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2月全国电力消费情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21
  • 2021年1-12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较快增长;全国各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其中18个省份用电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和制造业用电保持平稳增长;制造业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增速保持领先。

    一、全社会用电情况

    1-12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83128亿千瓦时①,同比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7.1%。

    分产业看②,1-12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0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第二产业用电量561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第三产业用电量142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7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

    图1 2020、2021年分月全社会用电量及其增速

    二、分地区用电情况

    1-12月,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③全社会用电量分别为39366、15459、23795和4508亿千瓦时,增速分别为11.0%、11.5%、9.4%和6.2%。

    图2 分地区当月全社会用电量及其增速

    1-12月,18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依次为:西藏(22.6%)、青海(15.6%)、湖北(15.3%)、江西(14.5%)、四川(14.3%)、福建(14.2%)、浙江(14.2%)、广东(13.6%)、重庆(13.0%)、陕西(12.9%)、安徽(11.9%)、海南(11.8%)、湖南(11.7%)、宁夏(11.6%)、江苏(11.4%)、山西(11.4%)、上海(11.0%)和新疆(10.8%)。

    三、工业和制造业用电情况

    1-12月,全国工业用电量550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6.3%。

    1-12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417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8个百分点。其中,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226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④用电量89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7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⑤用电量56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上年提高14.4个百分点;其他制造业⑥行业用电量45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9%,增速比上年提高10.5个百分点。

    四、高载能行业用电情况

    1-12月,化工行业用电量50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建材行业用电量42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63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70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

    图3 2020、2021年重点行业分月用电量情况

    注:

    ① 2021年度数据为年快报口径。

    ② 从2018年5月份开始,三次产业划分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修订<三次产业划分规定(2012)>的通知》(国统设管函〔2018〕74号)调整,为保证数据可比,同期数据根据新标准重新进行了分类。

    ③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④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9个行业。

    ⑤ 消费品制造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2个行业。

    ⑥ 其他制造行业为制造业用电分类的31个行业中,除四大高载能行业、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消费品行业之外的其他行业,包括: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6个行业。

