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实施洞庭湖农业生态环境整治》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12-14
  • 发布日期:2017-12-11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本报讯(记者杨娟)近日,记者在湖南省益阳市召开的洞庭湖农业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推进会上获悉,针对洞庭湖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湖南省农委确定治理目标、落实治理责任,制订《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将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整治洞庭湖区农业生态。

    “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0年底,洞庭湖区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0%,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其中,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的大型规模养殖场达到100%。并在洞庭湖区建成全面覆盖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同时,全面禁止天然水域投肥养殖,完成洞庭湖区70万亩精养池塘升级改造,实现池塘健康养殖,渔业用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湖南省农委主任刘宗林在会上表示,围绕上述目标,未来三年,湖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大力推进“五大行动”:一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行动,加快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全覆盖;二是渔业生态健康养殖行动,稳步实施池塘养殖环境标准化升级改造;三是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快消除农业环境这个“慢性污染源”;四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行动支持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处置;五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示范行动,重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和农村生态环境创建示范。

相关报告
  • 《湖南将实施“三年行动计划” 恢复洞庭湖“一湖水的荣光”》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12-14
    • 红网时刻12月7日讯(见习记者 汪衡)12月5日在益阳市召开的洞庭湖农业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推进会上,省农委副主任兰定国公布了《洞庭湖农业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面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从2018年开始,湖南将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整治洞庭湖区农业生态,恢复“一湖水的荣光”。 兰定国介绍,由于长期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资源过度开发,湖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昔日“一湖水的荣光”变成了“一湖水的忧伤”。为切实解决洞庭湖农业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加快推进洞庭湖区农业绿色发展,特制订本计划。“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涉及畜禽水产养殖、农作物药肥施用和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等方面。 兰定国表示,根据“三年行动计划”总体目标,到2020年底,洞庭湖区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0%,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其中,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的大型规模养殖场达到100%。并在洞庭湖区建成全面覆盖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同时,全面禁止天然水域投肥养殖,完成洞庭湖区70万亩精养池塘升级改造,实现池塘健康养殖,渔业用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种植业方面,到2020年底,洞庭湖区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将达到95%,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氮肥利用率提高40%以上。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化学农药使用总量减少12%以上。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回收机制,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农膜回收率达到80%。 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方面,将全面实施洞庭湖区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捕,依法打击非法捕捞作业,清理和销毁非法渔具,严肃查处电、毒、炸鱼以及乱扔乱弃病死畜禽等破坏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违法案件。此外,将对通过东洞庭湖江豚自然保护区的船舶实行限速、限行。 为了保障“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兰定国要求洞庭湖区市、县农业农村工作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扶持政策,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宣传培训,争取早日打赢洞庭湖生态环境攻坚战、推进生态强省建设。 “三年行动计划”中,还向常德、岳阳、益阳和长沙等环湖地区详细列出了7个污染方面的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了主体责任单位和监管责任单位。
  • 《到2020年,洞庭湖湿地、洲滩还原貌》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12-14
    • 洞庭湖,是中国首批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的7块重要湿地之一,也是330多种鸟类、110多种鱼类和200多种野生植物赖以生存的主要栖息地。为保护洞庭湖生态环境,11月1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就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再落实。12月5日,《洞庭湖农业生态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全面整治洞庭湖区农业生态。一场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保卫战全面打响。 ■记者 和婷婷 【蝶变】 成片欧美黑杨正在从洞庭湖消失 初冬时节,常德市、益阳市的洞庭湖畔,一场全面清理欧美黑杨的攻坚行动正在紧张进行。 11月19日,从常德传来喜讯,汉寿县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核心区5万余亩欧美黑杨已全部清理完毕,提前40余天完成任务,而此前环湖32处砂石场堆场也已全部关毕到位,309家禁养区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退养任务。 据悉,11月1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召开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电视电话会议,正式发出了打好洞庭湖生态环境保卫战、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的动员令,要求于12月31日前,将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杨树全部清理。到2020年,实现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无欧美黑杨,还洞庭湖湿地、洲滩原貌。 不只是常德,12月6日,随着南洞庭湖核心区内最后300亩欧美黑杨在电锯声中“卧倒”,洞庭湖保护区核心区内约8万亩欧美黑杨已全部清理完毕,提前完成中央环保督察要求彻底清理洞庭湖核心区欧美黑杨任务。 清除欧美黑杨只是我省大力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 近期的调度数据显示,在岳阳,洞庭湖沿岸和长江沿线目前已经全面实施封洲禁牧,29596头牛羊全部退出,且完成整治黑臭水体16处,占省定任务的80%。此外,沅江也完成整治96处排污口。 【展望】 推进“五大行动”落实“三年行动计划” 据悉,为还洞庭湖一湖清水,我省相继开展沟渠塘坝清淤、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河湖围网养殖清理等五大专项行动;实施湘北水资源配置、河湖连通、重要堤防加固等十大环境治理工程;并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清除洞庭湖水域的矮围、围网,并清淤、补水、截污、禁投,整治污染顽疾不遗余力……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12月31日前,洞庭湖专项整治必须完成的7项重点工作,包括河道采砂整治、畜禽退养、清退湿地黑杨、沟渠塘坝清淤、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业污染整治、黑臭水体整治等。 其中,在河道采砂整治方面,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我省将在年底前关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的全部84个非法砂石码头。目前,岳阳市的44个和常德市的32个非法砂石码头已全部拆除,正在进行复绿。 下一步,我省将开展砂石采运船舶整治,严格把好采运砂市场准入关,限制大功率、强运力船舶进入采运砂市场。在沟渠塘坝清淤方面,要完成1.63万公里沟渠清淤,7328口农村重点塘堰整治扫尾。 值得注意的是,12月5日,《洞庭湖农业生态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出台,提出从2018年开始,湖南将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整治洞庭湖区农业生态。到2020年,湖区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农药使用总量减少12%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未来3年,湖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大力推进“五大行动”,一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行动;二是渔业生态健康养殖行动;三是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四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行动;五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示范行动。 连线 我省开展技术经纪人绿色专题培训 12月9日-10日,湖南省技术经纪人绿色专题培训班在长沙开班,相关政府单位、节能环保企业、高等院校等相关负责人等共120余人参加了培训。此次会议旨在贯彻十九大报告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十三五”清洁低碳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记者 和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