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赛上市,速腾聚创“开单”,国产激光雷达发展高潮来了》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2-20
  • 这两天,ChatGPT的一举一动都是市场焦点,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讨论,市场都在谈论中国的ChatGPT会诞生在哪家科技公司手中。就是在这过盛的风头下,另一个近期取得不小成绩的国产领域,却被稀释了热度——激光雷达。

    2月6日和7日,激光雷达企业速腾聚创(RoboSense)先后对外宣布,获得一汽丰田和赛力斯量产订单。前者是国产激光雷达首次进入以严格、精细著称的丰田供应链体系。

    2月9日,禾赛科技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拿下“国产激光雷达第一股”的称号。禾赛科技IPO定价为19美元,为此前给出的发行价区间上限,上市当日禾赛科技股价总计上涨近15%,市值为26亿美元。此外,禾赛科技上市的消息,已带动A股激光雷达产业链炬光科技、长光华芯等连续数日上涨。

    尽管被AI盖过风头的国产激光雷达企业可能会给人“闷声发大财”的感觉,但国产激光雷达目前确实站在了行业的有利地位。与之相反的,则是海外激光雷达公司流年不利,商业化困难重重。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条赛道跑出第一家上市公司时,往往不是竞争的结束,而是下一阶段竞争的开始。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以禾赛科技上市为标志,激光雷达产业今明两年很可能迎来高潮期。随着国产激光雷达加速它们的海外远征,这个命题变得更有分量。

    国产军备竞赛跑出上市公司,结果海外玩家“人没了”

    丰田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全球汽车销量第一,2022年的销售数量达到1050万辆。速腾聚创官方透露,其RS-LiDAR-M系列激光雷达目前已获得丰田汽车等近20家车企50余款车型定点订单,预期订单量超过1000万台。显然,和庞大的、尚未兑现的智能化汽车规模相比,激光雷达订单的想象空间仍待扩大。

    与此同时,禾赛科技也展示出了对未来成长的乐观。其上市募资有25%的预算将投入产能建设,35%用于研发。2023年,禾赛科技年产能百万台的“麦克斯韦”超级智造中心将投产。

    然而,海外激光雷达厂商刚刚度过了一个水逆之年。在2022年内,10月,激光雷达“鼻祖”Ibeo破产;11月,上市公司Velodyne和Ouster走向合并以应对市场危机,合并市值仅剩4亿美元,只有巅峰期的4%左右;12月,曾经的明星企业明星公司Quanergy Systems破产。

    2022年是“激光雷达量产元年”,图达通(Innovusion)完成五万台下线里程碑,禾赛科技则成功在年末最后几天达成十万台交付。实际上,2022年也被业内称为“自动驾驶商业化元年”。在这两种关系密切的表述中,国产激光雷达的制胜原因若隐若现。

    首先就是路线的选择。在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竞争激烈程度上,中国于全球首屈一指,带动激光雷达等供应商内卷,创造更强又更有性价比的产品。而且,中国车企更清楚形势,先发展L3以下的辅助驾驶功能,建立初步的消费者吸引力,提高商业化水平。

    与之相比,海外激光雷达厂商早期将希望放在高阶自动驾驶上,然而落地困难有目共睹,海外车企智能化动作也更加迟缓——除了特斯拉,不幸的是,特斯拉拒绝激光雷达路线,让市场开拓更加艰难。

    国产激光雷达厂商选择更接地气的发展道路,帮助车企做能落地的辅助驾驶,获得了结构性红利。海外激光雷达厂商则错失了这一机会,并有一部分创业公司瞄准下一代纯固态激光雷达产品,这条技术路线更难啃,落地愈发艰难。

    其实,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1年,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车队领域也有约占全球市场60%份额。激光雷达厂商必定有对全无人驾驶的追逐,但也要审时度势。就如同禾赛科技CEO李一帆曾说过的,交付是检验激光雷达公司的唯一标准。

