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环境中自生矿物特征》

  • 来源专题:天然气水合物信息监测
  • 编译者: giecinfo
  • 发布时间:2016-03-30
  • 摘要 南海北部陆坡发育的自生岩石矿物主要有碳酸盐岩、黄铁矿、石膏等,主要分布在天然气水合物最有潜力的区域,如西沙海槽、神狐海域、东沙西南和东北海域,以东沙东北部海域为自生矿物发育最密集区域。自生碳酸盐岩主要呈结核状、结壳状、烟囱状、块状等产出,神狐海域和东沙西南海域以白云石为主,西沙海槽以文石为主,东沙东北部主要以高镁方解石为主,具有较轻的碳同位素值和较重的氧同位素值;自生黄铁矿主要呈长条状,由草莓状黄铁矿组成,具有较大的硫同位素值,分布较为广泛;自生石膏主要呈球状或者块状,透明自形晶结构,分布在神狐及东沙海域部分站位。南海北部自生矿物的这些特点可为我国水合物勘探提供自生矿物方面的证据。

相关报告
  • 《海洋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的分子模拟研究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07-30
    • 天然气水合物广泛存在于大陆边缘的海底,是一种潜在的能源物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通常存在于海底沉积物层,对沉积物中水合物稳定性的研究将有助于解决水合物成藏、开发以及水合物利用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水合物稳定性和储量的评价以及二氧化碳水合物形式海底封存。 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单晶甲烷水合物在亲水/疏水矿物孔隙中的稳定性以及分解动力学过程;多晶甲烷水合物的热稳定性以及分解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系列研究。研究表明,沉积物中水合物稳定性主要受控于水合物颗粒的大小(矿物孔隙大小);矿物亲疏水性对水合物稳定性影响不大;在孔隙中水合物分解更快;晶界结构和客体类型都影响晶界处多晶水合物的热稳定性;甲烷水合物倾向于在水合物/液体界面,以及矿物/水合物界面分解。 上述研究成果以 “Molecular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stability of methane hydrate confined in slit-shaped pores(狭缝状孔隙中甲烷水合物稳定性的分子模拟研究)” 以及 “Insight on the stability of polycrystalline natural gas hydrates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多晶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的分子模拟研究)” 为题分别在能源领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Energy和Fuel发表。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张正财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主任吴能友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成果由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及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42176212, 41876051和42006181)以及中国科学院等的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60544222016413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6236120329422
  • 《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成果显著》

    • 来源专题:天然气水合物信息监测
    • 编译者:giecinfo
    • 发布时间:2016-03-30
    • 2015年9月1日,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顺利完成中国第3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航次(GMGS3;开展一次海上钻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称为1个航次)。按照计划,安全高效地顺利完成海上钻探、测井、取心、取样以及船上分析测试工作。获取的大量数据和样品表明,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分布较广。该区天然气水合物层具有厚度大、饱和度高、I型和II型天然气水合物共存的特征,资源潜力巨大。 1. 项目概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