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油国协同发力 国际油价触底反弹》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4-29
  • 4月国际石油市场飞出“黑天鹅”,4月20日WTI5月原油期货价格跌入负值。专家称负油价是明确警告,或迫使产油国进一步减产。据媒体最新报道,沙特阿美公司已经在5月1日之前开始减产,并将提前实现850万桶/日的产量目标。此外,科威特、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也表示将立即开始削减石油产量。

    经历了4月20日“黑色星期一”、以-37.63美元/桶的结算价刷新历史的WTI原油期货迎来全面大幅反弹。4月21日,WTI5月原油期货价格上涨47.64美元,涨幅达126.6%。截至4月24日,WTI和布伦特价格涨幅缩窄,WTI原油期货上涨2.67%,报16.9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0.52%,报21.44美元/桶。

    欧佩克22日发布推文称,部分OPEC及非OPEC产油国的能源部长召开了紧急视频电话会议,就20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跌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讨论与磋商。但是该官方消息并未提及任何与救市有关的新政策。产油国在会上重申此前的减产承诺,并同意定期召开类似会议讨论市场局势。

    有消息称,一些国家在会议中表示,希望提前履行OPEC+产油国达成的减产协议,而不是按原计划5月1日执行协议。国际能源署(IEA)署长法提赫?比罗尔4月22日表示,OPEC+可能考虑进一步减产以平衡石油市场,建议其尽快减产。

    史无前例的油市震荡下,三大产油国接连表态,以期稳定国际原油市场,保障原油企业运转。

    沙特阿美已于4月20~24日当周开始原油减产,以达到850万桶/日的协议目标,这大大早于OPEC+此前定下5月1日的减产起始日期。公司还表示并不排除进一步加大减产量。另据《华尔街日报》消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沙特阿美高管表示,沙特目前面临严重的储油危机,部分油田已经陷入停摆,比如加瓦尔油田(Ghawar)等。该人士表示,沙特的石油储存空间被迅速耗尽,这迫使沙特阿美考虑出台阻止油价暴跌的新措施。

    美国政府将划拨资金支持本国石油企业。4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正在研究支持美国石油生产商的新途径,已经下令美国能源部和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制定计划,通过划拨资金的方式,保障美国国内原油企业运转。数据显示,美国石油产量也已自高位下滑90万桶/日,钻井数量也下降至378口,为2016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财长努钦22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预测油价将在夏季上涨,并在8月份回升到30美元/桶。

    俄罗斯表示做好了应对市场激变的准备。21日,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没有必要夸大当前的原油市场形势,相关各方正在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如有必要,将拥有一切手段作出反应。塔斯社引述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说法称,目前全球处于原油需求下降最剧烈阶段,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减少2000万~3000万桶/日,OPEC+和其他产油国的石油减产,在5月可能达到1500万~2000万桶/日。

    值得一提的是,墨西哥成为油价下跌但却并未蒙受损失的赢家。墨西哥总统安德烈斯22日表示,墨西哥通过资本市场上的油价对冲锁定1500亿比索(约合62亿美元)利润,有望弥补原油出口收入损失。按照墨西哥财政部的说法,墨西哥原油出口一揽子价格的期权协议价为49美元/桶,这一价格相当于布伦特原油期货60~65美元/桶水平。据彭博社报道,墨西哥曾依靠这一市场策略数次在油价暴跌中逆市赚钱:2009年获利51亿美元,2015年获利64亿美元,2016年获利27亿美元。

    此外,科威特23日表示,在5月1日新减产协议生效前,已开始削减对国际市场的石油供应。在其他石油生产国中,也有些已经开始减产。据尼日利亚当地媒体《PremiumTimes》报道,由于原油储存空间非常紧张,尼日利亚已经开始减少产量。阿尔及利亚在不久前的OPEC+非正式会谈中就已表示其供应将立即削减。

    产油国的举动是否足以抵消需求疲软尚不清楚。能源对冲基金(AgainCapitalLLC)合伙人约翰?基尔达夫(JohnKilduff)表示,业内对当前的超低油价做出了真正的反应,创造了一些油市复苏的萌芽,使油价得以小幅反弹,但略高于15美元/桶的油价还是让人无法满意。

