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委:开展光伏电站组件寿命评估等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7-17
  •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全运行、负荷辨识、光伏电站组件寿命评估、虚拟电厂、绿色电力可信评价、碳捕集热耗测量、电网惯量阻尼测量、工业领域能碳测量、碳排放核算分析等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开展新能源智能安全评价与计量测试平台等能力建设,实现新能源多元协同发展。
  • 原文来源:https://solar.in-en.com/html/solar-2452705.shtml
相关报告
  • 《10月26日能源要闻:两部委发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利好农村光伏!》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26
    • 今日能源热点 政策法规 1、两部委发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利好农村光伏 日前,农业农村部和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此举有利于发展农村光伏项目。 2、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发布 10月25日,《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印发,规划提出,推进光明燃机电厂项目一期、大唐国际宝昌燃气热电扩建项目、东部电 厂二期项目、妈湾电厂升级改造气电项目一期、中海油深圳燃气轮机创新发 展示范项目等燃气发电项目建设,严格控制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 行业要闻 1、原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同志逝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水利和电力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原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同志,因病于2022年10月22日21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2、辽宁电网清洁能源最大发电电力达1610.8万千瓦 10月20日,辽宁电网清洁能源最大发电电力达1610.8万千瓦,发电量达3.6亿千瓦时,均创新高。当日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省总发电量的66.9%。 3、中国最大海上岸电项目完成动力平台安装 10月25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渤海油田垦利10-1海上电力动力平台完成海上安装。这标志着中国最大规模岸电应用工程完成海上安装作业任务,为中国海油大规模推广岸电入海,实现能源清洁替代再进一步。 4、黑龙江白山200MW风电项目正式开工! 10月25日,随着第一个基坑浇筑完成,由中铁十五局电气化公司负责施工的齐齐哈尔龙江白山200MW风电项目进入了全面施工阶段。齐齐哈尔龙江白山项目共要安装32台6.25MW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00MW,合同工期约3个月。主要施工任务包含临时道路、风机基础、混塔及风机吊装、集电线路及升压站、送出线路五大系统,是全产业链交钥匙工程。 企业动态 1、国内首家集中式储能电站虚拟电厂落地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温州梅屿100兆瓦/200兆瓦时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启动设计,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工程建成后,预计每年可通过直接参与调峰、调频等服务收益5000余万元,这是国内首家集中式储能电站虚拟电厂。 2、山西焦煤晋城焦炭公司破产! 10月18日,山西省焦炭集团晋城焦炭有限责任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被山西省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破产。 3、文灿股份拟募资35亿开展新能源汽车零件项目 10月25日,文灿股份公告,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总额不超35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安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重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佛山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国际头条 1、俄罗斯和卡塔尔一致反对世界能源贸易政治化 当地时间10月25日,在埃及举行的天然气出口国论坛第24次部长级会议期间,俄罗斯能源部长尼古拉·舒尔吉诺夫和卡塔尔能源事务国务大臣萨阿德·卡比就世界能源市场和天然气项目投资问题进行了讨论。舒尔吉诺夫表示,俄罗斯和卡塔尔一致认为,不能将世界能源贸易问题政治化,单边限制行为或违反市场法的消极决定应被取消。 2、丰田在京开建工厂生产燃料电池 10月24日,丰田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一期)奠基仪式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此项目是丰田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在中国导入和推广氢燃料电池技术的重要战略举措。 3、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有望达260GW 国际能源署光伏发电系统计划(IEA PVPS)估计,2021年新装太阳能容量为173.5GW,2022年这一数字可能增至260 GW。IEA PVPS最近发布了其最新的“2022年光伏应用趋势”报告,并估计“在合理确定水平下,”2021年全球至少新装173.5 GW太阳能容量,同比增长22%,使得2021年在疫情影响下仍再创新纪录。
  • 《国家两部委发布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战略方向规划目标》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5-13