    国产激光雷达厂商对车企的友好,进一步让它们获得了融资机会。去年,速腾聚创24亿元的融资有比亚迪和宇通客车的参与;图达通6600万美元的B+轮投资,出现了蔚来的身影;小鹏也加入了一径科技的股东行列。

    靠着这种亲密无间,国产激光雷达把融资-研发-商业化的路给跑通了,车企也找到了合拍的供应商。而且,创业公司有了深研技术的机会,怀揣更健康的商业模型向更深层次的技术路线进发。

    西部证券预测,2023年全球激光雷达上车量有望超70万台,同比增速超400%。这一轮机会,目前来看依然更多属于中国玩家。

    另外,在早期预测激光雷达量产上车的美好前景时,大多数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个事实:由于汽车是多种顶级精密结构产品的组合之一,激光雷达移动一个安装位置,就可能要进行额外的应用测试。车企需要的不只是一款产品,还有这个磨合过程的服务。

    或许面对技术壁垒,这点成本不算什么,但当真正要拿下车企的选择意愿时,过程成本、供应商的反应速度、服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处于转型阶段的传统车企,为新车安装新功能模块的许多忐忑,只能靠持续展示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去消除。

    激光雷达不像ChatGPT一样具有比较低的应用门槛,在更高层面的视野上,技术产品产业化正需要这种服务思维,否则将难以迈出实验室。

    环球不再同此凉热,因为两种不同的商业循环已经达成。唯一的破局办法似乎只剩下技术再突破,但在告别早期资本狂潮带来的大度输血后,缺乏商业前景的前代宠儿似乎很难再有条件保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激光雷达终究是变天了,下个阶段的竞争只剩少数玩家在坚持。

    从1到N的压力开始显现

    激光雷达从0到1的阶段已经结束,中国厂商赢了一程。在从1到N的发展中,问题却没有温和到可以忽视。

    业界主要讨论的典型难点在于全固态激光雷达的落地——Flash、OPA两大技术路线,OPA是业界承认的综合性能最优解,但工艺难题尚未解决。Quanergy Systems就是因为专注OPA却无法取得相应成果,最后从赛道退场。

    技术路线上,最大的潜在“威胁”应该是Aeva,它的FMCW路线激光雷达预计2024年量产。这是一种难度极高、却能实现性能“断代”式发展的路线,因为它高度抗干扰,十分稳定,又能获取多一维度的速度信息(4D),实现无GPS导航。Aeva如果成功,将改变现有的激光雷达格局。不过,FMCW的成本问题也依然在探索。

    现阶段,对已经有成果的国产激光雷达厂商来说,市场和研发需要双线并行。很多初创公司已经在加速出海。速腾聚创、禾赛科技都在今年1月的CES2023上带来了各自的新产品。

    目前,宝马iX、大众ID.BUZZ和沃尔沃XC90搭载的激光雷达来自Innoviz、Aeva和Luminar。假设有更多速腾聚创进入一汽丰田供应链的例子,国产激光雷达将进一步吸引海外车企的关注并取得认可,打进新的供应链。

    成本优势尤为值得关注,中国厂商已经有了更健康的商业模型,可以开展更多尝试。禾赛科技的最新毛利率在招股书中显示为44%,海外几位巨子——Innoviz,Luminar,Velodyne的成绩则不太好看:-139%,-147%和-99%。早期定位于Robotaxi的厂商甚至因为对成本不敏感,打造了过于昂贵的方案,现在进退两难,因为传统车企最在意的就是成本。3000元人民币的国产方案和1000美元的Luminar方案,后者的吸引力会越来越有限。

    激光雷达的成长还离不开汽车的进步,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正在发生质变,激光雷达企业如果跟不上这个速度,就会变成被剥离的“杂质”。

    除开市场和研发看,激光雷达企业也在寻求突破量产制造能力。国产的优势在于供应链集群化,例如江浙沪产业圈可以迅速抽调出一批供应商,成为完整的供应链。而且,中国的规模化来得比海外更早,激光雷达厂商更有底气做规模化扩张,禾赛科技希望扩大产线建设就是一个例子。

