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验收》

  • 来源专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知识集成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魏韧
  • 发布时间:2019-11-08
  • 11月28日-29日,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简称“凤凰工程”)通过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组织的国家验收。凤凰工程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北京市政府、总后勤部和教育部共同投资,军事医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共同建设的一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电镜为主的复合结构蛋白质组解析系统及功能蛋白质组研究系统的部分设施由清华大学(简称“清华基地”)负责实施。清华大学常务副书记姜胜耀,凤凰工程首席科学家、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志新院士,凤凰工程总工程师、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施一公院士出席验收会并致辞。

    验收专家组由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军事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档案局、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师范大学等17家单位的19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经现场考察建设情况、查阅资料及质询讨论,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凤凰工程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设计指标,整体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蛋白质组学与结构生物学平台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清华基地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冷冻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及结构生物学研究平台,全部仪器已试运行并7天24小时面向校内外开放服务。截至目前,清华基地已为150余个国内外单位提供技术支撑,依托清华基地设施,科研用户取得了一系列尖端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在《细胞》《自然》《科学》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文章66篇,获得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5项,支撑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4项。

  • 原文来源: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59/2018/20181213103106596808657/20181213103106596808657_.html
相关报告
  • 《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国家验收》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18-12-03
    • 29日,总投资12亿余元的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的建成并投入运行,将为国内外生命科学和健康产业的发展再添强劲原动力。 该设施汇聚了生物质谱、生物大数据与超级计算、冷冻电镜等尖端技术平台,为深度解析蛋白质组及蛋白质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全景式揭示人类、重要动植物与微生物等生理、病理、药理、毒理等相关分子机制,提供高通量分析、高时空分辨、高复杂度覆盖、大数据解析、智能化知识发现等一站式综合技术体系。 该设施将为通量发现与重大疑难病症的诊断、预防、治疗紧密相关的功能蛋白质和药物靶标提供独到的强大技术支撑。据不完全统计,该设施调试运行3年多来,已直接支撑了近400项国家级课题研究,产出了300余篇国际权威杂志的高水平科学论文、100余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项目首席科学家贺福初院士和王志新院士表示,蛋白质科学是生物科技与信息科技的交叉学科,是未来科技的战略制高点。该设施将努力建设成为国际生命科学领域高端人才的集聚和培养平台、国际生命科学重大发现的发射塔、国际化生命科学大数据中心、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PDPM)的全球策源地。
  • 《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向全球开放提供新冠病毒全部蛋白的表达质粒》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7-01
    • 为了增强我国快速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蛋白质设施)建立了我国自己的蛋白质库,所有新冠病毒编码的29种蛋白质的表达质粒的构建已经全部完成,由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蛋白质库进行存储和分发,6月17日起面向全球开放并提供服务,以实现蛋白质资源的快速共享,助力新冠肺炎病毒的防治研究。 蛋白质库一期以蛋白质表达质粒库为主,提供蛋白质表达质粒的存储和寄送服务。新冠肺炎病毒的基因组不到3万个碱基,能够转录29种蛋白质,有16种非结构蛋白(NSPs)、4种结构蛋白和9种辅助蛋白。其中,非结构蛋白中NSP7、NSP8和NSP12形成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复合物,在病毒的复制和转录周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NSP5是3C蛋白水解酶,可以使大多数其他NSP蛋白质从蛋白链上解放出来,被认为是抗新冠肺炎病毒药物研究的重要靶点;4种结构蛋白S,E,M和N形成冠状病毒外层,保护内部的RNA,刺突蛋白S可以帮助病毒入侵细胞。针对这29种蛋白质的研究对致病机理解析、疫苗研发、试剂检测及抗体和药物的研发都至关重要。 经饶子和院士等科学家们实验室的质粒捐赠和支持,所有新冠病毒编码的29种蛋白质的表达质粒的构建已经全部完成,面向全球开放并提供服务。 新冠肺炎病毒的29种蛋白质 蛋白质设施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集成了具有不同空间和时间分辨率的仪器和设备,拥有自动化蛋白质制备系统、蛋白质结构与动态分析系统、蛋白质核磁共振分析系统、冷冻电镜分析系统、蛋白质修饰与相互作用分析系统、分子影像系统和数据库与计算分析系统等九个研究系统。蛋白质设施将全力推进基于张江实验室大设施群的新技术突破,整合型结构生物学,以及蛋白质从头设计和应用,在不断创新中实现跨越和发展。同时,蛋白质设施将聚焦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充分发挥大科学设施平台效能,全面支撑我国蛋白质科学研究工作,为科学家们带来更多实用好用的技术,引领蛋白质科学研究新技术发展,并聚集培养蛋白质科学研究的尖端人才,建立国际一流的蛋白质科学研究基地。 附: 共享方式: 共享序列信息 共享质粒(邮寄) 共享渠道: 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将为您提供新冠肺炎病毒相关的蛋白质表达质粒样品及DNA序列信息,请填写以下表单索取资料。或者邮件发送至proteinbank@sari.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