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2015-2019年科研产出增长最快的国家 | 2020自然指数年度榜单》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4-30
  • 2020年4月30日 —— 今天发布的2020自然指数年度榜单*(Nature Index 2020 annual tables)展示了不同国家和科研机构在自然科学领域高质量科研产出的情况。美国依然位于首位,中国居第二位,但不断在缩小差距,中国2015年以来科研产出有大量增加。其它年度产出居前十位的国家是德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瑞士、韩国和澳大利亚。数据显示,美国经调整后的贡献份额(Share)**自2015到2019年下降了10%,而中国则增加了63.5%,是增长最快的国家。

    与前几年一样,中国科学院、哈佛大学和德国马普学会依然位居机构产出的最前列。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结果。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经调整后的贡献份额增加了25.6%,令其位次较前几年有大幅提升。

    中国科学院位居机构首位,其贡献份额是哈佛大学的两倍,占自然指数总份额的2.8%,并且在化学、物理、地球和环境科学这三个学科领域的产出均居于全球首位。哈佛大学的生命科学研究产出在全球居首,该学科的实力支撑了该校在总体产出中的领先位次。该校是学科排名跨度最大的机构之一——其生命科学位居第1,而化学居第33位。

    其他2019年贡献份额居前十的机构还包括: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北京大学。

    此外,今年的自然指数年度榜单还增加了机构上升之星榜单,该榜单追踪2015至2019年各机构高质量科研产出的增长情况。中国在该榜单居主导地位,前44家机构上升之星全部来自中国。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经调整后的贡献份额增加了242%,这反映了该校在过去四年发表的高质量科研成果有显著的增加。根据2015至2019年调整后的贡献份额的变化情况,升幅最快的前十家机构上升之星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

    自然指数创始人David Swinbanks说:“自然指数年度榜单显示,获得良好资助的大型知名机构继续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科研产出上有强劲表现。但我们也看到规模较小、更年轻的机构也非常有可能迅速上升,与那些更资深、地位更稳固的机构并驾齐驱。年度榜单是显示自然科学领域高质量科研产出的一个良好指标,但我们鼓励读者在考量科研质量和机构表现时也同时使用其它的科研产出指标,如数据、软件和知识产权等。”

    *今年的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基于2019年全年的数据。

    ** 在比较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时,贡献份额的数值按照2019年的水平进行了调整,以反映纳入自然指数的期刊在文章总数上微小的年际变化。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index.com/news-blog/leading-research-institutions-science-nature-index-annual-tables-twenty-twenty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院位列2018自然指数榜单全球十大科研机构首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07
    • 6月7日,2018自然指数年度榜单(Nature Index 2018 Annual Tables)正式发布,中国科学院位列该榜单全球十大科研机构首位。此前,中国科学院已连续6年位列自然指数全球首位。 全球十大科研机构排名2至10位的分别是美国哈佛大学、德国马普学会、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剑桥大学。 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展现了最近3年各个国家、机构和公司在指数入选期刊上的年度科研产出及排名情况。根据此次的榜单,美国仍是世界上高质量科研论文的最大贡献国,中国和德国位居其后。尽管美国的科研产出较上一年略有下降,但依然保持领先地位。美国高质量科研产出仍是中国的两倍多,而中国也延续着急速上升之势。除美国外,中国、德国、南非、巴西都是所在区域的领先者。其中,中国是自然指数十大贡献国中唯一实现指数值正增长的国家。 自然指数创始人David Swinbanks表示,中国持续和显著地提升了指数中的地位,中国科学院继续居于指数榜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4所中国大学已位居全球大学研究机构25强之列。 与前一年相比,中国有49家科研机构提升了在全球500强科研机构榜单中的排名,另有14家中国机构新进入了全球500强,仅有15家位次下滑。相比之下,美国有62家机构排名上升,74家下滑。位居自然指数整体排名第五位的日本只有4家机构排名上升,15家下滑。 “鉴于纳入指数的期刊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近乎不变,中国论文数量的增加不可避免地让其他国家失去其论文份额,特别是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但美国依然是卓越的科研国家,在全球科研机构100强中占有46席。”Swinbanks补充说。 该榜单还列出了自然指数全球十大企业科研机构,分别是瑞士霍夫曼·罗氏公司、美国IBM公司、瑞士诺华公司、美国默克公司、英国阿斯利康公司、美国辉瑞公司、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新西兰GNS Science、韩国三星集团、美国安进公司。 自然指数由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编制,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通过追踪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所发表的科研论文的作者信息,为科研共同体提供有关全球科研状况和出版趋势的信息。自2018年6月起,纳入自然指数的期刊数量已由原先的68本增至82本。自然指数目前采用两种计算论文产出的方法,其中论文计数 (AC) 指不论一篇文章有一个还是多个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国家或机构都获得1个AC分值;分数式计量(FC)则考虑了每位论文作者的相对贡献。
  • 《2018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出炉” 》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18-07-19
    • 7日“出炉”的2018自然指数年度榜单(Nature Index 2018 Annual Tables)显示,美国仍是世界上高质量科研论文的最大贡献国,中国和德国位居其后。拥有大量科研院所和研究人员的中国科学院位居2018指数榜单中全球十大科研机构行列榜首。   自然指数创始人David Swinbanks博士表示,在自然指数中,中国的地位持续显著提升。他说,在纳入指数的期刊中,中国论文数量占比增加。   根据今年的榜单,与前一年相比,中国有49家科研机构提升了其在全球500强科研机构榜单的位次,另有14家中国机构新进入了全球500强,仅有15家位次下滑。相比之下,美国有62家机构的排名上升,74家下滑。日本位居自然指数整体排名第五位,只有4家机构排名上升,15家下滑。   中国科学院与美国哈佛大学、德国马普学会、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英国剑桥大学共同位居2018指数榜单中全球十大科研机构行列。   四所中国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已位居全球大学研究机构25强之列。此外,瑞士霍夫曼·罗氏公司、美国IBM公司、瑞士诺华公司等上榜自然指数全球十大企业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