    中航证券指出,激光雷达的壁垒其实是技术壁垒和工程壁垒的结合。国产化替代也在激光雷达供应链领域生效,速腾聚创的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M1,核心器件就是非定制的,可以有更多的降本空间。有了可控的成本才有产业化,才能进一步满足全球市场的不同喜好。

    结语

    前装量产是激光雷达起量的核心,这个场景需要在性能、成本、可靠性中寻求平衡。少数车型或者车企可能因为定位原因更侧重某一点,但车企最终的目的是让消费者能感知到这一套系统的价值,从而完成销售的闭环。合理的成本是上车必须考虑的,性能的提升则日益受到更多关注,这对增强消费者的智能驾驶认知意义重大。

    而在关于技术路线的潜在选择上,行业领先的公司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优势。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提到,禾赛科技的同一套收发端电子系统方案,可以用于机械旋转式与固态两种路线。收发模组同时又是影响性能的重点,这关系到其方案当前和未来的竞争力。

    2023年,标配或选配激光雷达的车型数量总计将超过30款,更大的机会就在眼前。禾赛科技花了七年时间成为全球ADAS领域出货量全球第一的激光雷达公司,速腾聚创则是目前收获车型定点最多的厂商。人勤春来早,中国激光雷达的春天,就由这些先行者唤醒了。

