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五次合作协调会在肥召开。会上,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共同签订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外事侨务部门合作框架协议》。》》》推荐阅读:合肥曙光南路将变身为“小隐于野”街区 年底或试运营
协调会上,贯彻落实了第五届会商会精神,通报了长沙、武汉、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四年来的合作情况,并就2018年会商会、新一轮合作行动计划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沟通协商,达成共同推进的共识。会议决定将于2018年9月底由长沙承办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六届会商会。
交通基础设施互通互联
四城市从最初的“刚刚相识”到现如今的“紧密合作”,期间凝聚了众多部门的付出与心血,在不断的“常来常往”中,省会城市会商会机制不断得到深化。四省会城市正加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通,不仅在铁路大通道建设上发力,水路和公路等方面也将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
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年,四市将着力打造集铁路、公路、水路以及城市交通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主通道的多层次区域综合交通网络。
铁路建设方面,重点推进武广高铁复线(武汉至衡阳)、渝长厦高铁(长沙至赣州)、沪汉蓉高铁(合肥至武汉)、昌景黄铁路(南昌至景德镇至黄山)、沿江高铁,共同争取铁路总公司加快启动常岳九铁路前期工作。
公路建设方面,重点推进S9 (武阳高速武汉至南昌快速通道)、国道G234 (湖南至湖北段)、G240 (湖南至湖北段)、G354(湖南至江西段)建设,谋划研究G4212 (合肥至安庆)、G50(黄梅至武汉)和G70 (黄梅至南昌)高速公路扩容改造。航道和港口项目建设方面,大力推进长江中游千支流航道整治工程,共同推动“645”工程,优化港口功能布局,进一步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深化港口合作。
除此之外,四市在航空领域也将协商合作,分工开辟航线,开拓市场,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发挥同城化效益,增强联盟拓展市场的能力和对外域机场的竞争力,打破独立开辟国际和境外航线面临的“不通难受,一开就亏”的困境,实现互补合作、抱团发展。
扩大城市群旅游年卡使用范围
2017年4月10日,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岳阳、黄石、九江、安庆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深化旅游合作暨共同促进本区域自驾车房车露营旅游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开展主题为“驾游美丽中三角,我的家乡我的城”的区域旅游合作。
通过共同打造长江主轴旅游带、打造汽车露营旅游线路产品、完善旅游交通公共服务、出台扶持政策、促进“自驾游+”产业融合、强化市场宣传推广和推进智慧旅游建设等方式深入推进区域间自驾游房车露营旅游合作发展。
同时,八市启动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合作十大线路产品暨“旅行工匠”上线仪式。“旅行工匠”系统特别推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特别版,针对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进行了优化,不仅策划了长江中游城市群自驾游十大产品,而且免费面向城市群旅游同行开放使用。
2018年,将由八市旅游部门整合各地旅游资源,不断丰富城市群旅游线路,扩大城市群旅游年卡的使用范围。
市场监管一体化再突破
去年12月15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区域)工商政务云平台正式投入运营。
记者了解到,该云平台是国内第一个跨区域、跨省市的政务云项目,平台的运营将为加强区域工商监管执法联动,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打造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提高跨区域网络维权效能,提供强力支撑。
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工商政务云平台建设经验将推广到观察员城市,实现企业注册信息、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行政处罚等信息归集共享、统一对外公示和定期交换等,让失信企业在四城市“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与此同时,四市还将推行信用体系信息共享,以四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为基础,加快实现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初步实现四市企业重要信用信息共享交换,逐步推进企业基本信息、资质资格信息、良好信息、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信息的共享交换。
探索跨市“互联网+信用”服务和监管模式,依法向社会提供企业信用信息的查询服务,共同加强对区域内企业的服务和监督。(记者 王旭)》》》推荐阅读:合肥“黄金水道”将再添重要建设项目 新建一批2000吨级多用途泊位
原标题: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又聚首 谋划开启新一轮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