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藏中电网电力保障,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投产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7-08
  • 6月30日,作为国家172项重点水利工程之一和西藏自治区“十三五”规划重点骨干工程,总投资27亿多元人民币的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正式进入商业运行,为藏中电网(特别是枯水期)提供电力支持。

    湘河水利枢纽工程是目前已建投产海拔最高的重大水利工程,由日喀则珠峰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开发,中国电建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成都院)承担全过程建设及咨询管理,水电九局承建。工程2019年4月开工,2020年实现截流,2022年10月下闸蓄水。成都院发挥丰富高海拔建设和各类工程代建经验,与水电九局一道克服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地质复杂、工期紧迫、疫情影响等不利因素,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历经4年多成功实现发电目标。

    图为西藏湘河水库。 刘阳 摄

    成都院依托雄厚水利水电优势和强大专家“智库”,在项目建设中提出高边坡开挖及支护设计方案优化、填筑料场调整优化、弃渣场地方案优化等建议并被采用,节约工期至少4个月。项目经理陈远大介绍,团队科学筹划、精心组织、强化管理,及时解决技术难题,优化或调整施工计划,与参建各方攻克高海拔、高地震烈度、超高边坡、超深覆盖层的“三高一深”建设难题。

    图为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刘阳 摄

    “湘河工程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城上游,雅鲁藏布江一级支流湘河流域中部,海拔在3790~4950米之间,为日喀则市首个采用代建模式的大型水利工程,包括枢纽工程和配套灌区两大部分,以灌溉、供水、改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为主,兼顾发电,将有效缓解日喀则冬季电力供应紧缺的问题。”成都院承建项目的子企业负责人王晓鹏介绍说。

    据悉,湘河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4099米,总库容1.13亿立方米,电站装机4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38亿千瓦时,将有效改善日喀则南木林县及下游沿线12.49万亩农田灌溉,造就日喀则市最大“粮仓”。

    图为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正式投入商业活动仪式现场。 刘阳 摄

    成都院总经理何彦锋表示,该院在60多年建藏援藏历程中,积淀出“诚信担当、奉献超越”精神,始终秉持“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惠一方百姓”理念投入西藏项目建设。湘河工程建成后,将满足城乡生活工业用水,提高下游河段防洪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同时对促进当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原文来源:https://power.in-en.com/html/power-2432265.shtml
相关报告
  • 《国家重点工程湘河水利枢纽大坝进入地面施工阶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28
    • 8月22日,由水电九局总承包建建的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完成防渗墙封口槽浇筑,标志着湘河水利枢纽大坝将由地下施工转到地面施工,为大坝填筑和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是国务院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也是西藏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工程之一,工程设计以灌溉、供水、改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为主,兼顾发电,总库容11560万立方米。 枢纽防渗墙于2019年6月12日开始施工,在建设过程中,最深槽段为141.75米,属于超深防渗墙,建设者们面临着工程量大、工期紧、高原施工、冬雨季施工、地质情况复杂等问题。防渗墙33号槽段深123米,于2020年4月28日完成成槽施工,但由于地质情况较为复杂,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大,地下水渗流线抬升及渗流压力变大,导致外部压力与槽段内压不均衡,产生压力差。 为确保工程有序推进,项目部组织施工技术研究,通过浇筑混凝土、回填砂砾石、黏土、开挖泄流槽、加高作平台等有效措施,配合抓斗及钻机进行重新造孔施工,经过建设者116天的日夜奋战,成功克服水压不均衡、岩层破碎等技术难题,解决塌方等实际问题,实现防渗墙封口槽浇筑完成。 枢纽建成后,可向藏中电网提供清洁能源,对实现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改善灌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防治土地沙化,全力打造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西藏首座百万千瓦级电站预计明年发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25
    • 苏洼龙水电站位于昌都市芒康县和四川甘孜州巴塘县交界的金沙江上游河段,总装机120万千瓦,总投资178.9亿元,是西藏首座百万千瓦级电站,金沙江上游第一个核准开工的项目,也是国家“西电东送”接续基地和国家水风光互补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的先导工程,自2015年11月电站核准开工以来,项目组在确保安全、质量和环保的前提下,科学有序地推进工程建设,预计2021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苏洼龙水电站项目工程部主任唐明武介绍,苏洼龙水电站工程以发电为主,总装机120万千瓦,梯级联合运行年发电量54.26亿千瓦时,保证出力35.9万千瓦,为一等大Ⅰ型工程。主要枢纽建筑物由拦河坝、左岸引水系统及地面厂房、右岸溢洪道及泄洪放空洞等建筑物组成。大坝坝顶高程2480米,最大坝高112米,水库正常蓄水位2475米,相应库容6.38亿立方米,调节库容0.72亿立方米,具有日调节能力。 记者从苏洼龙水电站项目工程部了解到,苏洼龙水电站目前已完成坝体填筑约381.0万m^3,完成率54.9%;沥青心墙混凝土累计完成142层计39.4m,完成率39.4%;引渠段混凝土共计约17977m^3,已完成浇筑约12361m^3,累计完成率68.8%;控制段混凝土共计约11.53万m^3,已完成浇筑约8.36万m^3,累计完成率72.5%;泄槽段混凝土共计约5.87万m^3,已完成浇筑约1.91万m^3,完成率32.5%,剩余工程量3.96万m^3。消力池段混凝土共计约12.9万m^3,已完成浇筑约2.1万m^3,完成率16.1%,剩余工程量10.8万m^3。进水口混凝土已完成约4.6万m^3,完成率53.9%,剩余3.9万m^3。引水隧洞混凝土已完成约3.4万m^3,完成率38.2%,剩余约4.5万m^3。压力钢管安装全部完成。地面厂房混凝土已浇筑完成约21万m^3,完成率80.7%。 第一台机组发电机层已于今年7月15日交面,标志着厂房工程已进入机电安装阶段,首台机组计划于2021年投产发电。 自进入雨季以来,频繁的降雨天气,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为保证苏洼龙水电站各项施工任务按期完成,唐明武说,各参建单位编制防洪度汛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汛期按照防洪度汛制度,开展每天巡视检查,确保各营区和工作面安全。“根据气象信息,暴雨、大雨时段不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只进行仓面准备工作,其他时段浇筑混凝土时,采用仓面搭设移动式雨棚,混凝土运输车辆使用篷布遮盖等措施,全力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此外,还为工作人员全部配置雨衣、绝缘手套、绝缘防滑靴等,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另外,项目部以严密的过程管理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加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和施工用电管理工作,为所有配电箱、配电设备分别配置漏保和防水插头,利用方木在作业仓铺设安全通道,并在2米以上仓位的临边区域架设防护栏杆、防护网,在机组落差地点设置标准爬梯,在现场多个施工部位设置显眼的安全警示标牌,消除全体建设者安全生产的后顾之忧。 据悉,接下来,项目部将继续围绕苏洼龙水电站2021年发电目标合理安排工期,细分节点目标,有序推进大坝、厂房、引水隧洞三大关键工程,高质量筹备机电设备安装和生产准备工作,确保2020年12月导流洞封堵,2021年4月蓄水。 此外,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昌都市水电开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已建成的果多、觉巴、瓦托电站等均处于正常生产发电状态,苏洼龙、叶巴滩、巴塘、拉哇等电站建设正有序推进。