相关报告
  • 《“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成功赴美上市》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2-13
    • 2月10日,禾赛科技(HESAI,股票代码为:“HSAI”)在纳斯达克正式敲钟,标志着其正式成为“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也成为2021年7月滴滴之后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最大IPO。 据了解,禾赛科技此次发行将募资1.9亿美元。IPO前,禾赛科技CEO李一帆、CTO向少卿、首席科学家孙恺分别持股8.6%、8.6%、8.9%。Lightspeed系是其最大的外部股东。百度、博世、小米分别持股6.8%、6.8%、6.3%。 上市首日,禾赛科技开盘报23.75美元,较发行价涨25%,日内涨幅扩大到28.6%,收报21.05美元,收盘涨约10.79%。据估算,禾赛市值约为26.21亿美元,已经取代市值23.14亿美元的Luminar成为全球市值最高激光雷达公司。 其实早在2021年1月,禾赛科技就向科创板递交了招股书,计划募资20亿元,但仅仅过去两个月禾赛科技便撤回了IPO申请。直到同年6月,禾赛科技宣布获得高瓴、小米、美团和CPE等领投的超3亿美元D轮融资,并在11月宣布获得小米产投7000万美元的追加融资,融资额度超过5亿美元。 禾赛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全球化的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企业,其最早专注于研发激光气体传感器,2016年开始探索无人驾驶激光雷达产品。 招股书显示,禾赛科技2020全年、2021全年以及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分别为4.16亿元、7.21亿元、7.93亿元。 2019年到2021年,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销量分别为2900台、4200台、1.4万台;2022年,随着半固态激光雷达AT128和补盲激光雷达FT120落地应用,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销量升至8.04万台,位居全球第一,成为全球首家每月交付超过1万台激光雷达的公司,客户囊括理想汽车、路特斯、集度等汽车大厂。 在研发投入上,2020年、2021年、2022年前三季度禾赛对激光雷达技术的研发投入分别达到2.30亿人民币、3.68亿人民币、3.76亿人民币,占比均在总营收水平五成左右,主要用于激光雷达专用芯片的研发。 得益于持续的研发投入,目前禾赛车规级远距激光雷达AT128可以测200米、达到1200x128的全局分辨率;在点云数量上,AT128的点频超过每秒153万个点,公司纯固态补盲激光雷达FT120也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交付。 根据市场咨询公司Yole预测的数据,到2027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63亿美元,交付量预计将达530万台,其中近450万台将服务于汽车市场,这也意味着到2027年,汽车市场将成为激光雷达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中,中国占据了全球ADAS市场的50%份额,国内激光雷达供应商未来将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位置。
  • 《布局 | 禾赛宣布获得哪吒汽车新车型激光雷达量产定点》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10-11
    • 10月10日,禾赛科技宣布获得哪吒汽车旗下新车前装量产项目定点,哪吒汽车新车型将搭载禾赛超高清远距激光雷达 AT128,预计将于 2025 年上半年落地。 哪吒汽车是全球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先行者、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之一,致力于让高品质的智能电动汽车触手可及。在 2023 年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哪吒汽车月销持续超过 10000 台,稳居造车新势力前列,截至 9 月累计收获近 35 万的庞大用户基盘。加速全球化布局,哪吒汽车坚持“深耕东盟,登陆欧盟”的出海战略,屡次刷新出海纪录,2023 年在泰国纯电车型的月度上牌量第一、开建新势力第一个“泰国工厂”,仅用 1 款车型 13 个月,就在海外单一市场销量过万,出海版图遍及东盟、南美、中东,目前哪吒汽车的全球总部、欧洲事业部、泰国子公司、印尼子公司高效协同发展,还敲定将在香港设立国际总部,进一步深耕全球市场。 面对不断升级的、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哪吒汽车秉承“科技平权”的品牌价值观,积极响应用户期待,聚力技术创新,为新一代消费者带来更有品质、更有诚意的智能出行体验。2022 年,哪吒汽车发布了 NNP 哪吒高速领航辅助,并搭载在哪吒 S 上,为用户带来高阶智能驾驶体验。据官方消息,轻地图、无图版的城市领航辅助驾驶系统也在研发中,而哪吒汽车新车将展现哪吒汽车在电动汽车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最新研发成果。 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 张勇表示,禾赛科技是全球自动驾驶及高级辅助驾驶激光雷达的领军企业,也是哪吒汽车在智能出行技术创新领域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此次定点合作,禾赛 AT128 将在 NETA PILOT 高阶智驾系统的感知模块中起到关键作用,有力推动哪吒汽车新车型的智能出行体验升级。我期待并坚信双方未来的合作将取得重大成果,通过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让自动驾驶方案在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中落地。 禾赛科技联合创始人、CEO 李一帆表示,哪吒汽车是造车新势力代表车企之一,在车型的智能科技、全球化发展、市场化、用户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有着科技型企业的强劲冲力和市场热度。我们感到非常荣幸能够与哪吒汽车达成合作,共同助力其新车型在更多元化、更广泛的智能驾驶功能领域实现创新与突破,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安全、舒适、高效的出行体验。 禾赛科技作为全球激光雷达领域的领军企业,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与高性价比的产品。车规级激光雷达广泛应用于支持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的乘用车和商用车,以及自动驾驶汽车,并成功经过市场验证。截至 2023 年第二季度,禾赛激光雷达累计交付量超过 19 万台,彰显了禾赛出色产品力和量产交付实力。 禾赛将为哪吒汽车新车型提供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技术。AT128 是一款面向高级辅助驾驶(ADAS)前装量产车推出的车规级远距激光雷达,能实现 1200X128 的超高全局分辨率,以每秒 153 万的超高点频输出海量三维实时数据,进行 200 米(@10% 反射率)超远测距,捕捉丰富和完整的物体细节。AT128 作为 ADAS 主激光雷达,兼具性能、成本和可靠性,自 2022 年量产交付以来,AT128 已赋能多款高端乘用车型上市,累计交付量已超过 13 万台。 此外,禾赛位于上海嘉定的麦克斯韦智造中心已接近竣工,预计 2023 年底前投入运营。该智造中心拥有世界一流的激光雷达研发技术和智能化生产技术,将承担激光雷达的研发、生产、车规测试等功能模块,采用了业内非常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大量智能工业机器人,实现了 100 多道生产工序的自动化,产线自动化率达 90%。麦克斯韦能够加速禾赛产品研发迭代,及时优化生产流程,确保大规模、高质量地满足客户多元化、定制化的量产需求。 此次,禾赛科技与哪吒汽车联手创新,助力哪吒汽车新车型实现高级辅助驾驶技术升级。未来,双方也将发挥各自的优势,聚焦产品和前瞻技术,合力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及多场景应用落地,促进中国电动汽车行业不断进化、加速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