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加快补齐短板改善城镇人居环境 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7.4%》

  • 来源专题:水与大气环境治理
  • 编译者: 胡晓语
  • 发布时间:2024-12-26
  •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云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十四五”以来云南省下大力气实施“五城共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等情况。
    近年来,云南省抢抓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全面实施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扎实推进“三改”改造,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造典型示范项目,推进城镇人居环境改善。
  • 原文来源:http://www.dowater.com/news/2024-12-26/7258812.html
相关报告
  • 《云南省6631个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 治理率达50%》

    • 来源专题: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 编译者:王阳
    • 发布时间:2024-02-19
    • 1月5日,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在省生态环境厅举行。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关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2023年12月底,全省13262个行政村,累计6631个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达50%,与2022年同期相比,治理率提升12个百分点。    为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云南省成立由省生态环境厅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专班。组织完成第4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排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现状底数清单、治理任务清单、问题设施清单“三项清单”。突出重点,将九大高原湖泊和赤水河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千万工程”示范村、城乡接合部、人口集中、传统村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道路沿线等村庄作为优先治理区域。    坚持生态化、资源化,分区分类施策治理。坝区村庄鼓励农村生活污水优先纳管并入城镇污水管网一并处理,不具备条件的采取集中、分散式治理或资源化利用模式实施治理;山区半山区村庄鼓励采取分户、分片,多点收集,分散利用的模式,建设“小三格”、“大三格”、稳定塘等简易实用治理设施,达到相关标准后,因山就势、就近就地用于耕地、林地、小花园、小果园等灌溉。水生态环境敏感区村庄尽量纳管并入城镇污水管网,不具备条件的分片建设集中、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达标处理。    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财政厅印发《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试点“以奖代补”实施方案》,2023年至2025年,每年统筹省级环保专项资金2亿元,支持开展整县推进试点。组织完成2批次省级竞争性评审,确定马关、武定等20个试点县。组建省级专家库,研究破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技术和关键难题。    多渠道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十三五”以来,争取到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15.5229亿元,省级环保专项资金6.0042亿元。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指导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金融项目申报、实施。2021年以来,各地共争取到75亿元金融资金支持。    下一步,云南省将持续推进治理攻坚行动,力争到2024年底,治理率达55%,2025年底,治理率达60%以上,进入西部前列。
  • 《云南加快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04-24
    • 明报道 《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出台。《意见》提出,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意见》在部署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任务时,对有效保障农村供水和饮水安全、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等重点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   在有效保障农村供水和饮水安全方面,《意见》要求,持续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   《意见》提出,要扎实抓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硬任务,推动全省村庄达到农村人居环境1档标准。   根据《意见》,在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方面,云南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