  • 原文来源:https://data.in-en.com/html/energy-2236921.shtml
相关报告
  • 《2019年6月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情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9-04
    • 2019年6月份,全国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4起、死亡4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2起、死亡人数增加2人。其中,发生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2起、死亡2人,同比起数增加1起、死亡人数增加1人;发生电力建设人身伤亡事故2起、死亡2人,同比起数增加1起、死亡人数增加1人。   6月份,未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电力设备事故,同比起数减少2起。未发生电力安全事件,同比起数减少1起。   6月份,全国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事故,没有发生电力设备事故,没有发生电力系统水电站大坝垮坝、漫坝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   电力人身伤亡事故   1.6月11日,中广核太阳能德令哈有限公司发生人身伤亡事故,1人死亡。在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公司德令哈光热电站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进行3号导热油循环泵入口过滤器清理作业准备过程中,未落实“彻底排油、控温、着防护服”要求即关闭排气阀、掀起过滤器端盖开始作业,导致高温导热油闪沸,高温油气从端盖缝隙突然喷出。1名作业人员为躲避高温油气,翻越操作平台护栏跌落到地面(操作平台与地面落差9米),造成1人死亡。   2.6月12日,内蒙古乌兰察布电业局发生人身伤亡事故,1人死亡。分包单位乌兰察布市凯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在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电业局商都供电分局配网1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中,作业人员在跨越省际通道独立档跨路架线施工时,牵引线触碰附近10千伏带电线路,致作业人员触电,造成1人死亡。   3.6月20日,华润电力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五间房电厂发生人身伤亡事故,1人死亡。中国电建河南工程有限公司作业人员在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内蒙古五间房电厂建设工程中,对智能换热机组系统开展检修作业时,热力管道堵板突然爆裂,蒸汽外泄,造成1人死亡。   4.6月22日,国家能源集团所属辽宁龙源北票桃花山风电场发生人身伤亡事故,1人死亡。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所属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在辽宁龙源北票桃花山风电场进行风机维护过程中,外包单位包头蒙鲁工程机械租赁有限公司在完成检修作业后,装载工器具准备转场撤离时,板车司机违规进入起重吊运区域,吊运的轮毂工装底座突然从距离地面5米左右高度脱落,砸倒板车司机,造成1人死亡。   注:以上统计数据执行《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599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安全事件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国能安全〔2014〕205号)和《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单一供电城市电力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通知》(国能电安〔2013〕255号)。
  • 《2020年12、2021年1月份煤炭市场分析及后期走势预测》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03
    • 12月份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在低温寒潮天气以及经济增长拉动下,季节性煤炭需求超预期增加,煤炭消费环比快速增长,经济基本面对煤炭消费拉动力度较为强劲。煤炭行业继续释放先进产能,煤炭增产保供工作稳步推进,部分煤矿生产受到安全、环比监管制约,煤炭产量环比有所下降,煤炭市场供求关系总体偏紧,煤炭价格明显上涨。预计今后一段时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回暖,预计后期房地产开发投资韧性有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或将维持低动能,制造业投资或呈回暖趋势,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将有所加强。而非化石能源发电对煤电的替代将继续推进,这将制约煤炭需求增长。而非化石能源发电对煤电的替代将继续推进,总体来看预计明年我国煤炭需求有望保持增长。供应方面,为保障我国煤炭稳定供应,满足市场用煤需求,产煤省区和重点煤炭企业将在确保安全和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释放煤炭产能,预计煤炭产能产量将维持相对高位;铁路部门全力保障煤炭运输需求,煤炭铁路运量将维持较高水平,预计后期煤炭市场供应将总体充足。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沿海地区电需求将高位回落,电厂存煤逐步增加,预计后期煤炭进口量可能下降。综合来看,预计煤炭供应将总体充足,煤炭需求将保持增长,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将总体平衡,煤炭价格或将以稳为主、小幅波动。 一、2020年12月、2021年1月煤炭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煤炭市场运行特征为: 1、煤炭消费环比快速增长。 12月份,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平稳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较快增长,制造业投资同比降幅继续收窄,生铁、水泥产量同比较快增长,火力发电量同比快速增长,低温寒潮天气以及经济增长带动下季节性煤炭需求显著增加。