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昆虫通常可以通过在自身激素调节下的滞育状态,以克服度过不利于其生存的季节。在这一状态中,昆虫的所有活动全部停止,其生长发育也处于滞缓状态,新陈代谢活动更是被调控抑制,这也就增加了昆虫个体对严峻环境压力的耐受性。于是,昆虫将在此种较为僵式的生理状态下度过“滞育状态”时期。在各类文献中,这种“滞育状态”的说法有很多版本,但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描述时却被批评过多地人为因素。在这里,我们向您介绍一种果蝇的转录谱特征研究结果,通过使用定向微阵列技术,能够扫描检测果蝇中1042的位点基因。并且,该研究通过短日光周期信号使发育成熟的果蝇三龄幼虫进入滞育发育状态。此外,果蝇幼虫的滞育发育状态过程将被检测研究。在分析转录谱特征的渐变过程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区分果蝇幼虫在与诱导/启动,维持,冷驯化,冷感染或与光周期信号相关的明显的滞育发育阶段。相应地,每个阶段的特征是特定基因表达的结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滞育发育概念的生理相关性。此外,我们更详细地解释了被认为对于滞育调节至关重要的几种信号传导途径的元素在转录水平的变化。研究发现,滞育终止阶段与刺激直接发育的几个阳性因子的转录水平的增强相关(20羟基蜕皮激素途径:Ecr,Shd,Broad; Wnt信号通路:笼状体,基因蛋白),这些因素在一些阴性因子(胰岛素信号通路:Ilp8,PI3k,Akt; 雷帕霉素途径的靶标:Tsc2和4EBP; Wnt信号通路:突触)上调的情况下会被所抵消。于是我们推测,这种激素的上调可能代表与终止滞育程序相关的早期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