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密苏里大学开始扩建研究堆》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10-08
  • 密苏里大学为 MU 研究堆 (MURR) 设施扩建 47,000 平方英尺举办了奠基仪式。耗资 2000 万美元在现有 MURR 北楼新建的三层楼将扩大该设施的研究和医用同位素生产空间。10 MW MURR 是美国最强大的大学研究堆,每年有 160 万名患者受益于那里生产的医用同位素。

    密苏里大学校长 Mun Choi 表示:“新的 MURR West 设施将推动更多的研究和开发,从而改善和拯救生命。该设施将显着增加放射性同位素的产量,以治疗密苏里州和整个国家的公民。”

    MU 策展人委员会主席 Michael Williams 表示:“MURR 是该国唯一一家生产用于肝癌、甲状腺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救生治疗的四种医用同位素的生产商。这一新增功能增强了我们改善密苏里州人民和全国患者生活的能力。”

    此次扩建计划于 2024 年秋季完成,还将促进与行业合作伙伴的更多合作,并为不断增长的劳动力提供额外的空间。MURR 执行董事马特·桑福德 (Matt Sanford) 表示,新空间中进行的工作将使用 MURR 生产的同位素来完成,涵盖我们研究和制造项目的整个范围。

    一楼将为研究计划、医用同位素生产以及与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和行业合作伙伴的合作项目提供 16,000 平方英尺的空间。二楼和三楼为目前在临时建筑中工作的员工提供空间、制造支持、研发、监管文件和记录以及未来扩展的外壳空间。

    “这次扩张将确保我们继续在这里所做的伟大工作,同时我们也为我们的下一个重大计划 NextGen MURR 做准备,”桑福德说。“我们计划建造一座新的、最先进的反应堆,这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研究和同位素生产能力。这些将为我们的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和合作伙伴提供继续取得关键突破所需的工具和空间。”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81804.html
相关报告
  • 《Landslides:密苏里科学技术大学系统分析无人机在滑坡减灾领域的应用》

    •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 编译者:李娜娜
    • 发布时间:2025-07-03
    • 无人机因其操作灵活、具备近实时规划能力、成本效益高、能提供高分辨率数据输出成果以及安全性高等显著优势,在地形测绘、滑坡监测、灾害评估等领域展现出重要价值。 鉴于无人机在滑坡研究中应用的潜在爆炸性增长,密苏里科技大学研究人员总结了无人机在滑坡调查与减灾中的典型应用、关键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探讨了滑坡研究中使用的无人机平台及其搭载的传感器,评估了它们的优势和局限性,以指导选择合适的平台和传感器。深入分析了无人机在滑坡调查三个主要领域的应用:滑坡测绘、滑坡监测和滑坡灾害评估。无人机在滑坡识别与制图阶段可实现厘米级分辨率的正射影像和三维地貌重建,极大提升调查精度;在滑坡监测方面,搭载多光谱、热红外和LiDAR传感器的无人机可实现多维度变化检测,支持变形监测和体积估算;在应急响应中,无人机具备快速覆盖灾区、提供实时影像和数据共享的能力,成为地面调查的重要补充;目前无人机应用仍面临传感器搭载能力、空间覆盖有限、数据处理标准化等技术挑战。 该综述全面总结了无人机在滑坡研究全周期中的应用经验和技术发展。研究结果为后续无人机系统在滑坡监测与灾害应急中的应用提供了系统化参考,明确了未来研究的关键方向,如多源传感器集成、高效数据处理和智能化监测,对于提升滑坡调查效率、推动减灾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Landslides》[1]。 [1] Applications of UAV in landslide research: a review
  • 《日本投资100亿日元扩建三大核心聚变能研究设施》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22
    • 为实现有望成为下一代能源的核聚变发电,日本政府决定大幅扩建国家三大核心研究机构。约100亿日元将被用于开发技术验证所需设备,包括检查发电设备耐久性的装置。政府还计划鼓励企业积极运用该技术,助力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并着眼于其商业化发展。 核聚变是发生在太阳内部的反应,原子核结合能产生巨大能量。据称,一克核聚变燃料产生的能量相当于燃烧八吨石油。与涉及核裂变链式反应的核能发电不同,核聚变失控风险较小,安全性较高。同时,它作为无碳能源,发电过程不会排放二氧化碳,目前世界各地的开发竞争正日益激烈。 依据反应方式差异,核聚变发电主要有三种方法。在日本,量子与放射科学技术研究所(QST)、国家核聚变科学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研究所和大阪大学激光工程研究所,在每种方法的开发中均发挥核心作用。不过,这些机构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尚未具备实际应用前景。 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文部科学省和内阁府将在本财年斥资约100亿日元,扩建包括QST的六所村聚变能源实验室在内的三个机构设施,加快推进各项技术论证,争取早日实现实用化。具体而言,将安装设施测试将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热量的设备的耐久性,还计划改进加热燃料的激光照射装置。 近年来,国内外涌现出众多致力于实现核聚变发电商业化的初创企业,私人资金也开始进入此前由政府主导的研发领域。尤其在美国,吸引巨额投资的龙头企业发展迅速。 为促进产业发展,日本政府将有偿向民间企业开放扩建后的核心设施,用于企业难以独自完成的大型设备实验,以及演示维持长时间核聚变反应所需的技术。 关于核聚变发电,政府将很快修改旨在实现国内商业化的国家战略,计划将实现目标日期从“2050年左右”提前至“2030年代”。由于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私营部门的力量,核心机构将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中心。 近年来,全球参与核聚变发电开发的新兴企业不断增多,日本也涌现出多家此类企业。扩大核心研究机构规模并向民间开放,旨在将核聚变发展成为新兴产业,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 核聚变发电是先进技术的复杂组合,控制核聚变反应的设备要求加工精度达到万分之一以下,部分部件还需耐几千度高温。其发展需要大规模资金投入,在美国,一家旨在2030年代初实现商业化发电的初创公司已筹集超20亿美元资金,而日本投资规模较小,无法自行组装大型实验设备。 日本核聚变发展的传统重点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该反应堆由日本、美国、欧洲和其他国家在法国建造。然而,由于发现缺陷,该计划被推迟,目前计划于2034年开始运营。 核聚变发电是将燃料氘或氚加热到1亿度以上,发生核聚变反应,将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热能,进而产生电能。其反应堆类型包括利用超高温等离子体进行反应的“托卡马克型”和“螺旋型”,以及用激光加热燃料的“激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