总体上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较为强劲。据测算,12月份商品煤消费量4.1亿吨,日均消费量环比增长11.9%,同比增长8.8%,增幅比上月扩大2.0个百分点(见图1);1-12月份商品煤累计消费量40.5亿吨,同比增长1.0%。 分行业看,12月份,电力、钢铁、建材、化工四大行业煤炭消费量分别为2.5亿吨、0.6亿吨、0.4亿吨和0.3亿吨,日均消费量环比上月增幅分别为22.1%、1.7%、-13.1%和-9.1%,同比增幅分别为10.8%、8.9%、8.4%和6.0%。1-12月份,四大行业累计煤炭消费量分别为21.9亿吨、7.3亿吨、4.9亿吨和2.9亿吨,同比增幅分别为1.5%、3.8%、0.8%和0.2%。 1月份以来,国内气温有所回升,低温天气影响范围明显缩小,电网用电负荷回落,火力发电量环比较快下降。数据显示,1月份上旬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1.5%、环比下降4.3%,中旬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2.2%、环比下降6.7%。随着各地气温逐步回升,1月上中旬统调电厂日均耗煤量逐步下降。判断1月份全国煤炭消费量环比将小幅下降。 2、煤炭生产环比有所下降。 12月份,煤炭行业增产保供工作稳步推进,煤炭生产维持在较高水平,而煤矿安全、环保监查力度较大,部分煤矿生产受到制约,煤炭产量环比有所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2月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3.5亿吨,同比增长3.2%,日均产量环比下降1.9%;1-12月份累计原煤产量38.4亿吨,同比增长0.9%。 运输方面,12月份,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2.24亿吨,同比增长4.3%,日均环比增长3.2%(见图3);1-12月份累计发运量23.6亿吨,同比下降4.0%。12月份,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6876万吨,同比增长0.9%,日均环比下降6.5%;1-12月份煤炭累计发运量7.5亿吨,同比下降3.7%(见图4)。 数据显示,1月上中旬全国重点监测企业煤炭产量、销量和铁路运量与上月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0%、0.5%和3.1%,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2.9%、9.1%和2.2%。 3、煤炭进口环比大幅增长、出口环比大幅下降。 12月份,全国进口煤炭3908万吨,同比增长1309.6%,环比增长234.8%;出口煤炭9万吨,同比下降86.7%,环比下降47.1%;净进口量3908万吨(图5),同比增长1759.1%,环比增长239.0%。1-12月份,累计进口煤炭3.0亿吨,同比增长1.5%;累计出口煤炭319万吨,同比下降86.7%。 4、全社会存煤天数环比减少,煤炭供求关系总体偏紧。 12月份,煤炭产量环比有所下降,煤炭消费量环比快速增长,净进口量环比大幅增长,供给量增速小于消费量增速,全社会煤炭库存量环比继续下降,12月末全社会存煤可周转天数27天,比上月末减少8天;12月末全社会存煤正常度为-10.9%(图6),反映煤炭供求关系总体偏紧。 分流通环节看,12月末煤矿存煤高于正常水平,煤矿存煤天数8.8天,比上月减少0.7天,存煤正常度22.3%。中转港口存煤低于正常水平,主要港口存煤天数14.6天,比上月末增加0.8天,存煤正常度-21.4%。发电企业存煤水平基本合理,重点电厂存煤天数17.2天,比上月减少7.7天,存煤正常度-0.5%。 截至1月20日,全国重点监测煤炭企业存煤比1月10日下降3.3%、同比下降14.1%。1月21日环渤海六港存煤比上月末增加4.2%。1月中旬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天数在15天左右,比12月末减少2天左右。判断1月底全社会煤炭库存量将逐步趋稳,煤炭供求关系紧张局面将有所缓解。 5、12月煤炭价格较快上涨,1月价格继续上涨 12月末,全国市场交易煤炭平均报价723.5元/吨,比上月末上涨8.5%;其中焦肥精煤平均报价为1303.1元/吨,比上月末上涨2.3%,中等动力煤平均报价627.1元/吨,比上月末上涨14.0%。 1月份以来,煤炭价格又有上涨。至1月22日,全国市场交易煤炭平均报价786.6元/吨,比上月末上涨8.7%;其中焦肥精煤平均报价为1354.7元/吨,比上月末上涨4.0%,中等动力煤平均报价711.5元/吨,比上月末上涨13.5%。 12月末秦皇岛港5500大卡/千克动力煤综合交易价格(平仓)比11月末上涨56元/吨,1月22日价格比12月末上涨103元/吨,市场价格大幅上涨。 二、煤炭市场后期走势预测 我们对今后几个月煤炭市场做出如下基本判断: (一)拉动煤炭需求的基本面因素有望继续改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我国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从拉动煤炭需求的主力引擎看,房地产开发投资韧性有望加强,制造业投资或呈回暖趋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或将维持低动能,总体上对煤炭需求的支撑力度将有所加强。 房地产开发投资韧性有所加强。2020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7.0%,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4.1个百分点,是拉动煤炭需求增长的重要动力。从房地产资金来源看,由于房贷红线,个人按揭贷款单月拉动明显萎缩,但定金及预付款则大幅上升。从数据来看,地产销售旺叠加房贷红线,使得购房者或采用其他加杠杆的形式或者是现金支付,这推升整体资金来源进一步上升。与此同时,12月当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6.3%,四季度以来持续改善;施工面积当月同比前期经历转正后大幅上升,12月当月达到28%,为2020年最高值;7月以来土地购置面积同比连续5个月为负,但12月份大幅转正为20.5%。以上均预示今后一段时间房地产韧性或有所增强,对煤炭需求的支撑力度有望继续保持。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回落,不及预期。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广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同比增速至4.3%,基本持平11月份,小幅回升0.1个点,单月增速较11月回落1.6个点,环比动能依然在走弱。