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额逾900亿元,中俄将共建全球最大乙烯一体化项目》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9-11-19
  •   10月11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化学)与俄罗斯天然气开采股份有限公司(RusGasDobycha)在成都签署俄罗斯波罗的海化工综合体项目FEED+EPC总承包合同。中国化学董事长戴和根表示,该项目是全球最大的乙烯一体化项目,也是目前全球石化领域单个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高达1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38.85亿元)。FEED指的是承包商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设计以及施工;EPC则是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负责。据中国化学介绍,波罗的海化工综合体项目是俄罗斯Gazprom公司和RusGasDobycha公司在俄罗斯乌斯特卢加实施的大型天然气液化和加工厂计划之一,由RusGasDobycha公司独立投资建设。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等化工产品的基本化工原料,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也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关报告
  • 《中国石化最大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 预计年产值超600亿》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7-10
    • 16日,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位于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的中国石化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建成投产。  据悉,该项目是中国石化“十三五”期间投产的最大炼化一体化项目,也是目前国内生产装备国产化率最高的炼化一体化项目。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化宣布将投资2000亿元,打造茂湛、镇海、上海和南京4个技术先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炼化基地,推进产业升级,向价值链中高端进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并率先启动茂湛一体化基地建设。中科炼化是茂湛基地重要项目之一,总投资440亿元,建设有1000万吨/年炼油、80万吨/年乙烯项目及相关辅助配套工程,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600亿元,可实现年利税260多亿元,将拉动湛江市和粤西地区现有的新型塑材、电子化学品、精细化工等一系列中下游产业的新增投资超过2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自主研发的先进炼化生产装备技术在中科炼化得到广泛应用,国产化率超过95%,其中,炼油关键装置从工艺技术到核心设备完全国产化。  同时,中科炼化利用湛江天然良港的优势,自建港口码头与炼化装置的直线距离仅1000米,共有30万吨级原油码头、10万吨级成品油码头等8个泊位,年吞吐能力达3400万吨,这也是目前国内一次建成规模最大、结构形式和使用功能最多的港口。另外,成品油及化工产品可直达华南市场,又可以辐射大西南,同时可以利用临港优势,直接出口面向国际市场。
  • 《中俄最大核能合同落地总价36亿美元》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7-20
    •   中国新一批拟建核电机组将由俄罗斯合作方提供主要技术支持。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601985。SH, 下称中国核电) 于6月11日发布公告称, 中国核电与俄罗斯原子能建设出口公司 (下称俄罗斯核电) 将合作建设徐大堡3、4号机组和田湾7、8号机组, 4个机组都采用俄罗斯的VVER-1200/V491型反应堆装置, 参考电站为列宁格勒核电厂二期项目。6月8日, 中俄双方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框架合同》、《徐大堡核电站框架合同》和《中国示范快堆设备供应及服务采购框架合同》, 三份合同总金额超过人民币200亿元, 项目总造价超人民币1000亿元, 是中俄签署至今最大的核能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