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藏中电网电力保障,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投产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7-08
  • 6月30日,作为国家172项重点水利工程之一和西藏自治区“十三五”规划重点骨干工程,总投资27亿多元人民币的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正式进入商业运行,为藏中电网(特别是枯水期)提供电力支持。

    湘河水利枢纽工程是目前已建投产海拔最高的重大水利工程,由日喀则珠峰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开发,中国电建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成都院)承担全过程建设及咨询管理,水电九局承建。工程2019年4月开工,2020年实现截流,2022年10月下闸蓄水。成都院发挥丰富高海拔建设和各类工程代建经验,与水电九局一道克服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地质复杂、工期紧迫、疫情影响等不利因素,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历经4年多成功实现发电目标。

    图为西藏湘河水库。 刘阳 摄

    成都院依托雄厚水利水电优势和强大专家“智库”,在项目建设中提出高边坡开挖及支护设计方案优化、填筑料场调整优化、弃渣场地方案优化等建议并被采用,节约工期至少4个月。项目经理陈远大介绍,团队科学筹划、精心组织、强化管理,及时解决技术难题,优化或调整施工计划,与参建各方攻克高海拔、高地震烈度、超高边坡、超深覆盖层的“三高一深”建设难题。

    图为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刘阳 摄

    “湘河工程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城上游,雅鲁藏布江一级支流湘河流域中部,海拔在3790~4950米之间,为日喀则市首个采用代建模式的大型水利工程,包括枢纽工程和配套灌区两大部分,以灌溉、供水、改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为主,兼顾发电,将有效缓解日喀则冬季电力供应紧缺的问题。”成都院承建项目的子企业负责人王晓鹏介绍说。

    据悉,湘河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4099米,总库容1.13亿立方米,电站装机4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38亿千瓦时,将有效改善日喀则南木林县及下游沿线12.49万亩农田灌溉,造就日喀则市最大“粮仓”。

    图为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正式投入商业活动仪式现场。 刘阳 摄

    成都院总经理何彦锋表示,该院在60多年建藏援藏历程中,积淀出“诚信担当、奉献超越”精神,始终秉持“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惠一方百姓”理念投入西藏项目建设。湘河工程建成后,将满足城乡生活工业用水,提高下游河段防洪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同时对促进当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原文来源:https://power.in-en.com/html/power-2432265.shtml
相关报告
  • 《国家重点工程湘河水利枢纽大坝进入地面施工阶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28
    • 8月22日,由水电九局总承包建建的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完成防渗墙封口槽浇筑,标志着湘河水利枢纽大坝将由地下施工转到地面施工,为大坝填筑和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是国务院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也是西藏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工程之一,工程设计以灌溉、供水、改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为主,兼顾发电,总库容11560万立方米。 枢纽防渗墙于2019年6月12日开始施工,在建设过程中,最深槽段为141.75米,属于超深防渗墙,建设者们面临着工程量大、工期紧、高原施工、冬雨季施工、地质情况复杂等问题。防渗墙33号槽段深123米,于2020年4月28日完成成槽施工,但由于地质情况较为复杂,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大,地下水渗流线抬升及渗流压力变大,导致外部压力与槽段内压不均衡,产生压力差。 为确保工程有序推进,项目部组织施工技术研究,通过浇筑混凝土、回填砂砾石、黏土、开挖泄流槽、加高作平台等有效措施,配合抓斗及钻机进行重新造孔施工,经过建设者116天的日夜奋战,成功克服水压不均衡、岩层破碎等技术难题,解决塌方等实际问题,实现防渗墙封口槽浇筑完成。 枢纽建成后,可向藏中电网提供清洁能源,对实现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改善灌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防治土地沙化,全力打造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江西景德镇最大水利枢纽工程,开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2-19
    • 2月18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的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 作为景德镇市最大的水利工程,乐平水利枢纽工程是饶河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也是《江西省水网建设规划》的重要节点工程。工程核定总投资42.59亿元,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365平方千米,正常蓄水位26.50米,总库容4.998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457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70.08万亩,电站装机22.5兆瓦,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航运、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 乐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乐安河中游,坝址坐落在乐平市鸬鹚乡对家村。工程建成后,将完善乐安河下游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提高乐平市城区、工业园区和沿河乡镇的防洪能力,减轻万年县、鄱阳县河段乃至鄱阳湖水系防洪压力,为沿河两岸灌区提供水源保障,同时将乐安河航运由等外航道提高至V级航道,并利用水能资源发电,对于促进区域内乡村振兴以及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开工,是中国能建与江西省深化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将认真履行央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严格执行安全、质量、环保规范,高标准、高品质、高效率推进建设任务,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努力将乐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示范项目、精品工程,为江西省和景德镇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延伸阅读 景德镇是著名的“世界瓷都”,浙赣皖区域的重要枢纽节点,也是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深度融入江西的集中缩影。近年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在景德镇市先后承建了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景德镇水利枢纽工程、景德镇西城区水系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 01 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 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大坝位于浮梁县蛟潭镇洛溪村,距景德镇市区40公里,是昌江干流中游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于2019年11月通过江西省水利厅组织的二期56米正常蓄水位下闸蓄水验收,开始全面发挥防洪、供水及发电等综合效益。该工程与下游堤防工程联合运行,可使景德镇市城区防洪能力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极大地提高景德镇城区防洪能力。 02 景德镇西城区水系治理工程 景德镇市西城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由拦水闸新建工程和昌南湖公园组成。其中,拦水闸新建工程位于景德镇市西河新平桥上游94米处,包含翻板闸、调节冲砂闸、景观水位调节隧洞、进口河道岸滩及昌南湖区五大主要部分,通过翻板闸等五大建设达到抬高水位,形成上游昌南湖湖区景观水面的目的。项目于2016年10月开工,2017年11月完工。 03 景德镇市水利枢纽工程 景德镇市水利枢纽工程是昌江百里风光带项目中的一项标志性工程,以水生态景观建设为主,兼顾航运、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项目于2021年底完工。工程建成后,通过抬升昌江水位,改造沿河生态景观,使景德镇城市水体体积增加140%,形成一道独特的绕城水景文化带,呈现“一江两河出平湖、十八码头通古今、百里昌江风景美、千年瓷都展新颜”的美好图景,提升景德镇市城市品位,改善城市水生态和水景观环境。 04 玉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玉田水库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湘湖镇玉田埠村,坐落于饶河水系昌江支流的南河上游,坝址距景德镇市区19千米。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任务包括新建引水隧洞、大坝防渗处理等。完工后将继续有效发挥电站发电、备用水源及保障下游灌溉和输水功能,对推进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