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Bank乙肝药物增强HBeAg阴性患者抗病毒效果》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8-03-16
  • 3月14日,美国Spring Bank制药公司宣布,公司首席医学官Nezam Afdhal将在2018年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PASL)年会上作口头报告,介绍正在进行的2期临床试验“ACHIEVE”A部分中25毫克和50毫克队列的综合研究结果。该项研究对药物inarigivir soproxil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治疗进行了评估。正在开发中的inarigivir是一款口服选择性免疫调节剂,可作为乙肝联合治疗的潜力组分,公司开发目的是以简单、安全和选择性的方式大幅度提高乙肝功能性治愈率。两个低剂量组的所有患者均完成了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由吉利德公司销售,商品名为Viread)每日300毫克,持续12周的序贯给药。

    前两组inarigivir单药治疗12周及24周的数据显示,HBV DNA、HBV RNA以及HBsAg这些病毒标记物获得显着减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在APASL上公开的数据包括前连个低剂量组中30名接受inarigivir治疗的患者和8名安慰剂患者数据。Inarigivir单药强效抗病毒应答(被定义为HBV DNA减少>1log10,HBVRNA减少>3log10(或检测不到)在8名患者中被观察到。此外,在基线低病毒负荷的病人身上观察到抗病毒作用增强(标准为HBsAg<104和HBV DNA<106)。在这些初始低剂量的inarigivir治疗患者中,PK与抗病毒效果之间存在剂量依赖关系。此外,在第12周改用富马酸地诺福韦300毫克与HBV DNA水平显着减少相关联,但如预期,对进一步减少HBV RNA几乎没有影响,这可能表明inarigivir作为一种直接抗病毒药物,在阻止HBV RNA壳体化以及作为免疫调节剂对刺激免疫介导的ccccDNA清除方面具有重要的双重作用机制。

    公司首席医学官Afdhal表示:“当检查11例接受了inarigivir 25毫克或50毫克单药治疗的HBeAg阴性患者时,我们发现其结果比HBeAg阳性患者的应答率更高,在12周治疗结束时,55%的患者HBV DNA下降>1log 10,而HBV RNA下降>3log 10。另外,30例患者中有9例在过渡到富马酸替诺福韦用药后在第12周或24周出现了>0.5 log10的HBsAg下降,这再次彰显了inarigivir作为乙肝病毒功能治愈的基础治疗的潜力。”

    Spring Bank还宣布,公司将很快结束临床2期ACHIEVE试验A部分第三组(100毫克)单药治疗的最初12周的病人治疗。经数据安全监测委员会审核批准后,Spring Bank预计将于2018年上半年开始招募第四批(200毫克)患者。

    正如以前报道的那样,Spring Bank与吉利德公司进行了临床试验合作,根据这项合作,吉利德正在资助并进行一项临床2期试验,以评估inarigivir和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吉利德销售,商品名vemlidy)联用治疗乙肝患者的疗效。类似于ACHIEVE试验B部分的试验方案,该合作进行的2期试验方案涉及12周的inarigivir(50毫克)和Vemlidy的联合用药。治疗后,所有患者将接受为期36周Vemlidy的单药治疗。吉利德最近已开始这项临床试验的inarigivir 50mg+Vemlidy队列研究,预计这项研究的结果将在2018年下半年公布。

  • 原文来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19089.html
相关报告
  • 《乙肝患者注意了!史上最好的乙肝新药Vemlidy标签更新了,中国或年底上市》