    由于当前世界疫情蔓延,对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影响可能仍在继续扩大。即使后续OPEC+再度达成协议,考虑到减产量过大与供需平衡问题,主要产油国中进行配额的难度也将加大。另外,当前原油库存量很大,华尔街见闻报道称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石油供应过剩,每周有5000万桶石油进入油库,相当于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加在一起的使用量。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加州海岸外聚集着30多艘用来临时存放多余石油的巨型油轮,因疫情影响无处可去,只能暂时漂在海上。在高库存以及需求不断降低的双重压力下,短期内油价低位运行仍是大概率事件。

相关报告
  • 《全球油服行业触底复苏》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1-03-11
    • 今年以来,在欧佩克+减产利好下,国际油价稳步站上60美元,3月5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升至每桶69.36美元,创下近14个月来的高点,给全球油气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尤其是对油价较为敏感的油服行业,更是有着积极的反应。贝克休斯数据显示,2020年10月以来,北美活跃钻机数量从低点的240余台,逐渐上升到今年3月5日的403台。和过去油价低谷时期相比,过去一年油服行业经历的“极寒”,有怎样的特点?油价抬升,是否意味着油服行业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回暖复苏?   油服的业务量短时间里大幅下降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石油公司计划将勘探活动的资本支出在2019年的基础上下调40%。其中,勘探投资见效周期长,是缩减资本支出的主要领域。上游投资的下滑,直接造成油服业务量的大幅下降。例如,贝克休斯统计的2020年1月3日北美活跃钻机数量有796台,到8月份就跌到不足250台,创下了行业有数字记录以来的最低点,可谓是断崖式下跌。相应地,2020年全球钻井数量为5.6万口,比2019年下滑了21%。   业务量大幅下降,直接影响到油服企业的经营业绩。雷斯塔能源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油服设备的销售额从2019年的160亿美元下降到100亿美元,而且多数集中在成熟的油田区块上。同时,全球三大油服企业斯伦贝谢、贝克休斯和哈里伯顿出现罕见的3个季度连续亏损。2020年全年业绩惨不忍睹,斯伦贝谢亏损105.18亿美元,贝克休斯亏损99.4亿美元,哈里伯顿亏损29.45亿美元。   亏损背后是业务下滑,这也在三家企业公布的财报中得到印证,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北美地区业绩下滑带来的影响。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当属哈里伯顿,第三季度,该公司在北美地区的收入同比下降了67%,而2019年,哈里伯顿一半以上的业务都来自北美地区。   在业绩下滑的巨大压力下,油服公司不得不开启前所未有的“瘦身”,甚至“断臂求生”。2020年油服行业上演了裁员百万的一幕,裁员量占到全行业的1/5。9月份,斯伦贝谢宣布放弃北美的页岩压裂业务,将其在北美页岩压裂业务出售给Liberty油服,通过剥离资产减轻经营压力。   越来越多油服行业和研究油服行业的人意识到,2020年低油价的冲击,并不像历史上的“周期性”事件,而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标普一针见血地指出,“受多重因素影响,油气勘探和开采公司正在控制开支,这将减少对油田服务的需求,油服公司再也无法回到2014年时期的高利润率时代。”雷斯塔能源的专家也表示,“2020年过后,全球油服行业可能需要经历4年的恢复期。” 油服巨头看好行业回暖    在全行业经历了千亿美元级别的亏损后,斯伦贝谢终于在2020年第四季度率先实现了盈利。与此同时,贝克休斯也扭亏为盈,哈里伯顿则顺利实现营收上涨。自此,三大油服巨头经营业绩同时扭亏,是油服行业整体回暖的显著信号。   目前油价站上“新高地”,石油公司开始加大油气投资和生产力度,油服公司亦得以“翻身”。多家油服企业的信心得到提振,对今年全球油气市场的复苏持乐观态度。多家油服企业的高管表示,在欧佩克+减产、各国大规模使用新冠疫苗等因素的推动下,预计今年全球油气行业将显著回暖,上游投资有望起底回升,油服行业也将走出“谷底”。目前,随着北美钻机数量的缓慢回升,油服相关的就业岗位正在增加,前期被裁的岗位已重新开始招人。     