416596.shtml
相关报告
  • 《沪上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氢储工程项目落地嘉定》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13
    • 12月12日,“氢风已至 储达未来”零碳氢储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在位于嘉定氢能港核心区的上海氢储能动力基地举行。作为上海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氢储工程项目,项目的启动标志着通过氢电耦合(将氢能和电能相互转化、高效协同的能源网络技术)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的创新技术模式成功落地,为全国清洁能源转型提供可参考路径。项目坐落于上海氢储能动力基地内,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实践,项目融合了光伏绿电制氢、新型氢储能与燃料电池发电三大技术,从源网荷储四端形成新能源供给和利用的解决方案。技术层面,项目高度集成光伏发电、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制氢、ALK(碱性)电解槽制氢、储氢、PEM燃料电池发电、热电联供、冷水系统及电气控制等多个功能模块,打造了一个高度模块化、智能化的小型储能电站。通过引入智能微电网技术,项目实现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的全闭环流程管理,将原本不稳定的光伏绿电转化为稳定、高效的绿色电力,并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网络和厂房设施作为消纳绿电的载体。 据介绍,该项目以兆瓦级光伏发电系统为基础,年制氢约30万标方27.5吨,年绿氢发电量约51万度,通过制氢和储氢系统高效利用,每年预计可减少1400多吨二氧化碳排放,为区域碳减排作出显著贡献。 此外,该项目还被视为氢储能项目的“样板房”。未来,嘉定氢能港将以此为基础,整合制氢、储氢、燃料电池发电等系统模块资源,积极寻求与国内能源大省的能源及产业战略合作,共同承接氢储能调峰电站、共享储能站等项目,并有望形成并推广“氢能港模式”。同时,通过“氢能港模式”的推广,将吸引更多氢能新材料及关键部件领域的研发、制造项目落户嘉定,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的集聚与发展。 仪式上,嘉定氢能港协同创新中心同期揭牌成立。中心将侧重协同氢能上下游企业合作及技术产业化应用,挖掘包括同济大学在内的周边高校在氢能、燃料电池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转化。
  • 《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顺利并网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8-08
    • 近日,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中金数据乌兰察布低碳算力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这一地区算力发展里程碑的背后,是内蒙古电力集团乌兰察布供电公司以硬核工程建设为基、以精准电力服务为桥,全程筑牢项目能源支撑,用实际行动书写电力企业赋能“东数西算”的责任答卷。 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将产出8.48亿千瓦时自发自用绿电,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38.74%,每年减少56.7万吨碳排放。作为推动项目落地的电力工程建设主力军,乌兰察布供电公司直面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复杂工程需求,以高标准工程建设夯实能源输送根基。针对项目新能源场站(察右前旗20万千瓦风电、10万千瓦光伏、4.5万千瓦储能)与算力基地(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2.5万架机柜)的跨区域能源协同特性,乌兰察布供电公司精准规划电力接入路径,高效推进配套电网工程建设。从两座220千伏变电站到用户侧敷设双回线路的可靠电力保障,到60基杆塔架设与36处重点线路及国道的艰难跨越,每一个工程节点都严格把控质量与进度。施工过程中,乌兰察布供电公司克服地形复杂、设备调试难度大等挑战,精准完成线路工程、间隔扩建、系统联调等关键工序,确保电网与源、荷、储各环节无缝对接,为“源网荷储同步规划、建设、投产”提供了坚实工程保障。 该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中的风电、光伏和新型储能投运后,将为算力基地提供约占其目前总用电量35%的绿电,实现绿电100%自用。乌兰察布供电公司深度参与项目能源调控体系搭建,将电力系统工程经验与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深度融合。当风电出力波动时,用户储能系统可通过电力自动化控制快速补能;当光伏功率骤变时,供电公司负责的电网调度系统能实时调整供电策略。这种“源荷互动”的工程化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发电不稳定与算力需求高可靠之间的矛盾,为“以电定算”“以算调电”的智慧模式提供了保障。 工程建设不止于“建”,更在于“优”。乌兰察布供电公司以全流程优质服务护航项目高效推进:为项目供电开通绿色通道,成立专项服务与建设团队,从电力接入方案编制到工程设计优化,从设备选型建议到现场施工协调,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务。针对算力基地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栋算力机房的高负荷用电需求,乌兰察布供电公司提前研判用电峰值,在工程设计中预留充足供电容量,确保电力设施与算力设备同步投用。随着项目进入运营阶段,乌兰察布供电公司将以“乌优供电 无忧用电”的服务理念为准则,持续开展供用电设备巡视维护,对关键线路、变压器等设备进行常态化监测,动态优化电网运行参数,为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