2021年专项债提前批下达的可能性较小,预计后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整体将维持当前动能。 制造业景气有望延续,投资呈回暖趋势。数据显示,12月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8.5%,较11月有所回落,但仍为2019年1月以来较高水平。从环比看,12月制造业投资环比高于过去5年的环比季节性规律。考虑到当前国内经济修复仍未结束,欧美在疫情扩散影响下供需缺口或将继续、补库需求也在回升,目前制造业领先指标中的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新订单仍然处于历史高点,加之12月出口数据边际变化反映亚洲产业链恢复较好,对我国生产型出口需求向好,预计制造业投资回暖趋势或将持续。若以2010年以来制造业景气周期推算,叠加出口复苏拉动,预计当前制造业景气有望延续到2021年全年,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有望持续。 民间投资增速略有回升。数据显示,1-12月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增速回升0.8个百分点;12月单月增长26%,自7月份以来单月一直保持正增长,整体呈改善态势。2021年,我国将完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支持民间投资参与补短板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引导银行积极增加民营企业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规模和比例,降低民间投资负担。预计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惠企政策的陆续出台与落地实施,民间投资面临的外部环境会得到进一步优化,将对民间投资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非化石能源发电对煤电的替代将继续推进。2020年,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2.7%,其中火电增长1.2%,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保持较快增长。按照国家能源局提出的目标,2021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将合计新增1.2亿千瓦,这是我国新能源年度新增装机首次突破1亿千瓦。预计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将继续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对煤电的替代将继续推进,这将制约煤炭需求增长。 总体来看,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回暖,预计后期房地产开发投资韧性有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或将维持低动能,制造业投资或呈回暖趋势,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将有所增强。而非化石能源发电对煤电的替代将继续推进,这将制约煤炭需求增长。 (二)煤炭市场供应将总体充足 煤炭产量将相对稳定。为确保今冬明春我国煤炭稳定供应,产煤省区和重点煤炭企业将继续承担煤炭保供社会责任,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前提下,做好煤炭产运需衔接和协调,确保煤炭生产平稳有序,严格执行煤炭中长期合同,保证发电供热用煤和重点地区用煤,预计后期我国煤矿开工率将维持在较高水平。2020年,国家相关部门已核准煤矿建设项目总规模达到4860万吨/年,其中新疆地区建设规模3720万吨/年,后期新疆煤炭将更好地融入全国煤炭市场,预计我国煤炭生产开发布局和产能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安全监管方面,为确保春节及“两会”期间煤矿安全生产总体稳定,预计各地将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煤矿生产违法违法行为,预计部分中小煤矿生产将受到制约。综合来看,预计后期我国煤炭产能将有所增加,煤炭产量将相对稳定,煤炭市场供应将总体充足。 铁路煤炭运量将维持相对高位。后期我国将继续推进煤炭运输“公转铁”改革,提升铁路煤炭运输能力,提高铁路煤炭发运量,满足下游行业煤炭运输需求。铁路部门将继续加强组织运输,在全路开展冬煤保供专项行动,全力抢运电煤,做好煤炭运输组织,协同联动、挖潜增效,保障生产生活用煤需求。随着气温逐步回升,预计煤炭运输需求将有所减弱,综合来看,预计后期我国煤炭铁路运量将维持相对高位。 煤炭进口量可能下降。12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同比大幅增长,全年累计煤炭进口量同比增长1.5%,增幅比1-11月份提高12.3个百分点。后期,为保障国内煤炭稳定供应,有关部门将根据煤炭供需形势适当调节煤炭进口。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春节假日因素影响,以及新能源发电出力增加,沿海地区电煤需求将高位回落,电煤库存有望逐步回升。判断后期煤炭进口可能下降。 (三)判断后期煤炭供求形势将总体平衡,煤炭价格以稳为主、小幅波动。 依据上述对煤炭供需两个方面的分析结论,预计今后一段时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回暖,预计后期房地产开发投资韧性有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或将维持低动能,制造业投资或呈回暖趋势,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将有所增强。而非化石能源发电对煤电的替代将继续推进,这将制约煤炭需求增长。而非化石能源发电对煤电的替代将继续推进,总体来看预计明年我国煤炭需求有望保持增长。供应方面,为保障我国煤炭稳定供应,满足市场用煤需求,产煤省区和重点煤炭企业将在确保安全和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释放煤炭产能,预计煤炭产能产量将维持相对高位;铁路部门全力保障煤炭运输需求,煤炭铁路运量将维持较高水平,预计后期煤炭市场供应将总体充足。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沿海地区电需求将高位回落,电厂存煤逐步增加,预计后期煤炭进口量可能下降。综合来看,预计煤炭供应将总体充足,煤炭需求将保持增长,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将总体平衡,煤炭价格或将以稳为主、小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