雷斯塔能源也认为,油服行业将于2021年启动复苏,2022年和2023年复苏逐渐加速。届时,油气行业资本支出有望达到6200亿美元,比肩疫情前的支出水平,而最先受益的将是钻井服务,随后其他环节将跟进。报告同时还预测,海上部分将最早回暖,随后是陆上油气,最后是页岩油气。   从整个市场划分来看,2021年北美以外的油气市场将迎来更加强劲的复苏。因为油服企业对于美国页岩气的投资已大幅减少,并将投资大量转向其他市场。根据今年1月斯伦贝谢公布的2020年财报,该公司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客户在美国以外油气田的支出将有所增加。彭博社也称,2020年北美以外地区油气钻井活动情况相对较好,但要恢复仍需要更长时间。 加快向油服行业新业态转型 变局中开新局 在行业艰难时期,油服企业只有大力变革方能觅得曙光。2020年5月,斯伦贝谢完成业务重组,原有的17条产品线调整为4个新的业务部门,分别是数字与集成、油藏性能、油井建设和生产系统。调整后,斯伦贝谢将告别原来追求企业规模和全行业全方位发展的思路,转而走向集约化的发展道路。2020年第三季度,斯伦贝谢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重塑,实现了高于资本成本的回报。今年1月,斯伦贝谢宣布今年的重点是提高油井建设、数字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利润率。   同样的“自我革命”也在其他几个国际油服企业上演,贝克休斯公布18亿美元的重组计划,通过业务调整,实现每年节省7亿美元的成本,增加了自由现金流。全球第四大油服工程巨头TechnipFMC主动“分家”,拆为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分别专注于水下生产系统和能源工程项目。   除了业务重组外,油服业务把加快数字化转型作为未来竞争的重要手段。尤其是2020年经历的“惊涛骇浪”显著加快了这一进程。2020年环境特殊,油服企业部署数字化的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蔓延,而并非是业务本身需要。数字化技术中,远程操控一类的技术发展比较快,而着眼于优化钻井和提产的技术应用会迟缓一些。   在全年持续不景气的周期环境下,实现持续降本的手段很有限,对于油服施工方和供应商来说,数字化就是降本的有效手段之一。只要现金流没有那么紧张,一些油服企业就会尝试使用这些新的数字技术,相对来说,在工作量不足的时候,试错的机会成本比较低。   事实上,斯伦贝谢、哈里伯顿都关注到,油服行业收入下滑的大背景反而会加速数字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远程控制。因为运用远程控制能大大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而且这个领域,油服企业的潜力还很大。   斯伦贝谢在2020年第一季度就提出要加大数字化转型,到今年3月份要实现六成以上的作业施工都能远程操控。2020年9月,斯伦贝谢公司、IBM公司和红帽公司(RedHat)宣布合作,以加速油气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基于RedHatOpenShift容器平台上构建的IBM混合云技术,提供在全球范围内访问斯伦贝谢的勘探与生产云环境和智能认知应用的渠道。   目前,斯伦贝谢已开发出DELFI平台,施工队伍和地质科学家坐在家里就可以知道前方的所有数据情况,能源行业专业人员可以通过访问开放的API来一起协同工作。哈里伯顿云系统服务业务同样迎来增长,哈里伯顿将钻井数据分析和策略应用全部搬上云端,帮助二叠纪的钻井智能化分析数据、重构梳理,自动提升钻井作业效率,提高产量,实现数据驱动下的井筒全生命周期分析。进入2021年以来,油气市场复苏势头向好。经过过去一年考验的油服行业,将会展现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石油市场显现复苏前景但仍需谨慎    年初以来,新冠疫苗接种范围逐步扩大和全球经济逐渐复苏,拉动了全球石油需求,同时,欧佩克+坚持减产严控石油供应,共同支撑国际油价持续上涨。3月5日,WTI期货涨至66.09美元/桶,布伦特期货涨至69.36美元/桶,石油市场显现出良好的复苏前景。石油需求改善是石油市场复苏的根本所在。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阿敏·纳瑟尔在上周举办的“剑桥能源周”上表示,全球石油需求已恢复到约9400万桶/日,到2022年可能达到9900万桶/日。他说,中国、印度和东亚的经济正在改善,在西方国家部署疫苗是“令人乐观的理由”。