    •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在系统内部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并同时发布了《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提出了15项重点创新任务,包括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创新、先进核能技术创新、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先进储能技术创新、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等。    以下为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重点任务、战略方向、创新目标及创新行动具体内容。    重点任务    1.研究基于可再生能源及先进核能的制氢技术、新一代煤催化气化制氢和甲烷重整/部分氧化制氢技术、分布式制氢技术、氢气纯化技术,开发氢气储运的关键材料及技术设备,实现大规模、低成本氢气的制取、存储、运输、应用一体化,以及加氢站现场储氢、制氢模式的标准化和推广应用。    2.研究氢气/空气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技术、甲醇/空气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MFC)技术,解决新能源动力电源的重大需求,并实现PEMFC电动汽车及MFC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行和推广应用。    3.研究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技术,实现示范应用并推广。    战略方向    1.氢的制取、储运及加氢站。重点在大规模制氢、分布式制氢、氢的储运材料与技术,以及加氢站等方面开展研发与攻关。    2.先进燃料电池。重点在氢气/空气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甲醇/空气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MFC)等方面开展研发与攻关。    3.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重点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金属空气燃料电池(MeAFC),以及分布式制氢与燃料电池(PEMFC和SOFC)的一体化设计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开展研发与攻关。    创新目标    1.2020年目标。建立健全氢能及燃料电池规模化应用的设计、工艺、检测平台。基本掌握高效氢气制备、纯化、储运和加氢站等关键技术,以及低成本长寿命电催化剂技术、聚合物电解质膜技术、低铂载量多孔电极与膜电极技术、高一致性电堆及系统集成技术,突破关键材料、核心部件、系统集成、过程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在动力电源、增程电源、移动电源、分布式电站、加氢站等领域的示范运行或规模化推广应用。其中,PEMFC电源系统额定输出功率50~100kW、系统比功率≥300Wh/kg、电堆比功率3000W/L以上、使用寿命5000hr以上;MFC电源系统实现额定输出功率5~10kW、系统比能量≥345Wh/kg、使用寿命3000hr以上;开发出接近质子膜燃料电池操作温度、储氢容量高于5wt%的储氢材料或技术,及长距离、大规模氢的储存及运输技术。    2.2030年目标。实现大规模氢的制取、存储、运输、应用一体化,实现加氢站现场储氢、制氢模式的标准化和推广应用;完全掌握燃料电池核心关键技术,建立完备的燃料电池材料、部件、系统的制备与生产产业链,实现燃料电池和氢能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其中,PEMFC分布式发电系统使用寿命达到10000hr以上、SOFC分布式发电系统使用寿命达到40000hr以上、MeAFC分布式发电系统使用寿命达到10000hr以上。    3.2050年展望。实现氢能和燃料电池的普及应用,实现氢能制取利用新探索的突破性进展。    创新行动    1.大规模制氢技术。研究基于可再生能源和先进核能的低成本制氢技术,重点突破太阳能光解制氢和热分解制氢等关键技术,建设示范系统;突破高温碘-硫循环分解水制氢及高温电化学制氢,完成商业化高温核能分解水制氢方案设计。研发新一代煤催化气化制氢和甲烷重整/部分氧化制氢技术。    2.分布式制氢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发电与质子交换膜/固体氧化物电池电解水制氢一体化技术,突破高效催化剂、聚合物膜、膜电极和双极板等材料与部件核心技术,掌握适应可再生能源快速变载的高效中压电解制氢电解池技术,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示范并推广应用;研究分布式天然气、氨气、甲醇、液态烃类等传统能源与化工品高效催化制氢技术与工艺,以及高效率低成本膜反应器制氢和氢气纯化技术,形成标准化的加氢站现场制氢模式并示范应用。    3.氢气储运技术。开发70Mpa等级碳纤维复合材料与储氢罐设备技术、加氢站氢气高压和液态氢的存储技术;研发成本低、循环稳定性好、使用温度接近燃料电池操作温度的氮基、硼基、铝基、镁基和碳基等轻质元素储氢材料;发展以液态化合物和氨等为储氢介质的长距离、大规模氢的储运技术,设计研发高活性、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的加氢/脱氢催化剂。    4.氢气/空气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技术。针对清洁高效新能源动力电源的重大需求,重点突破PEMFC的低成本长寿命电催化剂、聚合物电解质膜、有序化膜电极、高一致性电堆及双极板、模块化系统集成、智能化过程检测控制、氢源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解决PEMFC性能、寿命、成本等关键问题,并实现PEMFC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行和推广应用。    5.甲醇/空气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MFC)技术。针对清洁高效新能源动力电源的重大需求,重点突破MFC耐高温长寿命电催化剂、新型耐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有序化膜电极、一体化有机燃料重整、高温条件下电堆系统集成优化、智能控制等核心关键技术,并实现MFC在电动汽车上应用的示范运行和推广应用(无需制氢、储氢、加氢站)。    6.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技术。重点研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及氢源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SOFC),以及金属空气燃料电池(MeAFC)技术。在分散电站工况条件下,突破PEMFC、SOFC、MeAFC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核心部件、系统集成和质能平衡管理等关键技术,建立分布式发电产业化平台,实现千瓦至百千瓦级PEMFC系统在通讯基站和分散电站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实现百千瓦至兆瓦级SOFC发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示范应用,发电效率60%以上,并开发适于边远城市和工矿企业等分布式电站;实现MeAFC系统在智能微电网、通讯基站和应急救灾等领域的示范运行或规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