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明新材料 有望替代硅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02
  • 西伯利亚联邦大学的研究人员和皇家理工学院(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同事们发现了基于钯的材料的新特性,这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二硒化钯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材料,其性能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例如,据报道,其二维形式可以有效地用于光催化 - 当暴露于阳光时将水分解成氢和氧的过程,其可以用于生产生态燃料。研究人员最近学会了如何合成PdSe 2组合物的单层和双层版本,但直到最近这些材料的优点和缺点仍然未知。研究人员首次采用了高精度计算方法,并设法研究了基于钯二硒化物的单层和双层材料的电子和光学性质,结果证明它可以吸收太阳能。 比太阳能电池中使用的硅基材料更有效。

    “ 与目前用作半导体的硅基元素相比,该材料表现出更高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因为它可以显着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钯二钯(PdSe 2)在太空船和人造地球卫星建造中,太阳能电池元件可用作独立材料,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材料效率证明了航天工业的成本,“西伯利亚联邦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Artem Kuklin说。 。

    为了进行材料特性的高精度计算,科学家们使用了位于RAS西伯利亚分支系统动力学和控制理论的Matrosov研究所的Akademik Matrosov超级计算机。

    “由于这种方法环境友好,相对便宜,”俄罗斯“太阳能”能源的份额将稳步增长。今天我国有10个“太阳能”站,总容量约100兆瓦,为0.04%俄罗斯电力系统的总装机容量。在雅库特,柴油发电机的电力成本非常昂贵,这里的太阳能装置可以大大降低能源供应的成本。我们的目标是开发更先进的材料,以便提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增加,“Artem Kuklin说。

    科学工作的结果发表在物理评论B期刊上。研究人员计划继续研究缺陷对其性质及其形成概率的影响。在学会管理缺陷后,科学家们将能够创造具有可预测特征的材料。

相关报告
  • 《科学家模拟出13种用于替代硅FinFET的材料》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20-08-22
    • 瑞士科学家对像石墨烯这样的二维材料进行了计算研究,以确定哪种材料能制造出最好的晶体管。 从100种候选化合物中,有13种显示有机会,在某些情况下,比预期的硅FinFET的效果更好。 来自苏黎世ETH和EPFL的研究小组在Piz-Daint超级计算机上结合了密度泛函理论和量子输运理论,对栅极长度从5nm到15nm的器件进行了电流-电压特性建模。 这100种候选材料是2018年EPFL团队从2018年的工作中挑选出来的,当时Piz-Daint筛选了10万份材料,找到了1825份,从中可以获得二维材料层。 从1800种到100种的筛选是基于哪个单层原子最有可能形成FET。 Piz-Daint首先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确定了材料的原子结构。据Piz-Daint所在的瑞士国家计算机中心称:“他们将这些计算与所谓的量子传输求解器结合起来,模拟电子和空穴电流流过虚拟生成的晶体管。”。它使用了由苏黎世ETH的Mathieu Luisier和他的团队开发的量子传输模拟器,其基本方法在2019年获得了戈登·贝尔奖。 由于很薄(通常<1nm),二维材料可以通过一侧的单个表面栅极进行导电控制。 “虽然所有的二维材料都有这种特性,但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合逻辑应用,只有那些在价带和导带之间有足够大的带隙才可以。” 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带隙,隧道效应将导致较大的漏电流。 该项目标是寻找能够提供3mA/μm的2d材料,既可以作为n型晶体管(电子传输)也可以作为p型晶体管(空穴传输)使用,通道短至5nm,同时不会影响开关行为。 “只有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基于二维材料的晶体管才能超越传统的硅Finfet,”Luisier说。 在符合标准的13种材料中,有些已经为人所知,比如“黑”磷和铪二硫化物。另一些则是全新的,根据Luisier的说法:例如Ag2N6或O6Sb4。 “由于我们的模拟,我们已经建立了最大的晶体管材料数据库之一。有了这些结果,我们希望能激励从事二维材料研究的实验人员去选择新材料,创造下一代逻辑开关。”Luisier说。 这项工作发表在ACS Nano杂志上,题为“超尺度场效应晶体管的材料:显微镜下的100个候选材料”。
  • 《韩国开发出新材料替代氮化镓生产蓝光LED》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3-20
    • 韩国研究人员小组开发了一种新的LED材料,该材料可以代替氮化镓生产蓝光LED。在韩国一直在努力减少其在材料和零件领域对日本的依赖的同时,取得了这一技术突破。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于3月8日宣布,KIST团队已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化合物,该化合物可替代氮化镓生产蓝光LED。该研究发表在《自然》的姊妹报告《科学报告》的最新在线版本中。 该团队使用碘化铜(CuI)化合物发出蓝光,该化合物是通过合成铜和碘制成的。研究小组说:“我们发现碘化铜半导体可以发出比氮化镓基器件高10倍的蓝光。它们还具有出色的光电效率和长期的器件稳定性。” LED需要红色,绿色和蓝色LED才能产生白光。日本已经开发出一种制造高质量氮化镓的方法来生产蓝光LED,该LED被用作智能手机,显示器,电子产品和高频设备的核心设备。 研究人员开发的碘化铜半导体可以在缺陷少的低成本硅基板上生长,因此具有使用目前可商购的大尺寸硅基板(300毫米)的优势。此外,碘化铜薄膜的生长温度类似于硅基工艺中使用的温度(低于300摄氏度),因此可以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沉积碘化铜薄膜。因此,它可以应用于低成本和简单的硅半导体工艺。 这些研究结果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该研究通过在硅衬底上生长高质量的铜卤单晶碘化铜并实现了高效的蓝色发光,首次证明了使用铜卤化合物的新型半导体材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