“需求和市场将从此开始持续改善,特别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国际能源署(IEA)最新石油市场报告显示,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540万桶/日至9640万桶/日,将恢复去年因疫情损失量的60%左右。尽管预计今年第一季度石油需求将从去年第四季度的低点下降100万桶/日,但更有利的经济前景将支撑下半年需求的增长。   欧佩克认为石油市场前景总体上是积极的,欧佩克秘书长穆罕默德·巴尔金多表示:“与一年前相比,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疫情引发的冲击而出现GDP和石油需求危机的日子看来已经过去了。”但欧佩克的乐观是谨慎的,其也意识到疫情仍可能引发下行风险。欧佩克+在3月4日举行的部长级会议决定,4月将维持现有减产协议,仅仅允许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分别小幅增产13万桶/日和2万桶/日。沙特更加保守,将3月底到期的100万桶/日自愿减产延长至4月底。欧佩克+不增产的消息极大提振了市场情绪,WTI油价和布伦特油价随后连续两日大幅上涨。   如今,欧佩克+已从市场上截留了数十亿桶石油,并且新疫苗带来的乐观情绪已遍及全球,供应形势终于开始趋紧。美国石油市场一直备受关注,其石油库存现在已经恢复到5年来的平均水平,这表明供需平衡即将到来。“当观察供需平衡时,我们看到2021年将出现复苏,2022年市场将更加平衡。”贝克休斯首席执行官洛伦佐·西蒙内利3月1日表示。在加速接种疫苗、政府刺激措施和持续的供应纪律(欧佩克+成员国和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的共同作用下,多家机构上调了油价预期。美国银行预计油价将以30年来最快的速度增长,未来5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将在每桶50美元至70美元之间。巴克莱银行预计,今年全球原油交易基准平均价格达每桶67美元,因为美国原油库存恢复正常,美国页岩行业对油价上涨的反应减弱。惠誉将2021年油价预测从每桶58美元大幅上调至每桶64美元。上调油价预测反映了年初至今未曾预料到的强劲势头,也反映了他们对疫情后复苏日益乐观的预期。然而,复苏前景并非万无一失,穆罕默德·巴尔金多反复强调需要谨慎管理石油市场。欧佩克联合技术委员会的一份文件显示,市场应该保持谨慎的乐观情绪,因为现货市场和宏观情绪存在潜在不确定性,包括疫情突变的风险。最近油价的上涨可能更多是由金融参与者引起的,而不是石油现货市场基本面的改善。   此外,石油市场长期走向与行业前景密切相关。油气勘探和生产公司在过去10年中面临的连续低迷加速了能源转型,增加了对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社会和监管需求。这对全球油气上游投资组合的弹性构成了压力。雷斯塔能源的评估显示,长期来看,能源转型可能给油价带来的下行风险高达10美元/桶,这意味着如果能源转型加速,未来油价可能会比正常情况下低10美元/桶。
  • 《DOP:市场有望触底反弹?》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9-11
    •   鲁西化工因装置因素,辛醇上调100元至9100元/吨,为处于阴跌态势的下游DOP市场带来一阵东风,局部低价现象有所减少,试探挺价态度渐生。但在需求弱势制约下,辛醇个别低价上调带来利好有限,DOP涨势并不全面。目前已经进入黄金九月,那么DOP市场能否在传统旺季有所发展,中宇资讯将作以下分析。   理论旺季与实际旺季差距明显,DOP行情仍多呈现阶段性。在外围利空,内需不足局面下,传统旺季已然成为一个代名词,旺季不旺已经常态化。虽然进入九月,但环保因素影响依旧,终端PVC软制品行业产销受限,对DOP刚需常态。目前鲁西辛醇涨势带动部分探涨,但波动窄幅,虽然不乏买涨情绪下带动业者参与市场活跃度提升,但基于谨慎情绪及下游行业限制,持续时间及空间恐将受限。   进入九月,对于DOP行业供应存增加预期。8月份市场在主流厂家检修因素炒涨下迎来一波涨势,但进入九月份,货少支撑作用逐步削弱,虽然仍有厂家装置在环保因素下处于停车状态,但亦是有恢复生产情况:镇江联成产量提升,杭州宇田、宁波联昌恢复生产,加之进口货源的陆续到港,国内供应将有叠加,受环保制约,终端需求受限,而贸易商亦是谨慎,故行业供需格局仍多倾向过剩。   至于成本方面,苯酐持续回调,为DOP行业大幅让利,加之辛醇亦有跌势,DOP行业现阶段在成本线附近动荡。但目前苯酐行业低价基础上存倒挂现象,预计跌势空间不大或有企稳;而辛醇获利空间亦是萎缩,加之鲁西的领涨,预计不乏稳健,故成本仍有一定作用,但基于DOP行业亏损空间收窄,成本作用亦是有所削弱。   综合而言,9月初期,基于行业供应处于增加初始状态,且原料辛醇涨势引领,不乏带动趁势挺价。但在终端难有实质改善,环保长周期影响下,内需仍多呈现不足,预计短线仍有一定探涨,但受制于需求,仍多呈现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