    • 来源专题: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8-07-17
    • 2018年7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制药巨头吉利德(Gilead)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近日批准抗病毒药物Vemlidy(tenofovir alafenamide,TAF,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富马酸)标签更新,纳入长期安全性数据,以及当TAF作为三合一HIV复方药物Odefsey(rilpivirine/emtricitabine/tenofovir alafenamide,R/F/TAF)固定剂量组合的一部分时Vemlidy与吉四代丙肝药物Vosevi(sofosbuvir/velpatasvir/voxilaprevir)的新的药物相互作用数据。 Vemlidy是一种新型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已获美国、欧盟、日本批准,用于伴有代偿性肝病的慢性乙型肝炎(HBV)成人感染者的治疗。在中国,Vemlidy有可能会在2018年底之前获得批准。 Vemlidy是吉利德已上市药物Viread(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的升级版。在临床试验中,TAF已被证明在低于TDF十分之一剂量时,就具有非常高的抗病毒疗效,同时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可改善肾功能和骨骼安全参数。 乙肝是一种慢性病毒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Vemlidy的上市,提供了一种安全性大幅改善的治疗方案,将促进乙肝患者的长期护理。据估计,在全球范围内,有多达3.5-4亿乙肝患者,该病可导致肝硬化,是全球80%原发性肝癌的直接病因。中国是乙肝大国,据保守估计,全国13亿人口中有1亿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全球乙肝携带者总数的1/3,而且我国乙肝发病率还在持续上升。 现在,Vemlidy处方信息的《不良反应部分》将包括来自GS-US-320-0108研究和GS-US-320-0110研究中伴有代偿性肝病的乙肝成人患者继续接受最初盲法治疗直至完成120周治疗以及乙肝成人患者从第96周至120周接受开放标签Vemlidy治疗的汇总安全数据。第96周分析显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0%)为头痛。因任意严重程度不良事件导致Vemlidy或TDF停药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5%和0.9%。第120周分析显示,在继续接受盲法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的安全性与第96周观察到的安全性相似,在第96周至120周开放标签期维持Vemlidy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的安全性与第96周由TDF切换至Vemlidy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的安全性相似。 此次标签更新中也纳入了与肾脏实验室变化和骨密度(BMD)效应相关的安全性数据。在汇总分析中,Vemlidy治疗组eGFR从基线至第96周的中位变化为-1.2毫升/分钟,TDF治疗组为-4.8毫升/分钟。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评估的腰椎BMD和全髋关节BMD, Vemlidy治疗组腰椎从基线至第96周的平均百分比变化分别为-0.7%和-0.3%,TDF治疗组分别为-2.6%和-2.5%。标签更新中还包括了研究108和研究110中Vemlidy和TDF治疗组实验室异常(ALT,LDL-C,糖尿,AST,肌酸激酶,血清淀粉酶)的发生频率。 此外,Vemlidy处方信息的《药物相互作用部分》也已更新,纳入吉三代丙肝药物Epclusa(sofosbuvir/velpatasvir)和吉四代丙肝药物Vosevi与Vemlidy没有临床上显著的相互作用。
  • 《直接抗病毒药物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及更多获益》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4-28
    • HCV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用药广泛用于HCV感染的治疗,但这一疗法治疗效果有限,并且具有很强的副作用。HCV小分子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并有望最终完全取代干扰素疗法。近期发表在Medscape上的一篇述评介绍了直接抗病毒药物在真实世界人群中的疗效,直接抗病毒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改善作用,以及他汀类药物降低失代偿和死亡风险的作用。医脉通编译如下,以飨读者。 现实世界的HCV患者群体的治疗结果经常与严格控制的临床试验中观察的结果不一致。为了弥补观察与应用之间的知识缺口,对真实的治疗结果的不间断的研究对于确定临床疗效是非常重要的。 Trio Health是一个与美国的医学学术中心、社区医生和专业药房有合作关系的疾病治疗公司,旨在优化HCV患者的治疗。Dieterich 和他的同事们对Trio Health项目中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从而评估12周的SOF ± SIM方案在现实世界中不同类型的HCV患者中的效果。分析仅限于955位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之间开始12周的治疗过程的患者。治疗均是在142个社区级和学术性临床中心展开的。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岁,19% 患者年龄大于65岁,59%的患者为男性,平均体重指数(BMI) 为28.7 kg/m2.基因型为1型的HCV占74%,2型占22%,3型占1%,4-6型占3%.这些患者中,43%的患者以前治疗过,35%的患者对治疗不敏感。30%的患者存在肝硬化。 总体治疗中断率为5%.现实世界的临床实践中,12周持续病毒学缓解率为79%(意向治疗分析)和88% (原始记录分析),低于临床试验中的持续病毒学缓解率。 直接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 慢性HCV感染与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的出现有关。根除病毒会降低这些风险吗? Pedersen和他的同事们在单纯HCV慢性感染的、应用包含SOF或SIM的方案进行治疗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评估了直接抗HCV治疗对代谢综合征的效果。连续入组的患者应用以下治疗方案之一:PEG+SOF+RBV, SOF+RBV,或 SOF+SIM.治疗前伴随的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98%的患者到达了治疗终点(例如检测不到HCV RNA)。在达到治疗终点时,记录的整个研究队列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明显降低。在亚组分析中,肝硬化的患者体重指数、收缩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明显降低。应用不含干扰素方案的患者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和总胆固醇浓度明显降低。研究者们总结,直接抗HCV治疗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 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可以降低失代偿和死亡的风险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从而提高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的生存率。Mohanty和他的同事们回顾了VA临床登记的病例,从而评估他汀类药物对HCV感染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失代偿和死亡的益处。 研究者们找出了一个单纯HCV感染的、代偿期肝硬化并且以前未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研究队列。新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与5个以上的、习性相似的、不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相匹配。应用与他汀类药物有关的变量计算习性评分:人口统计学特点、历年的随访、他汀类药物服用的场所、服用的模式、脂质检测的数量和类型、实验室数据(包括肝功能检测)和合并疾病。根据第九版国际疾病分类,失代偿的定义为一位住院患者或2位门诊患者出现了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腹水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40,512位HCV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中,共有2802位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685位使用他汀类药物的HCV感染者与2062位习性相似的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HCV感染者相匹配。 他汀类药物的使用能够降低失代偿或死亡的风险。在对年龄和Child评分进行校正后,结果仍是如此。研究者们总结,HCV感染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使肝功能失代偿和死亡的风险降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